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现代化报告2009 > 报告节选本
第二章第三节 文化现代化的理论解释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7 【字号: 小  中  大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先后出现三次浪潮:现代化研究、后现代化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涌现了一批理论,如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这些现代化理论都对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或者生态文化有所阐述,因为,文化现代化是世界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关于现代化过程的文化论述,也是文化现代化的一种理论解释。如果把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与文化现代化的专题研究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如果把文化现代化的专题研究的结果,直接纳入现代化理论体系中,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虽然现代化研究已经有50多年历史,但关于现代化没有统一的理解。一般而言,现代化有三层涵义:基本词义、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现代化理论是对现代化过程和结果的特征和原理的一种系统阐述,包括对文化领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的论述,但这种文化论述是分散的和不系统的。一般而言,所谓文化现代化,就是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

一、经典现代化的文化论述

经典现代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它是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理论阐述。这种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结果——现代性;现代性是对现代化过程的结果的一种理论概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一般理论和分支理论,而且有不同流派。它的分支理论包括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比较现代化理论等,它们分别阐述了不同领域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

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关于文化领域的论述是分散的和不完整的,缺乏系统性。经典现代化理论流派众多,而且不同学者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有差异,他们的文化论述也存在差异。这里简要介绍几种主要观点,供大家参考。

1、马克思的两个思想

马克思没有直接论述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两个论述,在现代化研究的文献中,迄今仍然被经常引用(Inglehart, Welzel,200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是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思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著名论断,马克思关于文化的论述是以这种关系为依据的(斯道雷,2006)。“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各种制度以及由这些制度产生的“各种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或限制上层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上层建筑反映和确认经济基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导致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文化变迁和现代化的“经济决定论”的思想源头。关于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的观点,是这种思想的一种延伸。它代表了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流派。

2、韦伯的主要观点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理性化和科层化思想,对现代化研究有深远影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阐述了新教伦理,并认为新教伦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精神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的重要根源。这种观点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决定论”。“韦伯传统”代表了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流派。当然,关于新教伦理并没有统一认识。新教伦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便是虔诚、节俭、自律、审慎、对工作的全力投入以及先劳动后享受的消费观念(贝尔,2007)。

韦伯阐述了文化现代性。文化现代性的特征就在于,原先在宗教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理性,被分离成三个自律的领域,它们是科学、道德和艺术(哈贝马斯,2006a

3、艾森斯塔特的主要观点

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特(艾森斯塔德)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在《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一书中分析了现代化过程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文化领域,现代社会的特色在于宗教、哲学、科学等主要的文化及价值体系之日益分化,识字和世俗教育的普及,以及更为复杂的智力系统来培养和优化专业的智力角色。这些发展既同沟通媒介的扩展、以及主要沟通媒介日益向广大的社会团体渗透紧密相关,又与这些团体更为广泛地参与居主要地位的文化精英所开创的文化活动和组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发展的最高峰,就是一种新型文化观的形成。新型文化观的特点在于它注重进步、改良、幸福、能力与情感的自然表现,强调个性是一种道德价值,同时也强调个人的尊严,讲求效率(艾森斯塔德,1989)。

4、德赛的主要观点

印度学者德赛归纳了文化现代化的四个特点:1)文化制度的主要因素日益分化,识字和世俗教育的普及,建立以知识训练为基础、为培养和提高专业化人才的知识和制度体系;(2)一种新文化观的出现,它强调进步和完善,强调效率,强调快乐、能力自由发挥和感情自然流露,强调个性发展的价值观;(3)出现一种新的个性取向,即以更大能力去适应日益宽广的社会特征和特性,某种自我灵活性,兴趣范围扩大,增加对他人和环境的关心,关心自我发展和变动能力,尊重他人,相信科学和技术,主张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报酬;(4)社会有能力发展出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问题和要求(布莱克,1996)。

简短小结:文化现代性

中国学者何传启在《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一书中讨论了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他认为新文化包括六个特点:1)新知识,以科学为基础的知识;(2)新教育,现代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传播;(3)新观念,思想的理性化,宗教的世俗化,面向现实的、今世的、人本的和社会的,相信科技,现代主义、经济主义和民族主义;(4)新精神,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5)新追求,追求进步、财富、变化和自我表现,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发展;(6)新世界观,效率、灵活、适应、开放和参与意识,信任、责任、成就和公正意向等(何传启,2003)。这些文化的新特点,可以作为文化现代性的一种表述方式。

二、后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

后现代化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80年代。早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三种新现象:(1)经济发展从工业化转入非工业化,工业经济比例持续下降,服务经济比例持续上升;(2)社会发展从城市化转入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迁移;(3)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后现代文化蔓延。显然,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纷纷探索发达工业国家的未来发展,未来学和后现代化理论引起广泛关注。

