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经福谦>纪念文章
我们的老师
——纪念经福谦院士
发布时间:2013-03-29 来源:吴强 蔡灵仓 【字号: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经福谦院士,德高望重,是一位善教者,他似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于潜移默化中启迪年轻一辈。经先生曾以亲身经历和体会为研究生题词:“勤补拙,志攀登;情系国,闯新业;求奉献,甘寂寞”,并以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爱国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励着后来者,矢志不移地在科研生涯中践行这一理念。

初识先生

1988年,经福谦先生与在京读硕士的研究生们见面,吴强便是其中一员。那时的吴强尚未步出校门,初次与如此一位声名显赫的学术界泰斗见面,难免感到忐忑不安。不曾想,与经先生见面后,便惊异于先生对懵懂年轻一代如此温和谦逊的态度。他亲切的与大家一一握手,关切询问学习和工作情况,不时颔首示意。简朴的衣着、淡淡的微笑、娓娓的言谈,完全没有一点想象中高不可攀的样子,立时消融了学生们面对大师时的拘谨。经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一所的发展情况,并强调一所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高水平人才,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将来勇挑重担。话语中流露出了对年轻人深切的希望与关爱。在随后的聊天中,经先生侃侃而谈,他广博的科学视野、看问题的穿透力、一针见血的剖析,深深地吸引了所有人。

蔡灵仓在硕士毕业后,想进入中物院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冒昧地给经先生写了封信,想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信虽然投出去了,但想到先生工作繁忙,对于一个素昧平生的学生可能不会放在心上的,所以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不到一周就收到了先生的回信。先生不仅鼓励他报考,还详细介绍了应报考的科目和将来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先生的信字迹清隽工整,措辞严谨谦和,其认真细致的态度让蔡灵仓在感动之余对报考充满了信心。至今他仍保留着先生那封亲笔回信。

先生谦逊温文、自信坦荡、真挚诚恳。初识先生,就不禁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先生的教诲——“勤补拙,志攀登”

先生常说:“八小时内出不了科学家”。他认为深厚的学术底蕴来源于平时的不断地汲取与累积。在大家的印象中,先生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白天忙于科研、指导研究生或处理日常事务,晚上看文献、写材料,或著书立说。在科研领域中,他高屋建瓴,破关越隘,硕果累累。在培养人才方面,他以身作则,甘为人梯,言传身教,培养鼓励年轻人;他严格要求学生们以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行,无惧困难挫折、永不言弃。

1995年,为了在更为宽广的热力学状态区域描述和预测物质的特性,吴强提出了一种新形式的物态方程。方程初提出时,难免简陋粗糙,很多人对其抱以怀疑的态度。但经先生学术严谨,视野广阔,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对传统方程的补充与完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面对异议,先生淡然说道:“新东西的出现,不了解是正常的。疑问是进步的阶梯,有怀疑才会促进自己进一步挖掘。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坚持,在方法和理论上进一步钻研,就一定能达到新的高度。”

先生亲自翻查资料,做大量记录,进行探索研究。他每周都来找吴强两三次,把自己的意见和相关文献拿给他一起讨论分析;并鼓励督促吴强一步步完善建模、改进方程。他们周末假日经常加班加点,甚至常常工作到半夜10点、11点。每次讨论、每次询问,吴强都能深刻感受到先生热切的期望和无声的激励。后来,该方程被充分验证了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相关文章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通讯上,并于1995年获得了全国高压物理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被称为吴经方程。

回忆过往,吴强说道,那段时期虽然艰苦,也正是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在先生言传身教下,他学会了从磨练中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培养了科学分析和战略思考、谋求创新的能力。这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有影响,才能使自己走得更远。成功路上踏下的每一个足印,都凝聚着先生无数的心血。

先生治学严谨,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近乎“刻板”。蔡灵仓做博士论文期间,先生从论文选题到课题的开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论文成文先后先生反复修改达6次之多,每次都会逐字逐句的研读,认真细致的推敲物理概念、数据分析、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文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先生多次与他共同讨论,总是耐心听取他的想法和建议,从不主观武断地否认;而且对个别不清楚的问题还亲自与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讨论,征询意见,再逐字推敲。甚至于论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不规则的简化字,他都要一一指出。拿着先生标满了注释和修改的论文时,蔡灵仓心中对先生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攻读博士研究生那段时间,他不仅从先生那里得到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先生对科学研究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如先生曾说过的:成功有路,唯勤者达之。先生刻苦勤奋、执着追求,他的拼搏精神和科研风范永远是后辈科技工作者追随和学习的楷模。

先生的期许——“情系国,闯新业”

