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冯纯伯>纪念文章
冯纯伯:坎坷人生追寻淡泊真诚
发布时间:2010-10-21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 小  中  大 

少时读不好书,还曾沿街叫卖

坐在东南大学院士楼内冯纯伯的家中,记者怎么都不会想到,堂堂的中科院院士会冲着自己来上这么一句——五香豆咧,三个铜钱买一包。

这可不是院士模仿哪个电视剧的场景或片断,而是冯纯伯曾经有过的真实人生。1938年,10岁的小纯伯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当时,他的名字叫辰北。

冯纯伯出生于金坛水北镇雯溪,幼年在村里上学。父亲在上海做小学教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因不愿做亡国奴,毅然带着全家迁往西南大后方。

“从芜湖到武汉的逃难船上,母亲掉到江里淹死了,那年我9岁。流亡期间也没有书读,生活极其困难,我只好每天提着篮沿街叫卖。1939年,在友人的帮助下,我考进了当时的贵州省铜仁市的国立第三小学附小,命运从此改变。”

冯纯伯很坦率地告诉记者,在小学六年级之前,自己功课很不好。但自从六年级之后,学业一直保持优秀。他在国立三中读至高一,因仰慕贵州省贵阳市的国立第十四中学(即如今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便于1944年秋季转入该校高二就读,同时将名字由辰北改为纯伯。1946年,高中毕业的冯纯伯同时考取了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家人考虑北方易生战乱,冯纯伯遂选择浙大电机系就读。

“读书是要有兴趣的,我最喜欢数学和物理,英语学得很好,但我的语文就不行。大学毕业后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完研究生,1955年被派去苏联进修。”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系中长铁路局所属的技术学院,教学体系采用苏联模式,教员都是苏联人,用俄语进行教学,国家当时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决定将该校改造成为向苏联高校学习的样板。由于在国内已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俄文和基础都较好,冯纯伯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取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这是首例。 

“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

记者谈及冯老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他却轻轻摇了摇头:“都是专业的东西,一般人又不懂,干了些事也没什么了不起,就不必多提了。”

但是,冯纯伯在中国自动控制领域取得的成绩是如此的熠熠生辉,乃至在国际领域都有自己的话语权。

冯老的一生,主要从事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的新体系。他首次提出偏差补偿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在自适应控制方面又首次提出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引入逻辑切换,提高全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既可简化控制结构,又可对付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些工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好评。

冯纯伯教授参与了大量工程问题研究,像上世纪50年代的电力系统的综合控制、三峡工程、导弹试制、专用电脑研制等。显然这些工程实践拓宽了冯纯伯的视野,促使他努力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工程实践,以及从工程实践中寻求理论解释。有扎实的理论训练,比单纯的工程人员有更高的认识,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也比纯粹理论研究者更加善于发现现实问题,找到新突破口。这,也许是冯老取得超越常人成就的关键。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提出要建设长江三峡水电枢纽。留学苏联刚回国的冯纯伯,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并负责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力系统动态类比实验室,其中包括用类比同步电机等组成的动态模型和交直流混合的电力系统专用类比电脑,这些在当时都是国内首创的。在1959年,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电脑励磁调节器的方案,可保证在各种运行情况下均可自动对发电机参数进行补偿,当时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难忘的是1960年,苏联撤走援华专家,我国部分建设专案被迫停顿。冯纯伯作为尖端专案科技人员,被派往太原一家军工厂协助仿制苏式导弹,当时饭都吃不饱,有时就用开水烫韭菜吃,连油味儿都闻不着,他和科研人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起共同渡过难关的。到了1962年,冯纯伯又转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自动控制专业里,参与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为创建第一批军用自动控制专业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冯纯伯院士特别关注将无源性(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分析)方法,应用于非线性动态的分析和鲁棒控制。这一研究以无法源性分析为工具,探索系统稳定性的逆向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析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他和学生通过引入逻辑切换,使系统具有智慧和鲁棒性,在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设计方法方面,取得了若干成果。

冯纯伯的一生经常变换工作单位。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他回到江苏南京进入原六机部第七研究院第24研究所工作,从一般技术人员做起,直到后来担任研究室主任和副总工程师。在科研攻关过程中,他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用电子稳定平台代替舰载三坐标雷达(381-甲)的机械稳定平台的方案,可使雷达重量减轻三分之一,1978年因此获得江苏省科学大会奖。

这样的经历,令人不由不想到一句通俗而又经典的评价——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

“你回去吧!”

冯老不愿意谈自己,却对高等教育非常关注。“我很喜欢浙大,那个年代学风好,底蕴深。联系到如今的高等教育,我总觉得淘汰率太低了,中国的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博士生培养,一定要引入淘汰制。”

冯纯伯的观点与他个人的求学经历密切相关。1946年,年仅18岁的冯纯伯进入浙江大学。浙大以崇尚基础扎实、学风严谨著称,当时的校长是竺可桢,网罗天下各路杰出人才到浙江大学讲课,像苏步青、谈家桢、贝时璋、王淦昌等人都是浙大教授。在这样的环境中,冯纯伯接受了良好的大学教育,为事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那时的本科也完全不像现在那么好读,淘汰率是非常高的,冯纯伯进校时系里有60多人,最终只有30多人顺利毕业。

“我到苏联去留学,人家50年代就对研究生有严格的要求,拿不到学位是正常的事。记得有一名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同学也在苏联留学,读了四年,也写了论文,交上去给导师一看,什么学位也没有拿着,导师就说了一句话——你回去吧!”

在冯纯伯看来,淘汰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尖端、培养优秀。如果没有淘汰落后的机制,就不会产生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对出口严格把关,对于提高生源质量也是一种保证。

冯纯伯1979年进入东南大学,也就是当时的南京工学院。“我1975年先回南京一家军工单位落了户。那时,特别思念江南。”

1983年,冯纯伯成为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1991年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后又担任该校研究生院院长。他因在系统建模方法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获国家教委198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由冯纯伯担任第一作者的全国统编研究生教材《自适应控制》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他主编的《自动化技术》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1994年被中宣部授奖表彰。在辨识领域他所培养的博士生张颖于1999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本人也曾两次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常州有很多名人,我最钦佩的是瞿秋白。文革期间我没法搞研究,就看了先生写的《多余的话》。我是流着泪看完文章的,因为真实。这,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冯老感慨着。

人物简介

冯纯伯,1928年出生于江苏金坛;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1955年被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学位,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学科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任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教授、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博士点指导教师;

1993年当选为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