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心理咨询
专家谈面对“非典”疫情如何避免恐慌心理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03 【字号: 小  中  大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了“非典”疫情,有的人开始出现恐慌心理。比如:每天测量体温多达8次还不放心,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如何描述这种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有关专家进行了分析。

    南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辛副教授说,从每天公布的国内疫情和国际疫情来看,“非典”已经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而人类在这个前所未有的病毒面前准备不足,病死率每天都在上升,恐慌的出现就不足奇怪了。产生对“非典”的恐慌心理,其内在原因可能源于两点:一是“非典”病症的广泛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二是人所具有的几乎类似先天本能的跟随性。“非典”病症广泛的传染性加上较高的病死率给了人们心理上很大的威慑作用。如果单单是其中的一者,人们的恐慌心理大概不会这样严重。另一方面,社会心理研究向我们揭示出人类有跟从的习性,当人们对某件事情形成共识的时候,无论这种共识是对事物的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最终的结果都可能引发人群的一致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人是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物的。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潘允康教授说,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讲,在人民的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社会的过渡中,对生命、身体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愈加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成为人们的一个中心话题,因此面对非典型肺炎这样的突然灾害,容易产生恐慌心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心理卫生协会胡顺之教授认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谁也不想生活在一个受到威胁的环境里。面对“非典”疾病的传染源不清,潜伏周期长,还没有完全被人类所认识,人们心理出现一些紧张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需要做一些鉴别,一些人是由于恐惧过度、认识不清而紧张;一些是对周围环境失去安全感,对自身失去信心,需要来排除是否具有心理障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