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郑国锠>纪念文章
一生无违青云志 半世躬教白首心
——缅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兰州大学郑国锠教授
发布时间:2012-10-15 来源:兰州大学报 王兴东 张北辰 【字号:  
  

2012年10月12日15时06分,我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兰州大学生物系原系主任郑国锠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兰州逝世,享年99岁。他的辞世是兰州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科学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本文简要回顾了郑国锠先生的毕生成就与人格风范,谨以此表达我们对郑先生最深切的缅怀。

“人生度若飞,所贵志无违。博士留洋得,专家报国归。痴心唯绛帐,笃学尽明矶。淡泊名偏振,山高云自依。”这首五律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宋寿海1994年在郑国锠院士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周年时献的贺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勾勒出了郑国锠院士一生的道路与情怀。的确,作为我国细胞生物学界的泰斗人物,郑国锠院士成长于江南水乡,学成于美国名校,扎根于祖国西北,奉献于教坛科界,以对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和对科教事业的执着追求,走过历史的沧桑剧变,在显微镜下写就了绚烂瑰丽的人生华章。

郑国锠1914年生于江苏常熟县。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获国立中央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底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从1951年回国至今一直在兰州大学工作,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资深院士)。历任兰州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原杭州大学生物系客座教授,兰州医学院名誉院长。曾任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任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委员会委员《细胞学》副主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细胞生物学编审小组组长。《植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西北植物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编委,《细胞生物学进展》主编。当选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科协副主席。

胸怀祖国,扎根甘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尚在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郑国锠和所有的留学生一样都很高兴。因为他觉得,中国人在美国的处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外的中国人能感觉到祖国支持的声音和力量。同时,郑国锠也深深地知道,今后每个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选择、命运、尊严乃至生命将永远和祖国生死不分了。

从这时起,他的归国之心与日俱增。虽然博士论文还没有写完,但他仍旧提前预定了船票。博士论文答辩完毕后,他就迫不及待回国了。当时,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兰州大学都邀请他们夫妻俩去任教。他和妻子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来兰州大学。他们认为:“如果只是为了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那完全可以当个美籍华人,留在美国不回来。现在既然选择回来了,就是想为新中国做些事情,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1951年4月中旬,郑国锠与妻子、女儿一起,乘火车来到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的西北重镇兰州。从1951年开始,郑国锠教授在兰州工作生活了六十多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变成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直到把生命的最后一息也留在他为之耕耘跋涉的热土上。当人们蓦然回首,往事浮现出的却是,一届届青年学子正从他日夜奋斗过的兰大生物系和后来的兰大生命科学学院陆续走出,以实际行动向五洲四海和各行各业传递着一个国内著名生命科学研究基地的故事与精神。

呕心沥血,献身科学

我国细胞学的科研工作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学成归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如朱冼、童弟周等。他们主要在细胞的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到了50年代后期,厦门大学的汪德耀教授出版了《胚胎学与细胞学》专著,而这已比西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出版细胞学专著晚了近一个世纪。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教育科研事业百废待兴。此时,兰州大学教授郑国锠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在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的坚持,引起了国内广泛的注意。1977年8月,由教育部在北戴河召开的生物学教材建设会议决定,由兰州大学郑国锠教授编写《细胞生物学》高校教材,并草拟《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同年10月,郑国锠受命草拟的教学大纲被成都教材会议审议通过。1977年9月,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3个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在高等教育领域里设立的研究室就选择在兰州大学。1980年后,在武汉、北京两次教学计划会议上,郑国锠、杨汉民草拟的细胞生物学专业教学计划被审议通过,并与教学大纲一起由教育部印发给国内各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参考。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于1980年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细胞生物学专业,并以植物细胞工程作为本专业的主攻方向。由于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新课,又是一门实验课,各校任课教师的水平也急待提高。于是,从1980年开始,在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组织下,全国先后在兰州、长春、西安等地召开了7次细胞生物学讲习班。这有力地推动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普及和提高。1984年7月,郑国锠又亲自主持了在兰大举办的细胞生物学试验讲习班,促进了各校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顺利开设。

