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现代化报告2009 > 报告节选本
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7 【字号: 小  中  大   

 

 

地球上有多少个民族,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就会有多少种文化。从国际法和人道主义的角度观察,每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简单进行跨文化的判断。但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质量是不同的,不同种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是不同的。从发展和现代化的角度观察,文化是不等价的,不同种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效率和文化竞争力。所以,每一种文化都面临两个挑战,那就是文化的合理保护和有选择的文化现代化。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种,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中国文化同样面临合理保护和文化现代化的两个挑战。关于中国文化的合理保护和文化现代化,从事文化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本期报告主要从科学和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现代化。这种分析可以作为前人工作的一种补充。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就可以集腋成裘。根据文化现代化理论,21世纪文化现代化有三条基本路径:第一次文化现代化路径、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路径和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综合考虑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我们认为,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合理选择(图3-1)。依据这条路径预计,中国公民的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将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在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http://www.cas.cn/articleimgs/20090201/20090201104843636.jpg


注:文化和文化现代化没有统一定义,本期报告从操作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是影响和解释人类生活方式的知识、制度和观念的复合体;其中,知识指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所有认知,制度指规范人类行为的规章、程序、伦理道德和习俗的集合,观念指思想、信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文化领域是文化的创造、生产、传播、服务、消费和保存的领域。一般而言,文化现代化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合过程。


第一节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任何国家的文化现代化,都包括国际文化互动,都是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现代化是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国际文化互动。国际文化互动包括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根据国际现代化理论,国家现代化的成败决定于自身努力与国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同样的道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成败决定于中国自身努力与国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客观认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工作。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是基本一致的,因为文化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包括整体环境(世界现代化、区域现代化和周边国家现代化)和分领域环境(国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个体和生态环境)等。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环境和分领域环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已经有系统讨论。下面简要分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文化环境,包括历史环境、现实环境和未来环境。

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环境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环境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环境是基本一致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环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已经有专题讨论。这里简要分析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环境的补充分析,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的国际文化环境。

文化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世界现代化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的。文化现代化可以从18世纪工业革命算起,也可以从18世纪启蒙运动算起。如果从启蒙运动算起,文化现代化迄今已经有300年历史。本期报告第一章分析了文化现代化的300年历史,第二章分析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这里简要回顾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原理和历史经验。

1、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简史

如果依据文化变迁的前沿轨迹划分,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大致分为准备阶段、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和第二次文化现代化三个阶段;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第二次文化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表3-1)。目前,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沿已经到达第四次浪潮(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这就是说,在过去300年里,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沿经历了四次浪潮,第四次浪潮仍在进行中。不同国家参与文化现代化的时间有先有后,当前所处阶段也不尽不同,但都或多或少受到第四次浪潮的影响。文化现代化的第四次浪潮已经波及全球。

http://www.cas.cn/articleimgs/20090201/20090201104843346.jpg


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两维展开过程。第一维是内容维,从准备阶段、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到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第二维是空间维,从西欧、欧洲、北美、亚洲到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内容维和空间维的展开,并不是协调的,而是不同步的。文化现代化的历史描述可以沿着内容维和空间维依次展开,具体过程在第一章第四节已有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文化现代化具有进程不同步和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而且是路径依赖的。文化现代化的先行国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文化现代化的后进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表现出很大的多样性。不同文化要素的国际扩散具有不同特点,文化现代化的国际分布不是均质的。

迄今为止,文化现代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而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复合互动过程,是文化遗产、现实文化和新文化之间的复合互动过程;它包括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文化扩散、文化涵化、文化退出、文化遗失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种作用路径。

18世纪到现在,在不同的时间截面,在不同的时间截段,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内容和分布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关于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分析和进程描述,必须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理界限,否则就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文化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分化和文化理性化的过程,新文化扩散比较慢。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去分化和文化人性化的过程,新文化传播比较快;而且,文化在现代化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文化竞争逐步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2、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原理

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或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的国际互动。文化现代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快速变化,也有相对稳定;既有文化创新,也有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和持续存在(表3-2)。

世界文化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从政策角度看,文化现代化过程的结果主要是六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它们分别是:两次文化转型的完成、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变化、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国际文化体系的变化和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等。这些变化发生在纯粹文化、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领域。

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来源有三个:传统文化的部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部分否定和转向、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的创造与扩散。

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判据有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又不破坏自然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又不妨害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又不损害社会和谐。

