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时事专题 > 玉树救灾:中科院在行动 > 媒体报道
新华社:废墟中宽带畅通 新型网络技术在玉树震区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9日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各种基础设施和通讯系统损毁严重。但是,仅仅2天后,在玉树地震重灾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政府救灾部门和许多新闻媒体就能没有阻碍地接入互联网,各种数据、信息通过宽带自由传输。

“在灾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还能有宽带,实在太不可想象了!”一位外国媒体记者说。而这一神奇的状况得益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应急宽带网络技术系统。

玉树灾区中 小盒子发挥大作用

玉树地震发生后,震区通讯网络系统受到重创,电信部门紧急进行抢修,短时间内即恢复了手机通讯,宽带网络恢复却存在较大困难。但记者在一些救灾、救援部门和新闻媒体营地看到,这些单位仍能通畅地接入互联网,并进行宽带甚至视频数据传输。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是中国科学院利用自己的一项技术,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的。

在玉树地震灾区中科院科技人员的帐篷内,记者看到一个音乐盒大小的设备。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吴寿强介绍,这台小小的“盒子”可同时供8台电脑无线接入宽带,如果利用路由器有线接入,这个数字将是无限台。

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等多个部门进行了走访,发现很多部门都利用这一技术接入互联网、传输数据。青海省地震局就用这一系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上G的大容量遥感图片的远距离传输;中国军网利用这一宽带技术实现了在灾区的网络现场直播,而且画面非常流畅。

中科院前来救灾的工作人员还为各救灾部门、新闻媒体等免费接宽带,并专门辟出一间帐篷、多台电脑为需要上网的人提供服务。很多单位反响都很好。一些救援单位甚至慕名而来,请中科院工作人员为他们接入宽带。

“真没想到,在受灾情况这么严重的玉树灾区,竟然还能上网。而且网络速度非常快,这真是没有想到!”一位在灾区采访的媒体记者说。

从北川开始 向救灾、应急转型

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敏介绍,从2002年开始,中科院组织研发我国宽带无线通讯技术,2006年投入使用,最早这一项目用于“无限城市”等民用方面。与一般无线网络技术相比,这一技术有许多优势。首先,带容宽,可实现20兆左右的大容量数据传输。避免了WIFI等主流热点技术的覆盖范围只有几百米的缺陷,最大覆盖距离可达50公里,还可漫游,在不同频段之间自由切换。同时,相对移动切换速度快,即使在高速的动车上,也可流畅地无线上网。

郑敏说,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研发人员觉得,这套技术不仅可用于民用,还应该可到灾区做点事。因为这套设备,可迅速把陷入瘫痪的宽带通讯网络恢复,对判断、评估灾情很有帮助。宽带可以传输视频画面,相关部门直观判断灾情;高清图像、遥感图片等大容量灾情数据只能用宽带进行传输;利用宽带,可实现长距离多点之间的灾情信息会商,利于判断决策;专家不到现场就可对灾害救援进行及时、专业指导;灾区也可进行数据沟通。当时工作人员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地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场面实时、清晰地传到北京,为成功泄洪作出贡献。

郑敏说,大的灾害、事件发生后,救援等各项工作都必须争分夺秒,这要求必须能够快速地建立宽带传输通道。但往往与这一要求矛盾的是,当地电信部门本身受灾,而且还要第一时间恢复窄带语音通信,很难在短时内恢复宽带业务。而这一技术系统,则刚好能弥补这一缺憾。2008年北川救援,这一宽带技术系统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此次也是青海省科技厅邀请中科院利用这一技术支援玉树灾区。科研人员也克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连夜赶赴灾区进行救灾。

浴火历练 “瓷娃娃”变“铜豌豆”

据郑敏介绍,刚开始研发这套系统时,并没有太多地考虑到灾害地区的环境。但转入救灾领域后,在中科院、工信部、科技部等几家单位的支持下,对这一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能够适应复杂恶劣的环境,使系统从一个“娇贵的瓷娃娃”变成具有很强适应性的“铜豌豆”。这一系统对电力要求不高,可自行充电使用;抗风沙、防水,对高低温环境适应性广;抗电磁场干扰,可自行跳过干扰频段。同时,研发部门还开发出更多的装载形式,有便携式、单兵式、车载式等可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李培金说,经过两次地震和一些突发事件的检验,这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宽带网络系统,可用于各种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作为国家应急技术储备。目前,有不少部门提出,将其作为灾后重点部门通讯保障技术。

李培金说,目前这一技术还仍然处在继续完善、研发的阶段,今后会形成产品化的东西。中科院将坚持科技救灾的理念,让这一技术在救灾和国防领域发挥更为广阔的作用。

关闭窗口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