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措施
南京SARS研究有大突破空气中病毒可被收集检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07 【字号: 小  中  大   

    本报讯 (记者 王琦 通讯员 姜平波)空气中的SARS病毒可以被高效收集检测。记者昨日从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获悉,该校SARS病毒课题研究获得重大进展,他们最新研制的“空气中SARS病毒快速富集装置”,每分钟可对3升空气中的病毒进行富集。通过对于蛋白颗粒和灭活的病毒颗粒进行测试,其富集率可达90%以上。该研究成果对于空气中SARS冠状病毒的快速原位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东南大学SARS病毒研究课题负责人陆祖宏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病原体空气收集器主要是针对细菌等体积较大的病原体,对于体积较小颗粒尚无有效的富集方法。吴健雄实验室经过2周的攻关,发明了粘附式病毒收集方法,为高效快速富集和检测空气中的病毒颗粒找到了一个实用和简便的方法。吴健雄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我国SARS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关心疫情的发展,建立了实验室的SARS网站,从交叉学科的角度,针对SARS疫情控制的难点和瓶颈,寻找研究的切入点。该实验室接到有关指示后,迅速组织20余人针对SARS疫情检测和控制的难点开展研究,确定了四个方向,现已取得重要进展。“空气中SARS病毒快速富集和检测仪器”,可以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采样、浓缩,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可对空气中的极微量病毒进行检测。今后该仪器可以直接连续地监测空气中的SARS病毒及其含量。该仪器可安装在医院、商场、车站等敏感地区,这对于控制非典的流行,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据悉,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正在与南京依科机电公司合作,将于最近一两日内生产出样机,争取5月10日前生产出首批产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