文化现代化的理论目标有三个: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完成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文化现代化的政策目标有三个: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权益,提高国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质量,提高文化创造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3、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关于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相信不同人会有不同答案。本期报告第一章归纳了世界文化现代化的54个事实,第二章总结了世界文化现代化的12个启示。虽然这些工作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全面总结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将大大超出本期报告的容量。所以,下面重点分析对我们借鉴意义比较大的经验,供大家讨论。

1)文化现代化既是一种历史必然,又是一种文化选择。对于人类文化而言,文化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必然,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方向。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现代化是一种文化选择。选择了文化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就会推进文化现代化。没有选择文化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停留在原有文化、传统文化或原始文化阶段,与人类文化前沿的距离越来越远(表3-3)。文化选择是文化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自由是人类的一种根本权利。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文化选择的权利。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由和文化选择,都不应以损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由和文化选择为代价。每个民族和国家,都需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2)文化现代化既有国家利益导向,又有市场需求竞争。文化现代化的二重性是由文化的二重性决定的。文化具有两种属性。首先,文化具有民族属性。文化可以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身份标识,简称文化身份,体现文化权益。其次,文化具有商品属性。文化可以作为一种大众商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交易,并获得经济利益。所以,文化变迁受到国家利益和市场竞争的两种作用。文化二重性必然导致文化现代化的二重性。文化现代化的二重性表现为:既要维护国家文化权益和文化创造力,又要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文化现代化过程有两个导向: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对待文化现代化的二重性,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有些国家强调国家的文化权益,有些国家强调文化的商品属性。

3)文化现代化既有高度的多样性,又有部分的趋同性。文化现代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① 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的文化现代化具有不同特点;②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③ 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内部的文化也是多元的;④ 文化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等。文化现代化具有部分趋同性的主要表现是:① 不同国家的文化设施、文化产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具有一定的趋同性;② 文化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收敛性或部分的趋同性;③ 国际文化和国际制度具有部分的趋同性;④ 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和网络文化具有部分趋同性等。虽然文化现代化具有多样性,但是,文化现代化仍然有一般规律。

4)文化现代化具有一定先导作用。① 文化现代化走在世界现代化的前列。一般而言,文化现代化可以追溯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世界现代化的起点是英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是文化现代化的起点,是欧洲现代化的先导,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先导。② 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先有思想解放,后有现代化。先有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后有英国工业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③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推动文化现代化。

5)创新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创新,文化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在人类文化前沿,文化现代化更多是一种自然演化,但自然演化不是天体自转,而是由创新和扩散等推动的。事实上,文化现代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创新和扩散的结果。

6)文化现代化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种表现形式。文化现代化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相对缓慢的;可以是革命性的突变,也可以是渐进性的变化;可以是一种静悄悄的变化,也可以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和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学生运动,就具有革命的色彩。20世纪70年代环境运动引发的环境文化变化,具有社会运动的性质。20世纪8090年代的信息革命引发的网络文化变迁,也具有革命的色彩。当然,信息革命引发的文化革命没有暴力,只有爆炸性的信息化浪潮,是一种和平的文化革命。

7)文化现代化研究需要避免线性思维。文化现代化是多维复合的,不同文化领域的变迁有不同特点。有些文化变迁是非线性的,如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的转向,包括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从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向等。有些文化变迁具有部分的线性特点,如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文化现代化是部分可逆的,在某些条件下文化现代化可以发生局部逆转。文化现代化需要避免单向的机械思维。

8)文化现代化离不开国际互动,不能闭门造车。文化现代化是一种国际文化互动,包括文化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不从其他国家吸收文化要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会拒绝国际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不同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存在差异,文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

9)文化现代化没有最佳模式,只有理性选择和路径依赖性。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相同的,但形式是多样的。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是相同的,但路径是多样的。文化现代化的要求是相同的,但模式是多样的。例如,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法律、文化体系和文化传统是不同的,文化政策和文化选择具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模仿。文化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创造和积累了历史经验;文化现代化的后进国家,既会承受国际压力,也可获得诸多借鉴。

10)文化现代化不能简单进行水平比较。文化现代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的变化,这些变化很难进行发展水平的跨国比较和历史比较。文化现代化的国际比较,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如文化生活、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等。

11)文化现代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文化现代化不是割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不是全盘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也不是全面发展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部分继承和发展、对传统文化的部分否定和转折、对传统文化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例如,古典科学、古典哲学、古典艺术、古典文学、宗教、语言和世界文化遗产等,迄今是各级学校的教科书的重要内容;古典艺术、古典文学、普通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等,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等。

