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授予力学所示范基地称号,成立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
中科院: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07-16   来源:科技日报 陆成宽 【字号:  

  “1955年,辗转回到祖国后,国家研制自己的火箭、导弹的需要,使得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又一次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7月15日,在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启动式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动情地为大家讲述了钱学森先生为民族复兴改变人生选择的故事。

  当天,中国科学院举办活动,授予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称号,并为以钱学森、赵九章、施雅风等老科学家命名的科技攻关突击队授旗。

  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呈现出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就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在致辞中指出。

  他强调,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开展“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众多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弘扬科学家精神重在“行动”的实践导向。

  专项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科学院积极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已经开展了近30场巡回报告,听众近万人,成为专项工作的品牌活动。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结合自身历史,充分发挥老科学家家属、离退休同志和学生的作用,整理形成了一批老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创作了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

  “要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阴和俊强调,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史深切体会到,伟大精神造就伟大事业,中国科技之所以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短短70余年的时间,就取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量子科技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几代科学家发扬了听党指挥、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铸造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探月精神、载人深潜精神,形成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青年一代在以实际行动传承践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个关键词是“在行动”,就是要突出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践行和弘扬。启动式上,青年科研骨干谈了学习和传承老科学家精神的心得体会、具体举措和践行成效。

  作为一名水稻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王冰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小麦杂交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的钦佩之情。

  袁隆平老先生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创立了杂交水稻育种体系,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振声先生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开展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攻克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这一世界难题,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两位先生忠诚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鼓舞着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断进取,不懈奋斗,勇攀科技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王冰满怀崇敬之情地说道。

  同时,力学所新一代青年人员也在以实际行动传承践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他们成立了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给老科学家写信,撰写老科学家故事读后感,开展“对标老科学家”主题党日活动,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凝聚矢志科技报国的强大力量。

  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在给钱学森先生的一封信中写道:当下,我们的工作仍沿着您的足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试验场内、在绵阳山中的风洞群里,与航天系统的各个单位的合作中,您和郭永怀先生的名字都是我们达成精神和目标共鸣的核心纽带,您和郭先生的精神,更是统筹各方资源的核心力量……我们会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不负韶华,奋勇前进,用我们的青春和人生,谱写新的篇章。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1-07-16 02版)

(责任编辑:阎芳)
关闭页面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