后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德国慕尼黑大学贝克教授认为后现代化是“第二次启蒙”。后现代化理论主要有三个来源:对经典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批判性重构(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后工业社会的未来学展望、后物质主义和后现代文化的实证研究等。后现代主义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而且著名的学者和思想比较多。由于篇幅有限,这里简要介绍几种主要观点。

1、贝尔的主要观点

美国学者贝尔是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他从五个方面刻画后工业社会: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Bell1973

贝尔认为: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是以想象的形式,通过艺术和仪式,特别是那些“不可思议事件”来理解世界的努力。每个社会都要建立一套人们靠之能将自己与世界联系的意义系统。在工业社会,世界变得技术化和理性化。在后工业社会,世界要求合作和互惠Bell1976)。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Bell1973

2、利奥塔的主要观点

法国学者利奥塔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后现代状态》一书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他认为:随着社会进入被称为后工业的年代以及文化进入被称为后现代的年代,知识改变了地位。在最近几十年里,知识成为首要生产力,这已经显著地改变了最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最主要的薄弱环节。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所具有的形式。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在这两种情形中都是为了交换Lyotard, 1984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作为经典现代化产物的现代性,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理性的专制、机器的统治、人性的淡化、精神的空虚、生态的灾难等人类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现代病”。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病”的揭露、批判和否定,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线索。德国的尼采和海德格尔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利奥塔、德勒兹、德里达、福柯、詹姆森、哈维、罗蒂、拉康和鲍德里亚等。

后现代主义既没有统一定义,也没有系统理论,但有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对面面俱到的现代性提出挑战(罗斯诺,1988)。美国学者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破坏性、不确定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和内在性等(Hassan, 1987)。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韦伯斯特词典,后现代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艺术、哲学、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后现代主义是文化范式的转变,是一种文化转向(钱尼,2004)。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的转向,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德国学者科斯洛夫斯基在《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一书中分析了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他认为:现代化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强迫人们以惟一的技术导向的方式去回应现代化。后现代主义文化毋宁是这样一种社会的文化:它能够用人道的、符合人们意愿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同时又保持与往昔、传统的平衡。后现代时期更多地为各种崭新的、以文化为导向的社会、经济现代化形式所决定。后现代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对科学主义的更富有批判性的新型关系,以文化为导向的经济,以及与进步、与现代化的非空想的明智关系。对于后现代文化而言,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形式,而是有多种步骤,这些步骤必须切实地为人们带来益处(科斯洛夫斯基,1999)。科斯洛夫斯基系统比较了现代文化模式与后现代文化模式的差异(表2-6),康纳分析了不同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康纳,2002)。

文化转向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包括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的转变,也包括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关于文化转向,已经有不少研究和文献(Hassan, 1987; Inglehart1990Jameson, 1998Cook, 2000Sum, 2005;詹姆逊,2000;贝斯特,2002;萧俊明,2004;姜华,2006;比尔纳其,2008),这里不再赘述。

3、柯鲁克等人的主要观点

英国学者柯鲁克、帕库斯基和瓦特斯的《后现代化:发达社会的变化》(Crook, Pakulski, Waters, 1992)是后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第一章的标题是“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系统分析了发达国家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第二章的标题是“从文化到后文化”,讨论了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后现代化;第八章的标题是“后现代化的辩证法”,归纳了后现代化的五个特点以及六个领域的变化,这六个领域是文化、国家、不平等、政治、工作组织、科学和技术。

他们认为,文化现代性是文化现代化的产物,文化现代化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过程,包括文化分化、文化理性化和文化商品化;文化分化过程是与制度和职业分化过程相关联的,它包括文化从社会领域中分化出来和文化领域内部的分化,内部分化包括科学、道德和艺术的分化(真善美的分化);文化理性化包括文化自身的内生发展、文化生产与再生产技术的发展;文化商品化带来了大众文化和体验文化;文化现代性是文化领域的一种稳定性,文化现代性产生了一系列紧张关系:分化与去分化、理性艺术与非理性艺术、商品化和反商品化。文化后现代化是多方向的和不可预测的过程,是文化现代化的扩展和反向的混合体,包括高级(hyper)商品化、高级理性化、高级分化和去分化;高级商品化产生体验文化和大量生活方式,弱化了商品文化与非商品文化的区别;高级理性化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产生审美理性的碎片化,技术发展导致文化消费私人化;高级分化产生去分化的效果,文化碎片模糊了文化领域的边界,社会和文化的边界也倒塌了。文化后现代性是文化后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一个混合体。

4、殷格哈特的主要观点

美国学者殷格哈特是后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代表人物,也是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的负责人。他分析了世界价值观调查获得的大量数据和结果,写成《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变迁》(Inglehart, 1997)一书;该书是后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作之一。殷格哈特认为,历史发展不是线性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图2-5);1970年以来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是后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变化是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如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表2-7)、从现代价值到后现代价值、从生存价值到幸福价值;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通过工业化和系统的技术应用来扩大有形产品;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文化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后现代化的文化变迁包括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后现代主义可以分为三类:(1)反对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权威、技术和科学;(2)主张复兴传统的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性有积极意义;(3)提倡新价值和新生活的后现代主义,主张更加宽容的伦理、性行为和个人选择。

 

 
 

 

 

 

 

 

 

 

 

 

 

 

 

 

 

 


2-5 从现代化到后现代化

资料来源:Inglehart, 1997.

