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科技专题>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渤海粮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探访渤海粮仓项目的发源地中科院南皮站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中国广播网 黄光辉 【字号:  

   

  中科院南皮站站长刘小京在介绍改良盐碱地的技术

  5月7日,中央媒体中央和地方20多家媒体到中科院南皮站海兴示范区采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中国科学院在环渤海中低产田粮食增产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由中科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实施。其中河北项目的滨海平原区主要包括沧州的黄骅、海兴,唐山的唐海等县市。

   

  中科院南皮站科研人员在采集土壤样本

  河北的滨海平原区基本上属于重度盐碱荒地,“盐碱地不长庄稼”是当地农民世代相传的“古训”,当地百姓都不在上面种植农作物,甚至认为改造盐碱荒地是异想天开的“白日梦”。如何让重度盐碱荒地长出庄稼,成了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中科院南皮站站长刘小京在介绍说,由于滨海平原区淡水资源匮乏,地下水都是重咸水,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难以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海冰资源淡化中得到启示,能否在咸、淡水的冰点和融点不同上做文章。经过2年试验,在小山乡含盐量高达2-3%的盐碱地上,经改良的盐碱地2008年棉花亩产达到400斤。咸水结冰灌溉淋盐技术开始推广,并被列入“渤海粮仓”项目实施。如今示范区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小偃60,亩产达到672斤。小麦、油葵、甜菜、甜高粱、枸杞、柽柳等20多种作物相继在重盐碱地上扎根、成活并丰收。

   

  南皮站科研人员为小麦新品种去雄花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先后承担了国家、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及国际合作课题等30多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中国科学院先导型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区域集群项目等一批课题,在南皮、海兴、南大港、曹妃甸等地建立起了试验示范区。先后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获奖成果30多项。

关闭窗口
©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