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措施
实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效果更好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10-09 【字号: 小  中  大   

    中医能够在治疗非典中发挥作用,而且效果不错。国家科技攻关组对此在总体上已作出过明确结论。然而,中医是怎样诊断并治疗非典,具体的情况如何;有没有规模化系统化的治疗模式;有没有说明问题的统计数据;非典流行时,中医又如何发挥其特有威力,克敌制胜?在诸多方面,对于公众来说,都还缺乏了解。对此,本报记者专门对北京宣武医院中医科进行采访,该医院因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和研究非典而受到医界的关注。

    宣武医院中医科在对非典病人进行救治的同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系统对比研究。这一研究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系统展开,现在看来是非常可贵的。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对中医治疗非典所具有的独特功效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可以说,他们的研究,还为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接轨,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对照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死亡率比西医低

    根据宣武医院中医科9月底提供的资料,在5月6日至6月28日期间,宣武医院共接收SARS患者220例。对这些患者,宣武医院把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治疗,一组接受纯西医治疗,另一组接受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

    接受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的患者122例,其中包括重症患者84例,占全院SARS重症患者总数的52%。治疗结果治愈110例,好转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4.10%;

    作为对照,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总数98例,其中重症65例。治疗结果治愈72例,好转11例,死亡14例,死亡率为14.29%。

    对比结果显示:中西组死亡率显著下降。治疗中,患者缩短了病程,减轻了临床症状;西药使用量和激素用量的减少使因激素和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减小。

    在统计总结中,另外一项统计也使研究者感到意外:中西组病人治疗总费用平均比西医组减少1000元以上。他们原先估算中西组费用应该会多些,因为这组病人中西药物兼用。

    除了在疗效方面中医显示出了明显的效果,宣武医院中医科还在诊断和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一套系统的诊疗模式,包括找出了中医舌象诊断SARS的规律;提出了SARS病程中医学的四个分期;中医学在SARS各期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依据这些方案,在SARS救治工作中,他们大大提高了救治率和救治水平。

    看舌象诊断SARS有规律,对病程中医给SARS分了四个期

    中医诊病讲的是“望、闻、问、切”,号脉是中医诊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对SARS患者号脉有困难。中医科主任李宗信提出,舌质舌苔能反映疾病状态和轻重。那么,看舌象能不能诊断SARS呢?理论上讲是可以的。

    SARS在中医学里属“温病”范畴,舌诊是温病诊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舌与脏腑、经络相通,使舌与全身形成了一个整体,许多内在的病变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故有“舌为五脏外候”之说。凡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津液盈亏、邪正消长、病情轻重、病位浅深、预后好坏等,都能较客观地反映在舌象上。舌象的变化主要为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舌诊则主要观察其形态、色泽、润燥以及动态的变化。

    根据中医科的经验,应该注意舌苔舌质互参和注意动态变化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二者的变化是统一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在舌诊时必须把舌苔与舌质的变化结合起来分析。另外舌苔、舌质往往变化较快,观察这些动态的变化有助于把握病势的发展和邪正的进退。现代舌诊研究对各种温病舌象的形成机理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证实舌苔的变化与周围血象白细胞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舌苔由薄渐而变厚,苔色由白变黄再变灰黑,舌质色泽由淡渐转深,其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相对值随之而增高,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李宗信提出通过观察舌象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并与X线胸片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SARS病人的舌象特征。不过,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看舌苔。平时,这不成问题,病人只需一张嘴,吐出舌头就可以了。可是这是非典时期,别说是张嘴吐舌头,就是近距离不接触也得隔离防护。舌头看不见,怎么看舌象!研究人员想出了绝招,用数码相机把舌象拍下来。此举得到院领导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支持,及时拨款为中医科购置了高像素的数码相机。

    在对比分析中,他们发现,虽然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和X线胸片呈多样化,但舌象与X线胸片之间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SARS的初期(多在发病后的1-7天左右),X线胸片表现为肺内片状阴影,分为单发、多发小片状阴影和大片阴影,主要表现为肺外带、尤其是胸膜下阴影,其密度从毛玻璃到实变影。舌象表现为舌红苔黄。脉象浮数或滑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或呛咳、头痛、周身酸痛、乏力、口渴,还可出现胸闷脘痞或烦躁。

    在发病7-14天后,进入中期---炎症期。X线胸片常会出现圆片状阴影,并快速增多、融合。舌象表现为舌黯苔腻,脉濡滑数。此期为介质损伤期,部分患者常会出现咳嗽气促、胸闷喘憋、口干不欲饮、口唇紫绀、伴有或不伴发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患者病情恶化,进入极期。该期是SARS的危重期,死亡患者基本都发生在此期。X线胸片见肺部阴影面积迅速扩大,密度增加。舌象表现为舌紫暗、有芒刺出现。脉数。本期多发生在患病两周左右,患者常会再次出现高热、气促、咳嗽、胸憋、烦躁、恐惧、气短、食纳差。本期患者常有出血倾向,有可能会出现肺内DIC(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衰竭。此期的舌象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们根据舌象对此期患者进行的中医治疗,准确有效,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中医认为,此期瘟疫毒邪已深入营血。SARS患者的尸体解剖也显示患者肺部出血严重,呈血肺。肺组织学检查显示血管受损严重,这是一个重要发现。

    如果疾病在极期得到合理治疗,则有可能进入恢复期。X线胸片见肺部炎症逐渐吸收,此期舌象淡黯苔白或腻,痊愈期的舌象多表现为舌体胖大有齿痕、少苔或剥脱苔的气阴两虚,余热未尽之象。他们同时还发现,也有少量舌苔转为较厚腻者,可能与患者体质、湿邪透达的早晚有关。

