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措施
广东非典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20 【字号: 小  中  大   


广东非典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广东非典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记者昨日上午获悉,广东防非典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黄文林教授所带领的实验组,在非典疫苗的研究上进展迅速。该实验组4月20日开始进行非典DNA疫苗和腺病毒携带SARS部分S基因疫苗的研究,目前DNA疫苗研究方面,专家们已将核酸疫苗注射到大白鼠体内,本周即可检测到非典抗体有否产生。

    两种疫苗研究同时进行

    据介绍,目前疫苗总共可分为六大类,即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抗体文库、马血清和腺病毒五型携带的SARS部分S基因。黄文林教授带领的实验组针对非典目前正在进行两种疫苗的研究开发,即DNA疫苗和腺病毒五型携带的SARS部分S基因疫苗。

    S基因已装入腺病毒内

    黄文林教授介绍说,腺病毒五型携带的SARS部分S基因疫苗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作为专长于病毒研究的科学家,黄文林教授对这一疫苗的成功开发十分有信心。据介绍,只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过的人体内都会有腺病毒,这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病毒,在研制疫苗时,专家们还是先将腺病毒中有害的EⅠA基因拿掉,再将冠状病毒中的部分S基因放入腺病毒中,经过改造后的腺病毒注入人体后,便能通过人体自身表达蛋白产生非典抗体,与此同时,人体上下呼吸道还会产生局部性的保护膜。目前,实验组已将SARS部分S基因装入了腺病毒中,经过扩大、纯化和鉴定以后便可以进行动物毒性、有效性实验了,成功后便可在猴子身上进行动物保护实验,接着就能进行临床实验了。两三天即知有无非典抗体研制DNA疫苗,首先得从非典死亡病人肺里取样,提取信使RNA,再使用分子生物学和克隆技术得到刺突基因片段(S),将其放入核酸载体。为避免刺突基因在肌肉中代谢掉无法表达,专家还要加入佐剂,连同刺突基因片段一同注入大白鼠体内。黄文林教授告诉记者,核酸疫苗需要每隔一个星期分三次对大白鼠进行注射,目前第一批接受注射的大白鼠疫苗注射已近完成,本周即可检测到它们体内是否产生了非典抗体。如果产生了抗体,接着只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即可证明这种抗体是否是SARS保护性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