兰州大学在细胞生物学领域里的地位是与郑国锠本人在此方面的领先研究分不开的。郑国锠长期所从事的领域正是植物细胞融合和细胞工程。在早期他发表的有关植物体细胞染色体减数的论文提出的体细胞同源染色体在前期分离,后期形成双纺锤体,最后形成为四个单倍体,是国际细胞学公认为体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减数机理之一。同时他是国际上对细胞融合研究最有成效的科学家之一。

多年来,郑国锠就细胞融合已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尤其从1980年至1988年上半年期间,国际上发表的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总计55篇,其中郑国锠教授就占了7篇。他系统地研究了细胞融合的起因、机理及其生物学意义;近年来又进行了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生物发生的过程及其功能,细胞骨架和核骨架与细胞融合运动的关系的研究。首先肯定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是自发的正常生理现象,发现核液运动和收缩蛋白与染色体穿壁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而染色体穿壁运动后出现的染色体突变又与核型进化和B染色体的起源有关。1998年发表在Protoplasma杂志上题为“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纤维素酶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与次生胞间连丝形成的关系”一文,解答了国际上几十年来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即阐明了形成胞间连丝所需的酶出现的时间和部位,受到编委的重视,将该文的一张照片刊登在封面上。

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朱建人教授在他所著的《植物细胞与组织生理学实验》一书中指出:“吴素萱、郑国锠、娄成后等人所进行的核穿壁研究将使细胞学和细胞生理学大放异彩。”著名遗传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G•L•Stebbing也评价说:“从技术上讲,你们的研究是很出色的”,并把郑国锠的论文推荐到《Caryologia》上发表。

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郑国锠指导研究生在花药和未授粉子房培养、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细胞胚的发生、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抗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曾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持了国家教委的“七五”规划生命科学中的“细胞工程”项目,取得了一些成就,其成果编有《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新进展(1988)》一书。

根据统计,自1955年9月在国内《植物学报》上发表关于细胞融合的论文直至逝世前,郑先生发表的科学论文共计150余篇,撰写了《细胞生物学》、《生物显微技术》、《细胞生物学进展》(共三卷),《植物细胞融合与细胞工程•郑国锠论文集》等一批深具学术影响的专著。他的科研成果,于1985和1986年二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同时获1999年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1年,98岁高龄的郑国锠院士,因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中国细胞生物学协会-CST杰出贡献奖”。

德学双馨,广育桃李

在六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郑国锠教授始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工作中郑国锠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丝不苟。他治学严谨,对每项成果和数据,都要反复检验,认真分析。直到现在,他还总是拿着学生的实验数据和论文对照。他还要求学生一定有良好的习惯,包括要保持实验室整洁。

在郑国锠看来,要做学问必须首先要学做人。他认为,做人和做学问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他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他常给学生讲三句话:为学先为人;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行成于思,思可创新。他教导学生不管走到那里,最终都要回到祖国。他总是关注着自己在海外的学生的情况,一有机会就动员他们尽快回到祖国、报效国家。经他联系,如今已有多名学生学成归国。例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杨维才研究员,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所所长刘恒博士等,都是在他的劝说下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的。

2003年9月,郑国锠先生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颁发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20万港元后,和夫人一商量,立即将全部奖金捐赠给学校,并在生命科学学院设立了“郑国锠生命科学奖学金”,以鼓励学生成长成才。

由郑国锠教授编撰的我国第一本《细胞生物学》教材出版,连续印刷近十万册,成为国内生物学教材中影响最大的教材之一。该教材和由他编写的《生物显微技术》一起,分别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材一等奖,为我国生命科学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郑国锠教授亲自培养的人才中大多都已是知名的专家教授,如西北大学贾敬芬教授,山东大学的张举仁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杨维才研究员、吉林大学的郝东云教授等等。

