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措施
粤港合作研制的预防非典疫苗有望于下月问世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26 【字号: 小  中  大   

    继深港两地联合攻关小组23日宣布人类非典病毒的前体来自果子狸等哺乳动物后,近日在有关预防非典的疫苗上又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粤港两地专家合作研制的预防非典疫苗有望于下月问世。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参与此项工作研究的带头人有两个,一个是被称为中国抗击非典最前沿的领军人物﹑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另一个就是在最早成功分离非典病毒和在非典病毒溯源上有突出贡献的病毒专家﹑香港大学生物系教授管轶。

    香港大学生物系教授管轶对预防非典疫苗将尽快推出充满信心,他表示,疫苗可能在六月十日研制出来,目前的攻关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在此前的非典溯源研究方面,深圳疾病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微生物系23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他们对SARS溯源研究取得最新成果:人类的SARS病毒是由果子狸传染而来。

    管轶表示,他们主要采用灭活疫苗原理,通过收集大量经过抗生素等药物绞杀的病毒,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体最终产生非典的抗体,最终达到不感染非典的作用。这个疫苗的原理已经在多种疾病被证明行之有效,相信在非典上也同样会有效果。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和提取就可能成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