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专家认为:冠状病毒与艾滋病毒有相似之处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15 【字号: 小  中  大   

    (综合新华网、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香港成报5月11日、12日消息)一种新的疗法可望成为SARS冠状病毒的克星。

    爱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与香港大学合作研究,通过对病毒的基因排序发现,SARS冠状病毒与爱滋病毒的表面蛋白十分相似,其空间结构也相似,病毒入侵过程亦十分相似,均是通过对正常细胞的粘附,再将病毒基因传入正常细胞,使其受感染,区别只在于前者侵入正常细胞,而后者却入侵免疫体细胞。

    何大一和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解释道,SARS病毒感染人体前,必须要粘附在细胞上,并与细胞成为一体才能繁殖,病毒的表面蛋白形同“机械臂”,当病毒靠近细胞时,“机械臂”便会抓住细胞的表面并弯曲起来,病毒膜因此可与细胞表面合而为一,病毒的基因得以进入细胞内繁殖,因此只要防止病毒基因进入细胞,人体便不会受到感染。

    发现这一规律后,何大一等研究人员借鉴艾滋病治疗经验,尝试将合成多肽阻止艾滋病毒的原理运用在治疗SARS上,利用合成的多个氨基酸链即多肽,锁定病毒的表面蛋白,抑制病毒的“机械臂”,使之不能如常进入细胞将病毒基因传入,保护细胞不被感染。实验使用多肽后,细胞线回恢正常(相反则呈凌乱不平状),证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何大一说,研究结果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透过研制出抑制剂,抑制病毒的机械部份,令病毒无能力入侵细胞。下一步将着手动物模型试验,相信离成功研制药物已越来越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