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青年报】4个元素中文名正式发布

2017-05-10 中国青年报 邱晨辉
【字体:

语音播报

  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它们依次定名为“(钅尔)”“镆”“(石田)”“(外气内奥)”,并依次定音为“nǐ”“mò”“tián”“ào”。其中的两个新造字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同意,纳入国家规范用字。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说,这4个新元素的合成与确认,填满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张完整规范的元素周期表。这次为新发现的4个元素定中文名,是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合作的成果,有利于化学界、物理学界等各专业领域的科研学术交流,方便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承。

  裴亚军说,为新元素确定中文名称,是科技名词规范方面的重要成果。赋予新元素统一规范的中文名称,旨在促进各专业领域的学术科研交流,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承。这也是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重要成果。这次新命名的4个元素,有两个是新造字(“(石田)”和“(外气内奥)”),在字形上需要纳入《通用规范汉字表》。“(钅尔)”是新简化字,之前只有繁体字“鉨”。

  他还提到,这次命名是海峡两岸专家合作的成果。从1997年对101~109号元素确定中文名称开始,两岸专家就开展了深入交流。本次为4个元素定名,两岸专家从工作开展之初就及时交换意见,并且达成共识,避免了不同命名的问题,这对两岸科技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载于《中国青年报》 2017-05-10 07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