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措施
理性规划“非典后期”和“后非典时代”生活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21 【字号: 小  中  大   

    在“非典”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触目惊心的危险正逐步减弱的时候,此间媒体十九日载文呼吁,此时特别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对抗“非典”攻坚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要有充分的估计,对“非典”病毒歼灭战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也特别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针对近日中国内地新增“非典”病例明显下降,人们紧张度很快回落等现象,北京媒体引述权威机构报告和专家分析指出,在各单位恢复正常工作,人群聚集会有所增加,麻痹心理可能因缺乏公共预防而导致疫情扩散,发病率再次抬升,必须高度重视。

    北京媒体告诫人们理性规划“非典后期”和“后非典时代”生活时说,人类在与疾病、灾难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学技术亦发展到较高水平,征服“非典”病毒应该较前容易许多,但对“非典”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分析,对“非典”疫苗的筛选、测试,以及对抗体的效果、基因测算等都需要一定时间,至少还需要三至四年,人类才有足够底气对“非典”说“不”。抗“非典”是一场持久战,目前谁也没有理由盲目乐观。迫切希望抗“非典”之役取得“速胜”是不现实也是危险的。

    北京媒体呼吁人们,把抗“非典”中养成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社会交往方式保持下去;巩固已形成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突发危机处理机制、政府动员干预机制、政府与社会互动机制等成果,抵御“非典”的反扑,清剿“非典”残余,在最后彻底战胜“非典”之后,继续有效地抗击可能出现的其他疫病侵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