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邵象华>纪念文章
邵象华 鞍山曾经的钢铁“巨人”
发布时间:2013-03-28 来源:鞍山日报 【字号: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授予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工程技术的最高荣誉。曾与他同在鞍钢工作过的他的学生、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院士对他的评价是“我国钢铁事业的一代宗师”……
●一生充满了传奇:19岁大学毕业,21岁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冶金,25岁创办武汉大学冶金系。32岁,参与接收昭和制钢所,是七位接收大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并为鞍钢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今年3月21日,他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唁电或亲身前往,对亲属表示慰问……日前,他的夫人、曾是鞍山一中教师的97岁王晓云女士,在京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邵象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1913年,邵象华生于杭州,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家教甚严。由于父亲曾为商务印书馆编辑过英文字典,在父亲的引导下,邵象华从小就背诵莎士比亚等英文名著,有着极好的英文功底。
年少时,邵象华参加了当地的童子军,走上街头反对日货。爱国的他梦想“有一天能钢铁救国”。他现年97岁的夫人王晓云回忆说:“那时,他的思想很朴素,中国要强大,必须有钢铁,因为帝国主义正是凭着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大门。”
但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正规的冶金高校,邵象华只好考入当地“甲种工业学校”预科(后被改建为浙江大学工学院)。由于成绩优异,邵象华多次跳级,1932年,邵象华大学毕业时,年仅19岁。
25岁的大学教授
在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两年助教后,1934年,邵象华考取了第二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按《辛丑和约》规定,中国须赔偿列强巨额钱款,史称“庚子赔款”。1925年,为了加深对中国未来一带的影响,培养亲英派,英国宣布将中国尚欠的赔款用于发展中国教育,每年选派优秀人员到英国公费留学),进入著名的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主修冶金,获一级荣誉冶金学士学位和冶金硕士学位,并获马瑟科学奖金。1937年,邵象华准备回国之际,他的教授力邀他留下来考取博士学位,命运却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
此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去世,各国政府均派代表参加新王的加冕仪式,中国派出了资源委员会(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为发展重工业而成立的)委员长翁文灏,翁文灏是著名科学家,正着手在湖南湘潭创办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钢铁厂——中央钢铁厂,并四处招募人才。翁文灏到达伦敦后,立即约见邵象华,极力劝说他放弃读博机会,参与组建中央钢铁厂。邵象华很兴奋地答应了,这一年,他24岁,风华正茂的年纪。
随后,邵象华奉命考察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状况,并赴德国克虏伯钢铁厂进修。正当邵象华踌躇满志时,1937年“七七事变”暴发,中国多地被日军占领,资源委员会只好缓办中央钢铁厂。邵象华的“钢铁救国”梦想,就这样搁浅了。
1938年,邵象华回国,被暂时分配到资源委员会下属的中央机器厂,等待机会。随后,他应邀到因躲避战乱而迁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并为该校创建冶金系。此时,邵象华25岁。
不久,为支援抗战,资源委员会决定在重庆綦江办一个小型现代化钢铁厂,并委托邵象华负责筹建。他根据中国现状,放弃了国际上流行的空气转炉,亲自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新型平炉。当时,钢铁厂面临重重困难:没有平炉用的硅砖,钢材、水泥极为缺乏……邵象华想出许多替代办法,带领一群年轻人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搭建出中国第一台新型平炉。1944年,这台平炉投产时,在业内引起轰动。而邵象华也为中国培养出最早的一批炼钢人才。这一年,邵象华31岁。
市长刘云鹤请他们到家中吃饺子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邵象华受国民党政府委派,到鞍山来参与接收“昭和制钢所”。7名接收大员中,32岁的邵象华最为年轻。
能够接手“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厂”,邵象华的喜悦是可想而知。到达鞍山后,他才获知,昭和制钢厂破损严重:一号钢厂内,钢水凝在炉子里;二号钢厂的全套设备早已被苏联红军运走,偌大厂区里,只有5名打杂的中国工人……旋即,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成立,接收大员邵逸周任总经理,邵象华等其他6名接收大员任协理(副总经理)。
梦想,近在咫尺。邵象华带领工人“拼命地恢复生产”,十五六个炼钢炉,一个接一个地修复,第一炉钢出炉了,邵象华激动异常。然而,1948年的东北,新旧政权殊死博斗,炮声不断……终于,总经理邵逸周飞赴台湾,公司宣布停产。听到“停产”这一消息时,邵象华哭了。多年后,他回忆道:“我花了那么多心血把炉子修好了,勉强把钢弄出来,(却)不能干了,我不伤心啊!”动荡中,他依然关注中国人自己的钢铁生产。
留守鞍钢的6名协理陷于困境——没有工资,没有粮食,随时都有饿死的危险。王晓云回忆说:“当时,全靠飞机空投食品,可空投的食品远远不够。”幸好,工人们深知,谁在为公司“尽心竭力”,他们送来米面与青菜……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
当天,6名协理及30多名技术人员被解放军护送到郊外,并被告知:“毛主席有指示,你们都是人才,一定要好好保护”。几天后,邵象华等6名协理被刚刚走马上任的鞍山市长刘云鹤请到家中,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
世事更迭中,邵象华的内心也在翻天覆地。王晓云说:“鞍山解放后,毛主席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保护技术人才,这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不仅如此,共产党干部平易近人、虚心求教,一心一意想把鞍钢办好,使他很感动。他对共产党人的认识就是从这时开始的。”现实,给邵象华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课,王晓云将此形象概括为:“炼钢(的同时),也炼了人。”

