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方兆本教授建议推进SARS病流行规律的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6-13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数理统计学专家方兆本教授提出:应从国家层面和宏观管理的角度,采取进一步措施,推进SARS流行病规律的研究。方兆本教授是在完成“基于公开数据的SARS空间流行病学规律的统计”研究课题后,发现我国在这一领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提出这一建议的。

    方兆本指出:SARS一时呈凶,为全社会敲起了警钟,也给科学界、医学卫生界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的研究课题。而迅速摸清其流行规律,找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办法,进而拿出卓有成效的医疗方案,方能最大限度地遏制疫情的蔓延,减轻其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和对人民身心健康的危害。近一个时期来,社会各方已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看,我们在某些工作环节上的欠缺还是存在的。他说:为了推进SARS病流行规律研究的深入,应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有组织、有领导地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流行病学研究和统计学研究的学科交叉

    实践证明,重大研究成果往往诞生在学科交叉处。对SARS流行规律的研究也应当有这样的考虑,特别是流行病学研究必须和统计学研究结合起来。方教授说,流行病学研究和生物统计(乃至整个统计学)研究有着几乎同样悠久的历史。流行病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世纪初叶的卫生统计研究;19世纪后期的急性传染流行病的统计研究;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上半叶的慢性流行病的统计研究。而统计学也几乎在同一时期(1820-1900年)建立了与社会学和生物科学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近代的统计学方法已或深或浅地影响和渗透到流行病学的研究中。但由于学科渊源的不同,两个学科方向在研究方法、术语以及相关研究的设计、测量和分析等方面都有不少区别,比如在目前我国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对截尾数据的分析就较少考虑。因此,加强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至关重要,应尽快创造让两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研讨的环境和条件,搭建相应平台,以快出高水平的成果。

    加强公共卫生、公共管理、生物与药物统计的人才培养

    方教授说,从191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第一个公共卫生学院开始至今,北美已有28所大学设有专门的公共卫生学院,这些学院都建有专门的生物统计系。在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面,美国政府的疾病控制中心(CDCP)和学术界的流行病研究协会(SDC)以及大家所熟悉的WHO均为相关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联系着政府、科研机构、医药工业界、医院临床以及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却缺乏类似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机构。因而,SARS一来,有匆促上阵之感。经过这次SARS流行的教训,应该特别重视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和研究平台的整合,特别是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应首先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建立与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公用平台

    基础数据是流行病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研究的基石,建立和完善流行疾病的数据的收集、报告、发布和索取机制是进行相关科研的前提。只有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完整信息,才有益于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发达国家都有相对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能够较为便捷的获取相关数据,从而为评价流行病的控制效果、深入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全面考察致病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我国在这方面工作滞后。方教授认为,在目前公共卫生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首先以较少的投入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专业研究机构或有关的高校建立起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公用平台,并向全社会开放,为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