12)文化现代化需要重视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文化遗产的作用主要有: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元素、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成分等。文化全球化不是削弱文化遗产的作用,而是突出文化遗产的国际意义。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可以看成是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替代的部分。

13)文化现代化包括世界文化的五大变化。首先是文化中心化,指少数强势文化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的现象。其次是文化边缘化,指部分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日渐势微的现象。其三是文化遗产化,指部分文化失去社会功能、而被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现象。其四是文化消失化,指部分文化失去传承、记录或保护而消失的现象。其五是文化商业化,指文化载体和文化要素被商业化开发和经营的现象。世界文化的五大变化,导致了世界文化体系的结构变化。不同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将随之变化,从而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

14)文化竞争力逐步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文化现代化包括文化分化和文化去分化的两个阶段。文化分化是指文化从社会整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就像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一样。独立的文化领域,是一个自治的领域,主要表现是文化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文化去分化是指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文化与社会和经济的边界模糊化,具体表现是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社会化和社会文化化。文化分化使文化获得独立地位。文化去分化导致文化影响渗透到全社会。当文化去分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的主导作用就日益明显,文化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环境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环境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环境是基本一致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环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已经有专题讨论。这里简要分析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现状,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环境的补充分析,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的国际文化环境。

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现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虽然文化现代化具有普遍特征,但是,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分析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特殊属性。如果从不同层次来认识,可以发现世界文化现代化的不同步性、不均衡性和多样性。如果从不同文化领域来认识,可以发现文化现代化的不同步性、多样性和部分趋同性。如果从竞争力和影响力角度来认识,可以发现文化的国际价值差别。如果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认识,可以发现国际文化互动的若干特点等。

1、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现状

在国际体系和国家层次上,世界文化现代化是不同步的、不均衡的和多样的。目前,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文化现代化,世界文化现代化的末尾仍然是传统农业文化,或者说没有进入文化现代化。假设国家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可以根据国家现代化的阶段判断国家文化现代化的阶段。2005年,大约有2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有90个国家处于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有13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文化(表3-4)。由于第二次文化现代化具有很强的扩散性,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文化要素如生态文化和网络文化,已经扩展到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世界文化现代化表现出多样性。

3-4 世界文化现代化的现状

2005年文化现代化的国家分布

2004年生态文化的国家分布

2005年网络文化的国家分布

文化现代化

国家个数

比例(%

生态文化

国家个数

比例(%

网络文化

国家个数

比例(%

第二次文化现代化

28

21.4

发达

10

7.6

发达

14

10.7

第一次文化现代化

90

68.7

中等发达

48

36.6

中等发达

16

12.2

传统农业文化

13

9.9

初等发达

60

45.8

初等发达

29

22.1

 

 

 

欠发达

13

9.9

欠发达

72

55.0

注:假设文化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基本一致的。文化现代化的阶段分类标准: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国家为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国家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传统农业文化国家为没有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传统农业国家)。生态文化的分类标准:发达国家为进入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为进入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的国家,初等发达国家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其他国家,欠发达国家为传统农业国家。网络文化用互联网普及程度来分类。网络文化的分类标准(互联网普及率的分类标准):发达国家≥50%,中等发达3049%,初等发达1029%,欠发达国家<10%

2004年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国家有58个。其中,达到生态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有10个,处于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的国家有48个。它们是生态文化的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表3-4)。

2005年根据互联网普及率的分类,网络文化的发达国家约有14个,中等发达国家16个,初等发达国家29个,欠发达国家72个(表3-4)。

根据文化现代化理论,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文化现代化的国家水平是难以评价和国际比较的,文化生活现代化的国家水平是可以评价和国际比较的。根据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分组包括: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2005131个国家中,发达国家有27个,中等发达国家有12个,初等发达国家有26个,欠发达国家有66个(表3-5)。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均衡;27个发达国家中,有19个是欧洲国家,4个是亚洲国家,2个是美洲国家。相对而言,欧洲国家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最高,亚洲和美洲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大致相当,非洲国家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

如果从民族层次上看世界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就更加明显。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亿土著居民(Indigenous Population),他们生活在70多个国家,讲着5000种语言;其中,大约520万人仍然(或曾经)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属于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时大约有188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也就是保持原始文化。其他的民族,或者保持农业文化,或者已经进入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或第二次文化现代化。

2、世界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文化现代化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的国际互动。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既影响国际文化互动,也影响国家的文化现代化进程。虽然从理论上说,文化是平等的,但是,文化是不等价的。不同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相差很大。