情系西部,服务地方

郑国锠一直非常关注甘肃省的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并努力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他认为,农业生物技术是促进甘肃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省内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他建议,在甘肃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生物技术产品,如马铃薯、葡萄等。“甘肃的特色产品有很多,如果利用高新技术加以改良,都能成为生物经济产品销售到海内外。那么,甘肃在生物经济时代的国际市场上,就有可能占一席之地。”他对甘肃生物经济产品的开发前景颇为看好。他将自己的意见总结成书面报告呈递给甘肃省委、省政府,引起了省上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采纳。2003年,甘肃省在制定《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过程中吸收了这些建议,并建立了300万元的专项研究课题。如今这个由郑国锠发起的项目,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甘肃的马铃薯、葡萄产业在国内占据了重要席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郑国锠还一直关注甘肃河西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2005年8月,西部科学和经济发展论坛会议在兰州开幕。九十一岁高龄的郑国锠参加了开幕式。在这次会议上,郑国锠向省上提交了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沙漠地区实施“梭梭、红柳引种大芸和锁阳”开发与研究项目的建议书,提出在民勤等沙漠地区建设“梭梭、红柳引种大芸、锁阳示范园”项目,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如今,由兰大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持的该项目进展顺利,引种和示范均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这同时也为国家目前实施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及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拯救民勤行动探索了一条科学有效的新路。

淡泊明志,高风亮节

2011年,“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之《郑国锠》传记书稿出版发行。书系编者在出版说明中指出,“尽管这些科学家的出生年代不同,人生背景、性格特点迥异,但从他们的成就中不难看出,崇高、执著、拼搏、顽强、奉献是他们人生中共同的坐标。”这些卓越的品质,对于扎根西北、奉献一生的的郑国锠先生来说,更为熠熠生辉。他坚守“为学先为人”的道理,在践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同时,更重身教,用生命书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辉典范。他说,“要正直,要爱国。不管社会环境如何,自身要坚定信念,不能随波逐流。”正因为他始终怀抱国家民族大义,他才拥有勇攀科学高峰的源源不断的深厚动力。他说,“有成就、有贡献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还说,“清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享受。”正因为他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和学术志趣,他才能够淡泊明志、钟情学术,在教学科研领域中为祖国人民做出卓越的贡献、树立人生的丰碑。

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郑国锠先生一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情怀。1998年南方发生洪涝灾害,郑国锠和妻子立即拿出3000元捐给灾区。在2008年全国抗击冰雪灾害和“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中,郑国锠是生命科学学院第一个出来捐款的老教师。平时,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在经济上出现困难或生病,他都会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度过难关。2008年春,有一位研究生生病动手术,郑国锠先生虽然对这位研究生不认识,但他立即让人给这位研究生送去了2000元。但是,与他助人为乐的表现可以对比的却是,郑国锠先生坚持节约资源、不浪费国家一分钱的作风成为学生们最深刻的印象。他的学生、山东大学张举仁教授就曾因丢弃半截载玻片而受到他的批评,“你们不久也要当教师,一定要养成节约的习惯。”他回忆导师郑国锠,“在我们进入实验室后,导师多次强调节约一张滤纸、一张盖玻片和一张载玻片的重要性,国家财产不能浪费,要节约每一分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解自然遗象在,笑视磨难作策鞭。辛勤耕耘坎坷路,身教胜言成真传。”他的学生王玉元曾这样描述他的导师郑国錩院士。“我们深深感到,他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给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已故的我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水教授曾这样评价他的同仁郑国锠院士。

斯人虽逝不可忘,烟霞灿烂橙桔芳。“学习和弘扬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学习和弘扬他振兴民族、建设祖国的伟大抱负;学习和弘扬他对科学事业不断追求、勇于开拓、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学习和弘扬他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的高尚品格。”这段在郑国锠院士从教60周年暨90华诞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话语或许能让我们在失去先生的悲痛心情中点燃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向着未来奋勇前进!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