 

 

殷格哈特和威尔吉尔在2005年出版的《现代化、文化变迁和民主》一书中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他们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宗教和传统文化遗产的作用没有消失,全球文化没有趋同,文化变迁不是线性的,文化转向一再发生,工业化带来理性化、官僚化和世俗化,后工业化带来个人自律和自我表达价值,美国不是世界文化变迁的领导者,文化现代化不是不可逆的Inglehart, Welzel, 2005

简短小结:文化后现代性

美国学者哈维在《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一书中分析了当代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过渡,描述了后现代的状况。虽然现在就归纳文化后现代性还为时过早,但哈维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表2-8),可以作为文化后现代性的一种表述方式。当然,目前关于文化后现代性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关于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争论将长期存在。正如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所言,现代性是一项还没有完成的规划(Habermas, 1987)。

三、新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

新现代化理论指在20世纪8090年代涌现的各种新的现代化理论,如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再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三种新现象:(1)高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兴起;(2)信息革命,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3)文化产业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而且这些新现象,不仅局限在发达国家,而是迅速向世界扩散,有些发展中国家加入大合唱。显然,这些新变化,不仅超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解释能力,而且超越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范畴。它们需要新的理论解释。

新的现代化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世界现代化的新进展;而且有些理论,如反思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试图覆盖现代化的全过程,解释现代化全过程的基本原理。当然,后现代化理论也是关于现代化全过程的一种理论解释。这里简要介绍它们的文化论述。

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Huber, 1985),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环境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理论。《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系统阐述了广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生态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它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共生。

生态现代化也是一种文化转型。在经典现代化过程中,工业主义和经济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生态现代化是现代环境意识和生态文化引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型,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关于现代环境意识或生态文化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现代环境意识和生态文化,以现代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科学和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基础,提倡高效低耗、高品低密、无毒无害、清洁安全、循环节约、公平双赢、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预防创新和健康环保,主张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监督和谁渎职谁受罚,反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超量消费,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完全脱钩、社会进步与环境进步的良性耦合、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共生(何传启,2007)。

2、反思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

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的《风险社会——走向新的现代性》德文版问世。他在书中提出了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两个概念:风险社会和反思现代化。随着英文版《风险社会》(Beck, 1992)和《反思现代化》(Beck, Giddens, Lash, 1994)的出版,这两个概念在国际学术界迅速传播。

贝克认为:19世纪,普通现代化分解了农业社会的结构,建立了工业社会;与此相似,今天的反思现代化正在分解工业社会,并产生另一种现代性。这种新出现的现代性就是风险社会(Beck, 1992)。反思现代化就是一个工业社会的创造性破坏的时代,创造性破坏的行为主体不是革命,不是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Beck, 1994

反思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通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2)普通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反思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反思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再现代化(图2-6)。(3)反思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工业社会的必然性的解体,被迫去寻找和发明新的必然性;新的相互依赖,甚至是全球性相互依赖;个性化和全球化是反思现代化的两个方面。(4)从一个社会时代向另一个社会时代的转变,能够通过没有预先设计的、非政治的和各种论坛的促进来实现。新社会并不总是在痛苦中诞生。(5)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思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思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等。贝克认为,普通现代性指18001950年的工业社会的特征。普通现代性是一个半现代状态,它包含着反现代的因素,阻止进一步的现代化。普通现代化只走完现代化一半的历程。反思现代性指风险社会的特点,如社会不平等的个性化、不确定性、风险全球化、民主对话、结构性失业、部分雇佣和工作安全性的退化等Beck, 1992)。

 

 
 

 

 

 

 

 


                                                  

 

2-6 反思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的一种示意图

资料来源:何传启, 2003.