文化竞争力一般指国家保持和提高国民文化生活质量、文化创造力、国际文化市场份额和国际文化地位的能力。2005131个国家中有120个国家获得文化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其中,文化竞争力的世界强国有18个,中等强国有9个,初等强国有22个,世界弱国有71个(表3-6)。世界文化竞争力的地理分布不均衡;文化竞争力的18个世界强国,有15个是欧洲国家,2个是美洲国家,2个是大洋洲国家,1个是亚洲国家。相对而言,欧洲国家文化竞争力最大,亚洲和美洲国家文化竞争力大致相当,非洲国家文化竞争力相对较差。

文化影响力一般指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总和。2005年有130个国家获得文化影响力的评价结果。其中,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强国有11个,中等强国有14个,初等强国有43个,世界弱国有62个(表3-7)。世界文化竞争力的地理分布不均衡;文化影响力的11个世界强国,有7个是欧洲国家,2个是美洲国家,2个是亚洲国家。相对而言,欧洲国家文化影响力最大,亚洲和美洲国家文化影响力大致相当,非洲国家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差。

3、《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对现实的国际文化环境的分析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分析了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国际环境。分析内容涉及五个方面:国际特征、国际结构、国际制度、国际互动和与中国相关的重大国际事件。这种分析可以看成是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文化环境的一种认识。

首先,国际文化特征。目前,世界文化的最突出特征是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是世界语言有5000多种,世界宗教不计其数;大约有19个国家内部使用的口语超过50种,印度的方言更是接近900种(UNESCO2000);不同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不同。如果从文明水平角度看,2004年,瑞典等24个国家进入知识文明发展阶段,中国等97个国家处于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中非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文明,几百个少数民族仍然是原始文化。

 其次,国际文化结构。国际文化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的使用结构、宗教的分布结构、文明水平的结构。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非常频繁,严格区分文化的地理结构已经出现困难,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的汇合地。如果根据语言使用人口比例、宗教信仰人口比例和文明水平的高低,可以把那些人口比例高和文明水平高的文化视为强势文化,人口比例低和文明水平低的文化视为弱势文化。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推进,网络文化正在兴起。关于网络文化的特征,需要和值得专题研究。

其三,国际文化制度。国际文化制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国际文化协定和国际文化组织。国际文化组织包括政府间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等。

其四,国际文化互动。国际文化互动包括文化合作、交流、竞争和冲突。国际旅游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扩大了国际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旅游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竞争发生在多个层次,从个体层次到国际体系层次。国际文化冲突,既发生在同种文化的国家之间,也发生在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

其五,与中国相关的重大国际文化事件。跨文化的国际战争、国际宗教冲突、重大科技突破、生态文化、网络文化和网络安全等。

三、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未来环境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未来环境与中国现代化的未来环境是基本一致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未来环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已经有专题讨论。这里简要分析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未来环境的补充分析,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未来的国际文化环境。

21世纪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景分析,需要专门的研究。根据过去300年世界文化现代化进程的经验,结合21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可以对21世纪的文化现代化的前景做出大致的预测。但是,要对21世纪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景做出全面的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超出本报告的容量。这里只能寻找替代方案,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如世界文化现代化进程、世界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等。这种分析为理解中国未来的国际文化环境提供了基础。

121世纪的世界文化现代化

根据文化现代化理论,在1821世纪的400年里,世界文化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和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每一次文化现代化包含三次浪潮,每二次文化现代化包含三次浪潮。世界文化现代化包含两次现代化和六次浪潮。目前,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处于第四次浪潮。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在未来100年里,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沿将先后达到第五次浪潮和第六次浪潮,完成第二次文化现代化。

121世纪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根据文化现代化理论,世界文化现代化有三条基本路径:第一次文化现代化路径、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路径和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文化的4个分领域和30多个子领域或文化行业的现代化路径是不同的。文化现代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和多样性。

21世纪世界文化现代化同样具有路径依赖性和多样性。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将采用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路径,发展中国家有三种选择——第一次文化现代化路径、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路径和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和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扩散,将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路径和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

221世纪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景分析

文化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如果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可以根据世界现代化的前景来认识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前景。

根据1970年以来的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速度推算,2050年前有近80个国家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大约有50多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在21世纪末,大约有近120个国家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有80多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表3-8)。

 

 

http://www.cas.cn/articleimgs/20090201/20090201104844162.jpg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在21世纪,绝大多数国家将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大约80多个国家将进入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前沿国家,将完成第二次文化现代化。

