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两院院士评选2009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首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问世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01-22
【字号:
小
中
大
】
这一量子计算机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制,可处理两个量子比特的数据。较之传统计算机中的“0”和“1”比特,量子比特能存储更多的信息,因而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将大大超越传统计算机。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采用了量子逻辑门技术来处理数据。制造量子逻辑门需设计一系列激光脉冲,以操纵铍离子进行数据处理,再由另一个激光脉冲读取计算结果。一个简单的单量子比特门,可从0转换成1,也可从1转换成0。但与传统计算机的物理逻辑门不同的是,这台设备的量子逻辑门均已编码成激光脉冲。当激光脉冲量子门对量子比特实行简单逻辑操作时,铍离子便会开始旋转,实现对量子比特的存储。研究小组表示,通过提升激光的稳定性和减少光学设备的误差,可有效提高芯片的运行准确率。在准确率提升至99.99%时,该芯片才能作为量子处理器的主要部件,最终实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