鞍钢十载热情满腔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邵象华随解放军进入沈阳,参加了接管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的工作,并在新诞生的鞍山钢铁公司中,担任炼钢部总工程师。随后,他参与制定鞍钢全面复工计划,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

复工的路途崎岖不平。一次,邵象华想利用炼钢厂原有的“预备精炼炉”,生产铁路急需的冷铸车轮特殊铸铁。留在鞍钢的唯一一名日籍工程师却说:“那是不可能的”,技术争论中,日籍工程师讥讽道:“如果你们中国人能搞成,我就给你们磕头。”愤怒的邵象华历经周折,终于制定出周密的精炼操作方法,试验一举成功,令所有鞍钢人扬眉吐气。

不久,鞍钢第一座平炉投产。然而,即使在当时的发达国家,炼钢操作也很大程度依赖工人们的经验,由于日伪时期炼钢熟炼员工已经离去,因此,投产后的平炉事故不断。邵象华不分昼夜地守在现场,逐一解决难题,迅速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此时,平炉寿命只有9炉,远远低于日伪时期90炉至100炉的纪录,邵象华和工人们齐心协力,终使平炉的寿命恢复正常水平。

1949年7月9日,鞍钢全面开工,史称“七九开工”。鉴于邵象华做出的卓越贡献,鞍钢授予他二等功臣称号,他的脚步却未停歇片刻。邵象华的女儿邵贝羚回忆说:“每天,爸都提前一个小时到班上,给转业干部们上冶金课。为了系统讲解,爸还编写了一本《钢铁冶金学》作为教材,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本冶金教材。”与此同时,邵象华又开始自学俄文。邵贝羚说:“家里的地上摆满了俄文单词卡片,爸天天晚上背这些卡片。很快,爸就学会了俄文。很快,爸就能翻译俄文书了。我记得爸请来一批专业学生进行翻译,由他自己进行校对,经常是爸已经校对完了,新的翻译稿还没有拿来,那些翻译学生都感到很大的压力,也由衷佩服爸爸。”邵象华翻译的这本俄文书名为《钢冶金学》,是国际公认的权威炼钢专著。不仅如此,他还组织人员翻译了美国冶金名著《碱性平炉炼钢》。这两本专著译成汉文后,均成为当时大学冶金系的必备教材。

1950年,在苏联专家协助下,鞍钢开始建立现代化企业各项组织管理制度。邵象华负责制订公司各个基本生产工序的技术操作规程、产品检验标准、技术措施等,这些都是鞍钢步入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邵象华负责制订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远远超过日伪时期纪录,被视为“奇迹”,轰动全国,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957年,邵象华首创在180吨大平炉上采用镁铝砖炉顶,其寿命超过了当时国际上铬镁砖炉顶的寿命,这项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

王晓云回忆说:“虽然很忙很累,他却高高兴兴的,很有劲头。”他以不倦的努力,追寻着那个不曾磨灭的钢铁梦想,那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力量。

1955年,邵象华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三年后——1958年秋天,他被调至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从此,离开了鞍钢。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鞍钢,王晓云说:“每次鞍钢有人来北京时,他都会详细问鞍钢的发展情况,他对鞍钢的感情很深”。他的心底,始终装着鞍钢,那是他生命中灿烂的一刻。

