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座
前来参加科普活动的孩子们为所领导佩带红领巾。
令人着迷的标本 动物研究所作为资源环境基地型研究所,拥有亚洲最大的动物标本馆,因此,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以来,随着整个社会对科普教育认识的提高,公众自觉接受科普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越来越强,经常会有学生或其它社会团体到该所联系参观活动,该所也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目前,每年的科普接待人数已超过了1500人次。
随着观念的转变和科研人员社会责任感的加强,科普工作已逐渐被广大科研人员普遍重视,并深刻了解到传统的科学普及概念已经逐步向“让公众理解科学”转化。同时,动物研究所许多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了科普工作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该所研究员钦俊德院士、张广学院士、刘以训院士,以及所长张知彬、专家陈大元、蒋志刚、王琛柱等知名学者都积极参与到科普教育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了科研人员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研究所的社会责任感,也让社会公众初步了解了该所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在所领导的关怀和科研人员的参与下,动物研究所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2000~2003年,连续四年参与中科院“科学之路”夏令营活动,接待学生参观和举办讲座,并连续几年参加科技周活动。2000年12月,该所被评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8月27日,在北京市科协报告厅举行了2001年北京科技周总结大会,该所作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被评授予“组织工作奖”,并颁发了奖状和奖杯;2002年5月,该所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共31家)。该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别于2000年5月和2002年4月被评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学术指导中心”。2002年12月,该所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2年,该所在《所刊》中开辟“考察散记”栏目并得到中科院新闻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2年12月与中科院网站联合制作了由该所科研人员撰写的科普作品专辑——“野生动物考察散记”,并设置了弹出窗口。自2000年暑期开始,由该所科研人员在东灵山野外站指导北京中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其中,10余名高中学生获得市、区生物科技奖励近20项。
作为中科院首批进入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该所在做好以动物标本馆为主的多种形式科普工作的同时,重点利用该所自筹经费建立的东灵山野外站的天然科普教育条件,把东灵山野外站建成动物研究所在标本馆之外的第二个大型科普教育基地,形成有动物研究所特色的室内和野外相结合的科普教育体系。动物研究所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已逐步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