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李志坚>纪念文章
戒骄戒躁,踏踏实实把学问做好——访北京联谊会顾问、中科院院士李志坚
发布时间:2010-04-30 来源:京华宁波人 黄伟明 乐曲 【字号:  
  

4月的北京,阳光明媚,笔者如约来到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82岁高龄的李老早已等候多时,整个采访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学习生涯

1928年李志坚出生于北仑区柴桥镇,父亲经商,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长子,排行老三。

1935年,李志坚就读于柴桥中心小学。这期间正值抗日战争,小学老师都是从上海逃难回来的宁波人。这些老师重视自然科学,文化水平很高,思想比较进步,平时经常带领学生们唱一些革命歌曲。李老向我们说起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在那个经常闹饥荒的年代,学校师生经常忍饥挨饿。这时候,有一位张老师抓来蝗虫,教学生烤蝗虫吃。因为蝗虫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不仅可以充饥,也能提供营养。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李志坚顺利完成了学业,并进入了镇海中学(原镇海县中)。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先后迁至柴桥霞浦(称蛟川中学)和瑞岩寺办学。李志坚随学校辗转了几个地方后,才得以完成初中学业。此后,因为除沦陷区附近无高中,他失学了半年。在这半年中他坚持自学,后来考入了当时在东钱湖畔开办的鄞县联中,抗战胜利后毕业于鄞县县中。1947年高中毕业后,李志坚考上了浙江大学,出于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选择了物理系。

1951年7月,李志坚以优良成绩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毕业后,系主任何增禄教授曾推荐他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这本来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出路,但当时的华东教育局分配李志坚到上海同济大学当物理助教。李志坚就服从分配,欣然前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李志坚从同济大学调出,组织上曾考虑他前往支援沈阳农业大学,这一次,李志坚同样服从国家的安排,但后来因需要,未去沈阳,到苏联留学。

留学深造

正是这种在平凡岗位兢兢业业的优秀品质,让李志坚赢得了周围人的认可。1953年,通过全国选拔考试后,他就被派往列宁格勒大学留学深造,导师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A.列比捷夫。刚开始,难题又摆在了李志坚面前:当年在大学学的外语是英语,俄语没有接触;中国大学本科4年而苏联是5年,因此固体物理、电路技术等许多专业课学得比他们少很多。见面后,导师把一批书目给李志坚,说两年后通过考试了再来做课题吧。李志坚努力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就通过了语言和专业考试。提前进入了研究课题-薄膜电导和光电导机理及器件研究。他一头扎进实验室,自己设计,创造条件:手工制造出超高真空度全玻璃真空系统,把小电流测量设备可测的电流灵敏度提高了数个数量级,还制造出发射极低能量电子束的电子枪,等等。在实验基础上,他提出了多晶膜粒间电子势垒模型。他的开创性工作得到了导师和同行的认可。

回国开展研究

1958年,李志坚从列宁格勒大学,获得苏联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这一切为他未来的研究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国后,李志坚工作于风景优美的清华园。他的任务是在清华大学创建半导体专业。当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用李老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工艺资料,实验设备都没有,一切靠“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李志坚等在清华立斋几间学生宿舍改成的空房子里,夜以继日地干了1年多,在国内用四氯化硅氢还原法获得了高纯多晶硅,拉出了第一根钨丝区熔单位硅。1959年,年仅30岁的李志坚出任清华310(即半导体)教研组主任,从规划师资队伍到建设专业实验室,这为今后几十年清华在微电子领域的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等走在国内前列奠定了基础。1961年,在李志坚带领下,清华又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了硅合金晶体管,1964年研制成功的硅平面高反压晶体管,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到1966年“文革”前,李志坚领军的清华半导体教研室的硅平面高反压晶体管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TTL集成电路研制的样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后,他们集中力量开展CMOS集成电路的研究。“六五”期间,李志坚领导并直接参与了多种静态存储器、8位和16位高速处理器和2KEEPROM、通信专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七五”期间,李志坚等又领导攻克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国内建起了第一条1-1.5微米CMOS研制线,并研制出了1兆汉字ROM汉字库,第一次使我国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突破了百万晶体管大关,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李志坚还开发出了3微米和1微米成套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指导并发明了半导体红外高速退火技术和设备。1990年,他首次把光电池与马达集成在一个硅芯片上而研制出国内首个MENS-硅微马达;1994年他又研制出硅微麦克风。目前虽已年近古稀,李老还在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等。他形象地告诉我们,将来完全可以把电脑、手机等芯片集中在一块手表大小的硅上面,使系统集成,向仿生智能方向发展。

谆谆教导

李老近年因年事已高,回宁波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说起老家北仑、东钱湖等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地方,他记得都很清楚。对这些年宁波的发展,李老如数家珍。但他话锋一转提出:科普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要跟上,否则宁波就很难和谐发展了。李老还特别提醒:一个地方发展得怎么样,不能只看公布的数字,关键还要看增长的持续力、城乡的文明程度。因此,他建议宁波要向内涵式、可持续地科学发展方向前进。
回首往事,李老师对当初自己的众多选择感触颇多,同时对现在年轻人在找工作时经常面临困惑的局面给予了一些建议。李老师认为,年轻人在选择志愿时,不应当只从个人兴趣出发,更多的时候要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都要学会快速适应,坚忍不拔,这样才能为人民做出有益的事来。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