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科技专题>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渤海粮仓
【农民日报】“渤海粮仓”:盐碱地夺高产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农民日报 刘强 【字号:  

  “渤海粮仓”,全称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李振声提出,由中科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4省市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该项目针对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问题,通过综合实施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以实现粮食增产的目的。该项目于2013年4月9日正式启动,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5月上旬,记者奔赴项目主战场之一的河北省沧州市采访“渤海粮仓”的进展情况。

  多点发力,深挖增产潜力

  正是小麦扬花灌浆时节,站在自家20亩的小麦地里,看着长势壮实硬朗的小麦,白普才感觉到了踏实。他是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的农民,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家的盐碱地白哗哗的,走上去咔哧咔哧响,小麦亩产从来没有超过500斤,但今年小麦估计亩产超千斤没有问题,这得感谢“渤海粮仓”,得感谢试验站的科技人员。

  白普才说的试验站是指中科院南皮农业生态试验站,该试验站是“渤海粮仓”在沧州的实施主体,在试验站里,记者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李振声。

  李振声说,从发展脉络来看,“渤海粮仓”可以说是“黄淮海科技攻关”的延续和提升,如果说“黄淮海”基本解决的是盐碱地上种上了粮食,“渤海粮仓”则是要解决多产粮食的问题。“渤海粮仓”的技术核心包括种、土、水等方面,种有耐盐小麦品种小偃系列、耐盐玉米HN866等,土的技术核心为以盐治盐、以肥调盐,如微咸水灌溉、咸水结冰灌溉,水的技术核心为水尽其用,如雨养旱作农业等。

  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刘小京以微咸水灌溉为例,向记者讲述了“渤海粮仓”的创新之处。所谓微咸水,是指当地地下30到50米的浅水层,含盐量在0.3%之内,因为冬小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所以可以利用微咸水来灌溉,这样既解决了地上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对深层水的过度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微咸水灌溉技术在南皮县乌马营镇的白坊子村和东五拨村、南皮镇穆三拨村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

  示范带动,盐碱地变高产田

  白坊子村支书白普青告诉记者:村里从去年开始种植由李振声培育的小偃81、小偃60耐盐小麦品种,同时推广微咸水灌溉技术。去年大涝,其他小麦品种亩产500斤,小偃系列亩产700斤,今年估计亩产能达到1000斤。

  东五拨村则按照中科院专家的指导,在1000亩的耕地上推广小麦玉米浅层微咸水补灌吨粮关键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抗逆品种——周年亩产吨粮,咸水灌溉——亩节约淡水50~100立方米,肥力提升——减少氮肥20%,轮耕制度——构建理想土体构型、创建蓄水营养层。该村属于重度盐碱地(土壤含盐量为0.8%),但去年小麦亩产达到750斤以上,玉米亩产900斤,今年小麦预计亩产过千斤。

  南皮县农业局局长崔玉玺告诉记者,实施“渤海粮仓工程”一年多来,南皮县两季粮食亩产量(小麦加玉米)由1600斤增加到了2000斤,其中,小麦增产150斤,玉米增产250斤,农民亩纯收入增加了300元。

  2014年,南皮县将实施“渤海粮仓”示范辐射面积(复种面积)6万亩,其中万亩精品示范方2万亩、辐射推广面积4万亩、将实现增粮1200万斤。示范区粮食增产200~300斤/亩,辐射推广区增产120~200斤/亩。示范推广关键技术。包括咸水微咸水灌溉、雨养旱作节水增产、冬小麦、夏玉米双早双晚栽培、旱薄盐碱地冬小麦节水增产、盐碱地改良等关键技术。建立耐盐优质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内推广种植小麦、玉米耐盐优质品种小偃81、小偃60、衡4399、HN866、HN138等。

  “我们的目标是,依靠‘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全县种植优质小麦达到38万亩,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实现40万亩。确保全县粮食产量达到36万吨,同比增长6.1%。”沧州市委副书记、南皮县委书记梅世彤说。

  科技支撑,创新路上不止步

  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渤海粮仓”的科技工作者们也同时进行在改良盐碱地上种植经济作物的研究和实践,以逐步扩大改良盐碱地的适种品种、提高种植效益。中科院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示范区位于海兴县小山乡小山村,示范区采取了咸水结冰灌溉的技术,目标是土壤耕层周年脱盐。

  记者看到,示范区里正在生长着由地膜覆盖着的棉花,透过含着一层水汽的薄膜,小棉花苗在其间若隐若现。而棉田旁边则是已有葱绿之色的经济作物柽柳。同行的刘小京告诉记者,在经脱盐后的改良盐碱地上,种植棉花可亩产籽棉246公斤,油葵亩产182公斤,甜菜亩产5吨。

  沧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贾发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沧州市“渤海粮仓工程”去年启动了南皮、海兴、黄骅3个县市,已经初步显现出了增产增效的效果,今年将启动10个县市。种植面积上(复种面积)今年将达到50万亩,明年的目标是100万亩,2017年力争达到500万亩。同时,将全面构建“一园三区”示范网络,即“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南皮咸水补灌吨粮示范区、南大港雨养旱作百公斤示范区、海兴盐碱地咸水结冰改良与高效利用示范区,以实现盐碱地上的再改良再耕耘和再收获!

关闭窗口
©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