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单位宣布,SARS病毒溯源研究获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样病毒,基因全序列分析发现,所获得的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证明了动物SARS样病毒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
消息公布后,多省市的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纷纷采取行动,将各酒店、餐馆经营的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查收,许多以饲养果子狸为主的养殖场被紧急隔离和封存,接触果子狸的从业人员也被严格检查。
研究部门紧急查找病源;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公众拒绝野生动物食品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果子狸真的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吗?这种动物究竟会造成多大危害,是否还有其他动物是病毒的携带或传播者,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人与动物接触更安全,乃至今后如何应对野生动物带来的疾病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就一系列疑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应祥研究员。
王先生是我国哺乳动物分类学家,最早从事包括果子狸在内的灵猫科动物的研究。王先生表示,现在说果子狸是“元凶”为时过早。首先,所有果子狸的样本均来自同一个市场,而市场本身又在疫区之中,这就不能排除病毒是由人传染给动物的可能。而这一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部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果子狸是不是也携带病毒呢?这也是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众所周知,SARS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其变异性极强,已发现多个变种。事实上,动物可能携带的早期病毒通过某些途径传染给人类以后,在人体内又经过若干代变异,加之适合病毒繁衍和传播的环境以及人类自身提供的感染途径,最终导致SARS病毒的大爆发。而早期病毒不一定是真正直接危害人体的元凶。当然,这需要病毒学家的深入研究。
王应祥研究员认为,当务之急采取的行动是用现在人的SARS病毒去感染确认没有携带病毒的果子狸或其他动物(包括家禽、家畜),观察病毒是否在动物体内繁殖,它们体内是否存在抗体,这些动物是不是易感动物。只有在病毒的原发地区找到易感动物,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寻找真正的源头,而源头又不一定是这种动物本身,还可能是它的食物或其他因素。此外,还应明确被研究的果子狸的野生来源地究竟在哪里,这对追本溯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农业部疫源调查组所公布的蝙蝠、猴子、蛇等动物是病源的说法,王先生也提出质疑。究竟是确指的哪一种蝙蝠、猴子或蛇?这些都是最大的疑问,因为如果连具体的物种都没有搞清楚是什么,还谈什么进一步的研究和控制。这更是动物学家,尤其是动物分类学家所要做的。而可笑的是,笔者在某网站见到的“果子狸”的图片竟然是一只猪獾。看来,我们对果子狸,对整个动物世界缺乏了解。在这场以科学为武器的斗争中,我们存在太多的盲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汪松研究员曾多次呼吁禁止对野生动物乱捕滥猎,他说,保护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整个生物圈,维护自然的有序性、动态中的平衡性是解决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从人类健康角度考虑更应远离野生动物。世界各国对野生动物疾病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在这个领域几乎是个空白,其中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疾病及其传播途径也不甚了解,更难说一旦突发大面积病毒传播我们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同时,由于人类活动而给野生动物带去的疾病,及其对野生动物生存所构成的威胁更是一无所知。所以,目前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人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人有人的生存空间,动物有动物的生存空间,做到敬而远之,相安无事。
但是,汪先生同时指出,减少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只是相对的,人类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动物脱离联系。人类今后与野生动物的接触不但不会停顿,而且会以前所未有的宽度和深度继续推进。但是,这些接触也极大的增加了人类感染新疾病的风险。这种风险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并且有可能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抵御这种风险,才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笔者问到,有很多人开始惧怕果子狸这种动物,有人开始大规模屠杀果子狸时,两位动物学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在非疫区肯定是毫无必要的。首先,初步的研究还不能肯定果子狸就是元凶。即使果子狸是元凶,也不必对果子狸斩尽杀绝,这既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家鸡感染上鸡瘟,人类也并没有将所有的鸡全部杀掉。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在灭鼠,老鼠不是还没有消灭干净吗?至于对养殖场的果子狸或可能存在危险的动物进行隔离和检疫,对确认携带SARS病毒的动物宰杀则是必要的。需要治本的话,还是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
果子狸是种什么动物
分类地位果子狸学名是Pagumalarvata,中文名称有花面狸、白额灵猫、白鼻猫;商品名有青、木龙、香狸等。果子狸隶属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果子狸体躯细长,四肢较短。体背基色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呈灰白、灰黄、棕黄、棕褐以致乌黑色,还具有眼下斑、眼角斑和耳前斑,故有“花面狸”之称。体长40至65cm,尾长30至40cm,体重3.5至8.0kg。这一物种最特别的特征是没有阴茎骨,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
生活习性果子狸为林缘兽类,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晨昏和夜间活动。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昆虫、蛙、鸟及卵、老鼠及水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贾志云博士研究发现,野外果子狸在繁殖期有多雌多雄集群现象,雌性果子狸与多个雄性个体交配。
分布范围果子狸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由于地理分布范围大,计有17个亚种。我国有9个亚种,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香港、广西等地,北京为秦巴亚种。
保护现状果子狸没有列入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许多地方将其列入“重点保护动物”。但已经列入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张劲硕
人与动物共患疾病
科学研究证明,许多动物可通过各种途径将多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传播给人,如炭疽病、狂犬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猪囊虫病、牛囊虫病、肺吸虫病等。目前已知动物可传染的疾病有200多种,其中大约半数以上可传染给人类,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兽共患病就有54种。因此,人畜共患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话题。
从近几十年人类遭遇的几次大规模疾病来看,全部都是由于野生动物的传播引起的,如1976年大猩猩或其他灵长类携带的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1985年的疯牛病、1986年绿猴或大猩猩作为自然宿主的艾滋病、1994年和1998年由狐蝠引起的亨德拉病毒和尼巴病毒爆发、1997年的禽流感病毒流行等,直到这次SARS的爆发。
有关专家提醒人们,宠物属于兽类的范畴,家中所饲养的宠物与人朝夕相处、亲密无间。虽然有许多宠物生病是源于人,但也有人类患病源于宠物,警惕人畜共患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