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专家称非典科技攻关获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6-03 【字号: 小  中  大   

    治愈出院和处于潜伏期的非典患者有没有传染性?北京等地区的疫情今后还会怎样?全国非典防治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用大量科学事实回答了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科技攻关组副组长、军事医科院副院长黄培堂少将在发布非典流行病研究的科技进展情况时说,在广东、北京等地的大力支持下,科技攻关组在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病毒体外生存规律、出院病人是否排毒等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定了非典型肺炎病毒体外环境存活时间。结果表明,在24摄氏度条件下,非典病毒在痰中和粪便中存活约5天,在尿液中存活约10天,血液中可存活15天;在室内条件下,滤纸、棉布、木块、土壤、金属、塑料、玻璃等表面可存活3天。

    二是研究评价了目前正在应用的几种消杀制剂和手段的效果。研究显示,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紫外线照射在达到一定强度时均可有效杀灭体外非典型肺炎病毒;非典型肺炎病毒对温度敏感,无血清培养条件下,37摄氏度可以存活4天,56摄氏度加热90分钟、75摄氏度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

    三是科学研究表明出院病人没有传染性。

    四是初步确定与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隐性感染的可能性很低。

    五是初步研究表明潜伏期非典型肺炎患者传染可能性很小。

    六是建立了非典型肺炎国家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七是建立了非典型肺炎流行的短期和中期分析预测方法,并重点对北京市一周内新增确诊病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误差在10%范围的天数达到总预测天数的66.7%。

    科技攻关组副组长、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讲话中强调,今后的科技攻关重点是继续研制疫苗和特异性药物、继续开展流行规律的研究等,他指出,科技攻关今后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瞄准需求;二是要加强基础研究;三是要大力协同;四是要强化管理。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