百岁寿诞 师昌绪赠送一幅山水画

在北京,邵象华继续追寻着——

为适应国防尖端及军工对冶金新型材料的需要,他为发展特殊冶炼提供部分理论基础;在他的主持下,采用普通电弧炉生产出核工业部门急需的超低碳不锈钢;他组织人员开发出平炉熔池顶吹氧强化操作技术,在全国推广;他参与和组织中美、中法、中日双边或多边钢铁学术会议;在中韩两国建交前,他应邀参加了第二届钢铁技术与新材料国际会议,由此开始了中国和韩国钢铁科技界的联系;他率先提出中国应转型发展高端钢材产品,而非只追求高产量的低端普通钢产品……

于是,邵象华盛誉满身——国家科委钢铁组成员,冶金学科组副组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炼钢学术委员会主任,炼钢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当选),两院资深院士……

邵象华被日本钢铁学会授予名誉会员,并获汤川纪念讲演奖;被授予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工程技术的最高荣誉……

鲜花和掌声中,他始终心系中国钢铁事业的发展。

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一亿吨;2003年,中国钢产量突破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那一刻,他开心地笑了。

……

2012年2月22日,是邵象华百岁寿诞之日。这一天,邵象华所在的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举办了一场庆祝会,庆祝会上,曾与邵象华同在鞍钢工作过的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师昌绪院士,以“学生·同事”的名义,赠送他一幅山水画——画面上,苍劲的树上果实累累。这何尝不是他一生的写照?

此时,邵象华已经躺在病床上,所有的人都期盼他能重新站起来,但是,他还是离开了,那一天,定格在3月21日……第二天,师昌绪特意派人给王晓云送来一封亲笔信,信中写道:“我和邵老师相识60余载,深知他学识渊博和为人正直诚恳,他是我国钢铁事业的一代宗师,为我国从贫穷走向富强做出了开拓性的突出贡献,成为后一代人学习的榜样……”

——这是一个与邵象华比肩的人,可以看到的高度。

伉俪情深

邵象华的爱情生活,令今天许多人唏嘘感怀。

邵象华与王晓云结识于武汉大学。王晓云小邵象华3岁,江苏宜兴人,1936年,考取武汉大学历史系,因长相俊美、气质高雅,成为武汉大学的校花。

邵象华第一次见到王晓云,是全校师生在城外防空洞躲避日军空袭时。当时,邵象华对风姿绰约的王晓云一见钟情,却羞于主动搭讪询问姓名,便把“苦恼”向同宿舍室友、历史系教授杨人鞭诉说,杨人鞭表示:“她是我学生,我来安排。”几天后,杨人鞭以吃饭为名,把王晓云请到宿舍,介绍二人相识。随后的一件事,加深了王晓云对邵象华的印象。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晓云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汤池训练班,并主演了五幕话剧《自由魂》,将所得票款全部捐献给抗日将士,在四川乐山颇有名气。每逢王晓云演出,邵象华必准时坐在台下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属于“铁杆粉丝”,被传为当时的一段佳话。白色恐怖开始以后,王晓云成为蒋介石点名要抓的“共党分子”。危急中,邵象华将王晓云送到自己的哥哥家隐蔽起来,直到危险消除……最终,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并于1942年9月1日结婚。

在王晓云眼中,邵象华是一个多才多艺幽默风趣的人。她告诉记者:“他喜欢踢足球,会拉小提琴,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是学校乐队的主要成员,他一句话说出来,经常把别人逗得开怀大笑,自己却不动声色。”1945年,王晓云随邵象华来到鞍山。解放后,在鞍山一中当历史教师,先后被授予“鞍山市模范教师”、“鞍山市特级教师”称号。1958年,她随邵象华调至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从1942年到2012年,两人一起度过了银婚、金婚、钻石婚。一儿一女都是顶尖的科技人才,邵象华在有生之年已经享受到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每逢周末,王晓云常在家中自办音乐会,她唱歌,丈夫伴奏,孩子们一起跟着“吼”,其乐融融。

晚年的邵象华,酷爱古典音乐。电视上、广播中,只要播放古典音乐会,他都会录下来,然后进行比较,谁演奏得好谁演奏得不好,好的保留,差一些的,删除。每周,他还会去到图书馆查阅古典音乐的曲谱。采访时,王晓云特意让家人打开一个一米多高的柜子,里面满满装着邵象华生前收集的古典音乐磁带,而这些,只是他收藏的一部分。

实际上,邵象华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到了痴迷的程度。邵贝羚说:“爸整天戴着耳机听古典音乐,在家听、上街也听。他后来听力不佳,就与过度听古典音乐有关系。爸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音乐家的姓名、代表作品、哪个乐团演奏的等等。他不仅仅是欣赏,还带有研究的性质。”

这样的心灵,岂能不独特而又宽广?!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