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0日是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全国将开展全国科技周、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发布、各地“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等一系列科技主题活动。为展现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者良好形象和精神品质,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制作本专题,展示中科院入选各地“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曾凡江

发布时间:2022-05-27

来源:【字号:

  主要事迹

  曾凡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新疆荒漠植物根系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在新疆南疆和田地区科学治沙、科技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和田地区是全国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集中连片分布的区域。在承受多种生活压力(夫妻曾长期两地分居、孩子患先天性疾病亟待医治、双方老人急需赡养)的条件下,曾凡江带领团队扎根南疆25年,坚守和工作在沙漠化防治和脱贫攻坚的科研第一线,指导当地政府科学治沙、带领当地群众科技致富,开展沙漠化防治、退化植被修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脱贫攻坚模式推广应用。研发成果在服务新疆南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曾凡江切实将科技论文写在了南疆广袤的大地上。
  一、在科技服务地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1. 基于长期的试验观测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干旱风沙区绿洲外围经济型生态屏障的构建模式与示范技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新疆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支持下,曾凡江带领策勒沙漠站团队通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和田县和墨玉县的绿洲外围风沙区建成了1000亩的经济型生态屏障建设示范基地,并分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县和策勒县成功推广10000余亩。据调查,策勒县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区内自然植被的盖度由原来的5%-10%增加到35%-40%,经济产出提高了66.7%。经济型生态屏障良好体现了防风固沙效益和经济产出的协调统一,其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依据植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形成了植物种合理配置的技术体系;二是构建了经济型生态屏障的结构优化模式(“外带内网”结构模式)。
  2. 基于广泛的考察调研和研发集成,构建了干旱区绿洲特色产业高效发展和优化管理技术模式研发与长效机制。2015年以来,曾凡江带领研发团队分别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和田县、和田市、策勒县的加罕巴格乡巴西恰瓦格村、萨依巴格乡克西拉克村、拉斯奎镇其盖布隆村、和田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谐新村、加罕巴格乡恰尔巴格村和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进行了广泛调研,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总结提出了六种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技术模式,即林果加工型、林下养殖型、复合经营型、设施农业型、循环经济型和生态产业型增收模式。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所在6个村累积增加农民收入1000余万元。具体包括:(1)在墨玉县开展水稻提质增效的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参与农户137户,户均增收1361元,并在全县3万余亩水稻种植中推广应用;(2)在策勒县开展梭梭肉苁蓉高产稳产的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参与农户150余户,户均增收1600元,在于田县、麦盖提县推广种植66000多亩,有效促进南疆生态产业发展;(3)在墨玉县开展藜麦引种种植、核桃提质增效、玫瑰花优化种植等研发工作,建立了林-粮-草-菜间套作技术模式,户均增收3000余元,在和田多个县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二、在科技成果产出、科技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方面
  曾凡江及团队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的成果,共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包括New Phytologist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83篇(SCI收录132篇;共被引用4750次);出版专著2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国际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后2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研发专利技术成果17项,累计惠及南疆四地州农民642户、累计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共获得包括“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在内的荣誉称号16项次。
  以上成果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科学报、新疆电视台、新疆科技报等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曾凡江带领研发团队在进一步梳理、凝练、提升和集成前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为新疆南疆(尤其是和田地区)典型乡镇的 “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人故事
  大漠廿余载,人沙两相安
  一、带领团队科学治沙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但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策勒绿洲已经有两座古城被沙漠吞噬,人们一退再退,风沙却依然穷追不舍。“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来补”是这里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 80年代初,流沙再次逼进,策勒县再度告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临危受命。最早的策勒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1997年,曾凡江刚刚结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玉泉路校区的集中学习,就来到了策勒站。从塔克拉玛干吹来的沙子,经过二号风口与三号风口的交汇区域,直抵策勒县。曾凡江来到这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守住风沙的战略要道,守住当地老百姓的家门。每天,他要从站里出发,去十几公里外的风沙前沿,没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只能先坐毛驴车,再骑自行车往返。身边唯一的助理是个不会汉语的维族青年,两人只能打着手势交流。
  失落、寂寞,是曾凡江在策勒站的最初体验。但一天天一年年,他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变化。
  二、助力村民科技致富
  在“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路上,最难的不是科学研发,而是带着成果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曾凡江带领技术骨干和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跑村”,摸清了各个村庄的禀赋和需求,也赢得了老乡的信任。
  他们把论文写在沙漠大地上,每每做出什么成果,就想着怎么和实践结合起来。搞清楚绿洲农田的水盐规律后,曾凡江团队就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建立了绿洲棉田水肥热优化管理模式,建成了500亩棉—枣膜下滴灌示范区,并进一步推广了2000亩。
  而今在和田地区的6个典型村,村民们一谈起中科院的科技扶贫项目,都竖起大拇指。他们或许叫不出科学家们的名字,说不清正在使用的技术,但中科院带来的水稻产业、核桃产业、林果产业等,已经显著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在策勒站坚守25年,曾凡江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科研工作如果不跟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就一定会步履维艰。但他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只要真正把论文写在沙漠大地上,这片土地也一定会回馈以莫大的惊喜。
  曾凡江有时还会回到二号风口和三号风口交汇的那个地方。他刚来策勒站时,这里形成的沙包离绿洲已经仅剩1.5公里。如今,在生态防护林的庇护下,沙漠前沿已经后退了15至20公里。
  人沙两相安,就是曾凡江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守望的意义。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