221世纪的世界文化生活现代化

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它包括文化生产现代化、文化传播现代化、文化消费现代化和文化保存现代化;包括文化商品现代化、文化服务现代化和文化活动现代化;包括文化供给现代化、文化消费现代化和文化参与现代化等。文化生活现代化的要求是: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合理性、健康性、可进入性、可选择性和可接受性的提高,文化生活质量的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和满意度的提高等。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可以用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来衡量(具体内容见第四章第一节)。

1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

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衡量一个国家在文化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等于文化生产指数、文化传播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的加权平均值,等于参与评价的文化指标的单个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包括24个评价指标。如果假设这些指标未来的年均发展速度与19902005年期间的年均发展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测算21世纪这些指标的发展水平,然后估算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水平。当然,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的发展速度肯定不同于过去15年的年均速度。用过去15年的年均速度进行估算,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它反映了一种可能性和发展趋势,可以提供一种参考。

如果采用文化生活现代化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的年均发展速度进行测算(表3-9),就可以估算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表3-10)。如果假设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未来的年均发展速度与19902005年的年均发展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分析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国际结构(表3-10)。计算结果表明,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先进水平,2050年大约比2005年提高1倍,2100年大约比2005年提高4.7倍。当然这只是一种计算结果。

3-10  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一种估算(一种计算方法)

指标

199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80

2100

标杆值

100

100

106.8

122.9

143.1

168.6

201.1

242.6

364.5

568.1

发达国家的下限

30

30

32.0

36.9

42.9

50.6

60.3

72.8

109.4

170.4

中等发达国家的下限

20

20

21.4

24.6

28.6

33.7

40.2

48.5

72.9

113.6

初等发达国家的下限

10

10

10.7

12.3

14.3

16.9

20.1

24.3

36.5

56.8

欠发达国家的上限

10

10

10.7

12.3

14.3

16.9

20.1

24.3

36.5

56.8

世界前沿水平

72.8

72.4

77.3

89.0

103.6

122.1

145.6

175.6

263.9

411.3

高收入国家平均值

29.7

38.9

41.5

47.8

55.7

65.6

78.2

94.4

141.8

221.0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

12.5

12.9

13.8

15.9

18.5

21.7

25.9

31.3

47.0

73.3

低收入国家平均值

1.1

4.9

5.2

6.0

7.0

8.3

9.9

11.9

17.9

27.8

世界平均值

13.6

15.5

16.6

19.0

22.2

26.1

31.2

37.6

56.5

88.1

注: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发达国家≥30,中等发达2029,初等发达1019,欠发达国家<10。估算方法是:以2005年标杆值为100,根据评价指标的数值,评价各年的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各年各组的比值,维持2005年的比值,计算各年各组的值。本表的计算只有一定参考意义。

2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

关于世界中等水平,可以有多种理解。首先,世界银行根据人均收入将国家分成三组:高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其中,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代表一种中等水平。其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人均寿命、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等三个指标)将国家分成三组:高人类发展水平、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和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其中,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的水平可以代表一种中等水平。其三,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1999》中把国家分成三组:比较发达国家、比较不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其中,扣除最不发达国家后的比较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算作一种中等水平。其四,《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建议,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将国家分成四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分别对应于高现代化水平、中高现代化水平、中低现代化水平和低现代化水平国家;其中,中等发达国家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下限的国家,它的水平可以算作一种中等水平。《中国现代化报告》所指的世界中等水平,是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根据21世纪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估算,2050年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大约为40602100年中等发达水平大约为113170(表3-10)。如果这种计算成立,那么,2050年的世界中等发达水平,比2005年的中等水平提高1倍,高于2005年的世界发达水平。

如果以1990200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参考,分别计算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的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表3-11),计算结果与上面的结果大致相当。

321世纪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关于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并没有统一定义。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考虑,文化竞争力是指在开放和竞争的国际体系中,国家保持和提高国民文化生活质量、文化创造力、国际文化市场份额和国际文化地位的能力。文化竞争将导致国民文化生活、文化创造力、国际文化市场和国际文化结构的变化。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的大小,可以用文化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具体内容见第四章第二节)。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总和。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响,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比较紧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可以用文化影响力指数来衡量(具体内容见第四章第三节)。