走上核武器的研制道路,源自先生坚定信念:“祖国需要,故我在”。先生一直将科学兴国作为拼搏进取的动力,把教育培养下一代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先生曾经告诫学生:“科学的路上绝不会平坦,除了面对失败之类的困难,还会遇到社会生活中的误解、非议,甚至不公之类的待遇。要坚持下去,在科学的路上走好,我以为需要一种精神支柱,这个支柱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要时刻牢记自己对民族、对社会负有的责任。要坚信那种误解、非议总是会过去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在进步。但切不要计较何时才能落在自己的头上,也许再来点实事求是的反思,对坚定自己追求真理的理想和道路是有益的。”

身为院士的他,早已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安逸的生活,颐养天年。然而,为了加强我国国防建设,促进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拼搏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他常教育年轻人,引导他们多读一些思辨性、哲理性的书籍。他喜欢和学生讨论人生哲学,探讨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与成功,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铸就高贵的科学品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建设富强的祖国而贡献力量。 

1991年,正是基础研究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冲击波物理研究主要靠基金课题,经费非常少,研究力量薄弱;而且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冲击影响,“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理念大行其道,很多科研工作者纷纷下海或出国,留下来的人大多也感到前途迷茫,心思不定。经先生每周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年轻人谈心,倾述核武器事业的重要意义;或亲笔写信,勉励大家要秉持强烈的爱国之心,献身核武器研制事业,甘于清贫,坚守不移。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先生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科研工作者留在身边,潜心基础研究;并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带领团队在工作第一线开拓创新,一步一个脚印,顽强拼搏。先生作为我国实验内爆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进程;作为我国高压物态方程实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法、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为我国重要武器装备研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他开拓了对材料高压物性、冲击波合成新材料、材料动态破坏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解决了测量材料状态方程的关键技术,为深化精密实验室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先生埋下的种子,经过数十年如一日汗水与心血的辛勤浇灌,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先生的叮咛——“求奉献,甘寂寞”

经先生十分重视基础性研究,认为核武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研究之上。只有加强基础性研究,核武器发展才会有后劲。他主张追求卓越,打造核武器科学技术国家队,认为我院不光要研制出先进精良的核武器,同时要在学科发展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他提出要建立开放实验室,一方面使基础性研究课题的研究得到落实,并且通过实验室的优势来吸引部分国内著名科学家、教授、学者到实验室进行短期工作,以吸纳他们新颖的学术思想,博采众人之长,开拓我院科技人员的学术思路,提升精神境界。从设想组建爆轰测试中心到建成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重点实验室,经先生为之整整花了十年功夫,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基础研究具有系统性、前瞻性、长期性、探索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长时间的埋首以作。经先生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同志说:“基础研究是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勇于探索,善于积累,扎实工作,不能浮躁,甘当无名英雄,才会做出成绩。”他的话深印在我们心底,给我们以精神上莫大的鼓励,在迷雾重重的科研探索和工作生活中,给我们以启迪。

先生认为创新是基础研究的命脉与核心之所在,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术民主最大程度地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从而大大推动了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繁忙工作之余,他常常挤出时间,亲自主持一定范围内的学术会议,要求每个人做各自领域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既活跃了学术气氛,又使大家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启发思路、扩大视野,使我们在材料组织、综合分析、准确表达的能力不断提高。先生亲自做的每一次报告,都精心准备,讲解问题深入浅出,思路清晰明确,把他对问题的认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让我们从中得到启发,掌握研究前沿。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他总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在热烈的争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先生善于发现争论中的闪光点,从不同层面启迪引导我们。同时,先生鼓励我们积极发表论文,推荐学生参加各种对外交流活动和学术会议,通过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先生以身作则,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由于具有深厚的物理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看问题透彻全面,具有远见卓识。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不居功自傲,不固步自封。作为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的委员,他时刻关注国内外高压物理和爆轰物理的发展动态,并积极促进国内外高压研究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先生不仅忙碌于中物院内的科研事务,还受聘于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甚至兼任高校理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等职。他年届83岁高龄仍如年轻人一样为核武器事业和高压物理事业辛勤耕耘、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为精心培育我国年青一代科技人才不遗余力,呕心沥血。

正是长期以来持之以恒的坚守、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先生在我国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的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亲手书写的华章中,先生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完美体现。

先生,与我们同在

“师者,人之模范也。”先生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又是无处不在的,对我们每一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每一步进展,无处不渗透着先生倾注的心血,也无处不深印着他几十年辛勤耕耘的印记。

面向未来,我们不会停止脚步,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风范终会持续坚定我们的意志,昂扬我们的斗志,我们将接过老一辈的担子,将科研事业推向更高的辉煌。

先生,永远与我们同在。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