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动态
向校园“隔离观察区”的工作人员致敬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27 【字号: 小  中  大   

    在抗击“非典”的阻击战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书写着历史。在玉泉路教学园区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周密的预防措施、豁达的乐观精神、顽强的抗争意识,同样战斗在研究生院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就是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隔离观察区”里中国科大管理部的同志们。

    为确保学校教学、生活的正常秩序,防止“非典”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师生员工的健康,4月26日研究生院在东小楼招待所建立了 “隔离观察区”,对擅自离校后返回、在外留宿返校的学生以及发烧的同学、与疑似病例患者、发烧患者接触过的同学进行隔离观察。

    “隔离观察区”已经运行整整一个月了,先后有76名同学进住其中,66名同学解除隔离。经过30个日日夜夜,从刚开始的忙乱、恐慌,到现在的严谨细致、井然有序,科大管理部的同志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

    科大管理部平时主要负责中国科大在京的各项工作,这次研究生院征用其招待所担负起“非典”时期研究生院的隔离留观工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能为学校抗击“非典”做出贡献,感到非常欣慰。接到任务后,全体人员放弃了休息,迅速投入到准备工作中,用最短的时间将“隔离观察区”所需房屋进行了打扫和彻底消毒,准备好了留观人员需要的被褥等,将“隔离观察区”的工作人员全部安排到位。

    入住隔离区的同学虽无“非典”患者和疑似患者,但也不排除被染上病毒的可能。一听到接受隔离任务,招待所个别保安立刻辞职返家,其他人的情绪也受到影响,可来自四川的服务员小张,孩子只有两个月、服务员小谷的孩子也刚满周岁,按说她们完全也可以退出,但她们没有退缩,服务员小胡干脆把幼小的孩子送回了老家。30天来,就是这8名勤劳朴实的外地服务员和保卫人员,在用他们温暖的眼神、关切的话语、忘我的工作,使因抗“非典”才闻名的东小楼院落里演奏着感人的抗“非典”之歌。

    “五·一”期间和周末,总是杨文芹、洪军和张德全三位负责人亲自带班。杨文芹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洪军的家在科大,完全有理由回到合肥躲避北京的“非典”疫情;张德全的爱人在外地,家里的幼子晚上全靠他带…可是他们都舍小家、顾大家,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到隔离区的工作中。人手少,他们就跟着一起消毒、冲地、清运垃圾;隔离的同学有了思想情绪,他们就积极耐心地做说服工作。他们在严格遵守隔离区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也给被隔离观察同学送去了温暖和关爱。

    “观察人员通道”的标牌、墙上张贴的隔离观察区各项制度和一条细细的线绳以及工作人员的白大衣、白口罩,让我们意识到走进了隔离观察区,可这里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感觉到处处是关怀:学校的多位领导、院系的教授、班主任亲临东小楼隔离区看望学生、迎接解除隔离的同学们;门诊部的何大夫每天两次走进隔离区,密切关注隔离同学的状态。面对恐慌、焦虑、不知所措和个别抹着眼泪的同学,何大夫给他们带来精神安慰,她亲切的眼神和话语中透露出医生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对同学们的关爱之情;电开水器和2台电热水器的迅速安装,让隔离学生全天24小时都能喝到开水和洗上热水澡;电视光缆频道的开通给隔离学生带来丰富的电视节目;隔离同学外出看病没有现金,文铎生、张德全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钱借给学生;有位小同学的母亲生病,他情绪低落,工作人员常常跟他谈心,督促他吃饭;同学们缺了少了什么生活日用品,下班后的同志放弃休息赶紧给他们买回来;有的同学在小院里待烦了,杨老师不顾劳累陪着他打羽毛球……

    几乎每天都有解除隔离走出东小楼的同学,他们有的舍不得离不开这里的工作人员,有的甚至提出想再多住几天。

    因为“非典”的突袭,2003年的春天留在我们心中的记忆将会比较长久。平凡普通的科大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每天忙碌、紧张地工作着,在他们身上映射出今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北京、中国乃至世界上无数工作、生活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勇士们的影子。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