121世纪文化竞争力的世界强国水平

文化竞争力指数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文化竞争的三个基本方面的表现——文化市场竞争、文化效率竞争和文化资源竞争。文化竞争力指数等于文化市场竞争力、文化效率竞争力和文化资源竞争力的相对水平的加权平均值,等于参与评价的文化指标的单个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文化竞争力指数包括15个评价指标。如果假设文化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未来的年均发展速度与19902005年期间的年均发展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测算21世纪这些指标的发展水平,然后估算21世纪文化竞争力指数的大小。当然,21世纪文化竞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的发展速度肯定不同于过去15年的年均速度。用过去15年的年均速度进行估算,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它反映了一种可能性和发展趋势,可以提供一种分析参考。

如果采用文化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的年均发展速度进行测算(表3-12),就可以估算21世纪文化竞争力的世界强国水平(表3-13)。如果假设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未来的年均发展速度与19902005年期间的年均发展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分析21世纪文化竞争力指数的国际结构(表3-13)。计算结果表明,文化竞争力指数的世界强国水平,2050年大约是2005年的1.9倍,2100年大约是2005年的4.4倍。当然这只是一种计算结果。

3-13  21世纪文化竞争力指数的一种估算(一种计算方法)

指标

199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80

2100

标杆值

100

100

107

122

141

163

190

223

312

443

世界强国的下限

30

30

32

37

42

49

57

67

93

133

中等强国的下限

20

20

21

24

28

33

38

45

62

89

初等强国的下限

10

10

11

12

14

16

19

22

31

44

世界弱国的上限

10

10

11

12

14

16

19

22

31

44

世界前沿水平

56

56

60

69

79

92

107

126

176

249

注:文化竞争力指数,世界强国≥30,中等强国2029,初等强国1019,世界弱国<10。估算方法是:以2005年标杆值为100,根据评价指标的数值,评价各年的文化竞争力指数;各年各组的比值,维持2005年的比值,计算各年各组的值。本表的计算只有一定参考意义。

221世纪文化影响力的世界强国水平

文化影响力指数衡量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大小——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影响。文化影响力指数等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的相对水平的加权平均值,等于参与评价的文化指标的影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文化影响力指数包括15个评价指标。如果假设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未来的年均发展速度与19902005年期间的年均发展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测算21世纪这些指标的发展水平,然后估算21世纪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大小。当然,21世纪国际文化互动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的发展速度肯定不同于过去15年的年均速度。用过去15年的年均速度进行估算,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它反映了一种可能性和发展趋势,可以提供一种决策参考。

如果采用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的年均发展速度进行测算(表3-14),就可以估算21世纪文化影响力的世界先进水平(表3-15)。如果假设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未来的年均发展速度与19902005年期间的年均发展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分析21世纪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结构(表3-15)。计算结果表明,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强国水平,2050年大约是2005年的1.3倍,2100年大约是2005年的2.3倍。当然这只是一种计算结果。

4、《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对未来的国际文化环境的分析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分析了2150年中国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国际环境。分析内容涉及五个方面:国际特征、国际结构、国际制度、国际互动和与中国相关的重大国际事件。这种分析可以看成是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未来国际文化环境的一种展望。

首先,国际文化特征。未来50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收敛性将并存;文化收敛性指少数几种文化获得的强势地位不断强化、其他文化地位下降、部分文化则逐步消失的现象。知识和生态文明将代表人类文明的前沿水平和发展方向,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将被知识化和生态化。新生物学革命将对人类伦理产生巨大挑战,宗教和哲学复兴将是普遍现象。

其次,国际文化结构。未来50年的国际文化结构是不均衡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科技结构、文化产品结构、文化贸易结构和文明水平结构都是不均衡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并发挥多种作用;它既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国际文化竞争和冲突的平台。

其三,国际文化制度。未来50年的国际文化制度将是目前制度的延续,关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关注会继续加强,关于国际文化贸易的争论也会继续。但是,国际旅游制度、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制度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其四,国际文化互动。未来50年国际文化互动将是合作、交流、竞争和冲突并存,并将可能产生五个趋势:文化中心化、文化边缘化、文化遗产化、文化消失化和文化商业化。文化中心化是指国际互动导致少数强势文化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的过程。文化边缘化是指部分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日渐势微的过程。文化遗产化是指部分文化失去社会功能、而被作为遗产保护起来的现象。文化消失化是文化失去传承、记录或保护而消失的现象。文化商业化是文化载体和符号被商业化开发和经营的现象。

其五,与中国相关的重大国际文化事件。重大宗教冲突、重大文化冲突、重大科技突破、生态文化、网络文化、仿生文化和文化经济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