 

反思现代化理论包含一些文化论述。首先,风险社会和反思现代性的特点包括:个性化、不确定性、全球生态风险和工业社会文化的基本观念(如阶级利益和进步理念)正在解体等。这些观点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其次,反思性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概念。贝克认为:反思性是自主的、不受欢迎的、看不见的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化过程(Beck, 1994)。反思性包括认知的、美学的、阐述的、结构的、制度的和自我的反思性。其三,反思现代化的动力,贝克认为是副作用和反思性,拉什认为是个性化(Beck, Giddens, Lash, 1994)。

3、多元现代性理论的文化论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思想在现代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共鸣,“多元现代性”逐步成为一个时髦的学术词汇。艾森斯塔特认为:多元现代性是关于现代时期的历史和特征的某种观点,它与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理论的阐述不同。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性最初在欧洲出现,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并被后进国家照单全收。现代性确实蔓延到世界大多数地区,但没有产生一个单一的文明,或一种制度模式,而是产生了几种现代文明的发展,或至少多种文明模式。现代社会和正在现代化的社会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以往所承认的程度。现代性具有多种文化方案和制度模式。多元性和多样性被视为是不同现代社会独特面貌的主要决定因素(艾森斯塔特,2006)。

多元现代性理论认为:1)现代性应当被视为一种独特文明,具有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特征。现代性的核心是对世界一种或多种阐释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本体论图景、一种独特的文化方案的形成和发展,与一套或几套新的制度形态的发展相结合,空前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是其核中之核。(2)现代性的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的持续的可变性表明,现代性的历史,最好看作是现代性的多元文化方案、独特的现代制度模式以及现代社会的不同自我构想不断发展、形成、构造和重构的一个故事——多元现代性的故事。(3)“多元现代性”有几种含义。第一,现代性和西方化不是一回事,西方模式或现代性模式不是唯一的、“真正的”现代性;尽管相对于其他现代性而言,西方模式出现比较早,而且是并将继续是其他模式至关重要的参照点。第二,这类多元现代性的成形,不仅在不同国家间的冲突上留下了烙印,而且在不同的国家范围和跨国领域打下了烙印。第三,多元现代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4)现代性的这些不同文化方案和制度模式,是通过几种因素之间的持续互动构成的。第一种因素是这些社会的整个历史形成的宇宙观和社会结构,第二个因素是这些文明的历史经验和制度模式,第三个因素是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的新文化和政治方案的国际互动,第四个因素是与人口结构、经济和政治变化相关的内部紧张和矛盾。(5)现代性文化方案的关键核心,涉及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人自由与制度自由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的活动、创造性、自主性领域的不断扩展。(6文化多样性的分析,并不否认现代化和工业社会趋同的早期理论包含着高度真实的因素——大多数现代社会在制度面貌的某些最基本方面的确趋同。例如,在社会组织方面,如产业关系和现代城市问题等是趋同的;在某些意识形态方面,如平等和政治参与等是趋同的。但是,不同现代社会在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面有很大差异艾森斯塔特,2006

显然,多元现代性理论是关于现代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变迁多线性的一种理论阐述。

4、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来的(何传启,19981999)。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是一个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理论,它使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理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理论把18世纪到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业社会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社会为特征的新现代化。

首先,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十六个阶段。四个时代分别是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发展方向发生了三次转折;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人类文明有不同特征,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有不同表现,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行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概括地说,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合过程;它遵循10个基本原理: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稳定性、地位可变迁、路径可选择、行为可预期、需求递进、效用递减、状态不重复和中轴转换原理。

其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其四,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有些是对传统性的“回归”),在某些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知识和制度创新);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则是综合现代化。在不同国家之间,两次现代化相互影响和竞争,在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相互促进,在不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相互制约。

其五,两次现代化有不同规律、特点和发展范式。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民主的、理性的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其六,两次现代化的动力是不同的,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化,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导致新的科学和技术;新的科学和技术导致新的经济和社会,新的经济和社会导致新的现代化;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还会导致新的政治和文化;新的政治和文化促进新的现代化;新的现代化会促进新的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是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是第二次文化现代化。关于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特点,前面已有阐述。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特点包括:新文化观(文化产业化、文化多元化、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文化和创新文化等)、新发展观(生活质量、生态意识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新科学观(科学的两重性、大科学和高技术等)、新教育观(普及高等教育、网络教育和终身学习等)、新价值观(后物质主义、个性化、包容性、尊重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和新世界观(人性化、文化自由和自我实现等)等(何传启,2003)。

简短小结:文化多样性

各种现代化理论和相关学者的文化论述非常多。上述观点,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报告,系统阐述了文化多样性、文化与发展的关系。“这份报告是动员全世界参与文化发展行动的号角。我们期望,通过把人类的智慧、权利和责任,与信息、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完成人类社会的另一次文艺复兴——建设一个面貌一新、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世界”(UNESCO199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理解任何有关发展和现代化方面的问题,都必须关注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没有人文背景的发展,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经济增长而已。文化是人类进步与创造性的源泉。文化自由是一种集体自由,是人类群体自由寻求一种生活方式的权利。文化自由鼓励人们的尝试和多样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政府可以通过其权力影响文化前进的方向——朝好的方向发展或者朝不好的方向发展。现代化扩大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同时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类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之中,有自由但不放纵,有权威但不是专制,有约束但不是痛苦的限制UNESCO1995)。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