    在SARS临床实践中,他们对SARS的中医证候特征、演变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按照温病学理论,危及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时期应当为营分、血分,而非气分,邪在营血,临床多表现神昏、谵语、惊狂、斑疹隐隐或发斑出血,身热夜甚,舌质绛,而SARS患者在极期时并未完全出现上述种种表现,尤其舌象多见色红或暗红而少津,且有芒刺,而舌质红绛者少见,说明SARS有其自身独特的演变规律;他们认为可能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应高度考虑与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药及中药干预有关,提示不应拘于邪入营血舌质必绛之说。

    一二三四方,外加一个恢复方,各有特殊针对性

    在采访中,宣武医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李林博士指出,中医理论是指导中医用药的依据,中药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该院的治疗方剂是根据中医诊断制订的。这位从美国留学回国搞中药研究的博士后亲身参加了临床一线抗非典的工作。她进一步指出,中药方剂是复方的,处方因人而异,如果一定要按照西药那样找出针对性很强的有效成分是不可能的。中医讲辨证施治,配方根据病情进展有加减,方子一变,成分必然也变了。复方有一个总体作用,主要看它的疗效。她道出了宣武中医院中医科中医治疗SARS的指导思想。

    宣武医院中医科正是根据上述分期拟订了各期的基本方剂:

    初期的患者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这时患者初感温疫毒邪,正气奋起抗争。这时病位在卫气,治疗时应当清热解毒,疏风宣肺。中医科拟定了1号方(退热方)。若有高热持续不退者,则应冲服紫雪散1.5-3克,或送服安宫牛黄丸。此时,亦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

    疾病如在表未解,在发病5-14天后,病程即进入中期炎症期。此时,病邪已渐入中焦气分,如治疗得当,则疾病进入恢复期;对SARS病毒感染,人体具有自限性。据临床观察,75%以上的患者在发病两周后,可以平稳进入恢复期。只有少数患者病情恶化,进入极期。据临床观察,中期炎症期的部分患者症状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胸片则呈快速、进展性加重,肺部有间质的炎性渗出,出现了症状与影像分离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考虑和以下一些原因有关:一是由于在此前患者发热较高,因此常会使用激素类制剂来退热。这有可能掩盖了症状。另外,也与患者的体质情况和感邪的特异性有关。因此,中期的治疗应注意防止炎症扩大、渗出增多和肺纤维化加重。同时,要密切防止疾病向极期恶化。治疗上应以清热化湿、止咳平喘、益气凉血为法,中医科拟订了2号方(清肺凉血方)。咯黄痰者,可以选用鱼腥草注射液。伴有高热者,可以加羚羊角粉0.6克或送服安宫牛黄丸。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患者虽已出现正虚邪实的病机,但不应急于补益,以免有闭门留寇之弊。

    疾病在中期若未得到控制则会进一步发展,深入下焦营血。这时疾病进入极期加重期。本期是SARS的危重期。部分可因救治不及而死亡。中医认为,温疫毒邪既已入营血,考虑到“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因此治疗时,以凉血散血、清肺解毒为法。中医科拟订了4号方(凉血解毒方)。如体温较高者,可以冲服紫雪1.5~3克。如出血倾向明显,则加用云南白药胶囊。

    如果疾病在中期或极期得到合理治疗,则有可能进入恢复期。此时正虚邪衰,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出、心悸、口干渴、神疲体倦、时有咳嗽、纳呆、腹胀或便溏、舌淡黯苔白或腻、脉细滑。这时应当注意调理,中医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清热润肺、健脾和胃为法。中医科拟订了恢复方。

    治疗科研一肩挑,中医科特别能战斗

    早在今年3月份,李宗信和中医科的同志们就关注SARS进展,并注意搜集和研究其它医院的临床资料,尤其是广州中医治疗SARS的临床经验。根据这些研究,他们开出自己的预防SARS中药配方,用于本院医护人员和病人3000人次,配方后来被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收录采用。

    从北京的总体情况来看,在SARS治疗过程中,中医进入比较晚。在宣武医院收治第一批SARS时,中医科没有被安排进入SARS病房,但他们与进入第一线的兄弟科室协同作战。按李宗信的说法即“场外指导”,密切注视着第一线,为进入SARS病房作好一切准备。

    5月25日,中医科正式进入了第一线。病房的200多名SARS病人被他们随机分成了两个大组。对中西医结合组的100多病人,他们要按中医要求进行检查和治疗,对西医组的另一半病人,他们也要进行同样的检查,以便对照。因此他们的工作量是双倍的,做科研工作往往要比常人付出得更多。

    拍舌象片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当医生向SARS患者询问病情时,不仅要求双方佩带口罩,还要求患者说话时头转向旁侧,以减少危险系数。而观察舌象并拍下舌片,却只能让患者张开口,并且医生要直面患者,有相当的风险。为此,他们比其他医护人员多穿一件隔离衣,多戴一个隔离面罩,进行超强度工作。中医科的医生们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由于科学的防护,他们自己也没有一人被感染。

    从6月28日送走最后一批SARS病人,到8月28日医院重新开诊,宣武医院除院领导外,全体医护人员放假休整,医院也进行全面消毒装修。中医科的医生们却一直在连续作战,经过艰苦努力和严密分析,他们拿出了经得起推敲的科学结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