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以健康心态应对非典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4-29 【字号: 小  中  大   

    当前,在人们果断采取各种“硬件措施”应对“非典”灾害的时刻,如何构筑一个健康的心态,则是人们急需采取的“软件措施”。年轻的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张建新从科学角度为我们开出了一剂心理救护良方。

    记者:从历史上讲,出现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应对疫情和灾害的作用有何不同?

    张建新:人们面对灾难时,一定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行为反应。我们称其为人类的“应激反应”。人类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存在着应激反应。群体的应激反应,往往会反过来不断强化、或者弱化个体的应激反应。

    我们一般将人类灾难分为天灾人祸。天灾是指那些突如其来、无法预知、难以控制、对人类造成伤害的自然发生事件,如地震、水灾、传染疾病等;而人祸则通常指那些由于人类自身疏忽或有意破坏而使人造环境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难以控制的、对人自身造成重大伤害的事件,如核污染、空难、建筑物的火灾、恐怖袭击等。

    现在的SARS疾病,主要属于天灾一类。但当人们对此疾病由于无知、过度恐慌和行为不当(如听信谣言)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添加了“人祸”的成分。我希望能利用今天的人类文明成果,克服这场天灾,决不能让天灾又引起人祸。

    记者:面对疫情、灾害,什么才是健康的心理表现?

    张建新:个体的应激反应大致上包括现躯体反应(如肌肉紧张,四肢疲乏,腹胀、心悸等),心理情绪反应(如失眠,厌烦,抑郁,担心,恐惧)和行为反应(如痉挛,惶恐,强迫及冲动行为等)。

    个体的应激反应也因人而异,受制于个体的生物、认知、社会和情绪的发展和成熟程度。第一类人会积极地搜寻信息、增长知识、适度地进行反应,如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减少受感染的机会;开窗通风、适度消毒,净化家居小环境;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和服用政府公布的中成药,以增加自身的免疫力等。第二类人会释放消极情绪,一方面怨天尤人,谴责他人;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打听小道消息,甚至不惜到人多的地方排队抢购食品。第三类人会过分拘束自己,认为自己和整个社会对此疾病的传播无能为力,甚至导致抑郁情绪,出现社会退缩行为。当然还有最后一类人会反应过度,任何时候都面戴厚厚的口罩,反复地、高浓度地为家居消毒,足不出户,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出现因恐怖焦虑而导致的强迫行为。

    应当讲,第一类人的应对反应是积极、适当的。只有所有人都积极地寻找解决灾难带来的问题,才能使自己和家庭安然度过灾难。就整体意义而言,正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人类才能不断地克服天灾人祸、取得更大的进步。后三类人的反应是消极的,因为它们无助于个体安然地渡过灾难,也无助于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研究证据也表明,消极的应激反应反过来也会降低个体的免疫能力,反而增加了受到各种疾病感染的几率。

    记者:在现在防治“非典”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人士,你对你的家人、朋友有何建议?

    张建新:我希望每个人要关心自己,关爱他人。比如搞好个人、家庭和单位的卫生,不传播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参与群体的盲目抢购和迁移活动。另外,当周围有亲人不幸受到感染时,我们一定要及时报告;而当我们不幸也一同被隔离起来的时候,一定不要产生怨恨、对抗社会的心理,因为暂时的委屈会换取更多人的平安。在这场广泛的灾难面前,个体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只有政府才能有效配置资源,带领整个社会去抗击“非典”。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