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指出40年来“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40年来,中国科学院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部署和组织开展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创新贡献。

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科院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以“三个面向”为线索,综合凝练归纳出40项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经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审核把关,通过网络向院属单位和社会进行了公示,已收录于《改革开放先锋 创新发展引擎——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书,现予以公布。【详细】

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及装备研制

  福建物构所相继于1979年和1986年发明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低温相偏硼酸锂(β–BaB2O4,简称BBO)和三硼酸锂(LiB3O5,简称LBO)。BBO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LBO是可见与紫外光区频率变换特别是大功率器件应用的首选晶体,在科学研究以及精密加工、信息通信、医疗、半导体等行业具有广阔应用空间。LBO获199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BBO与LBO晶体材料及元器件研制打破了国外垄断,以该技术为核心孵化出的福晶科技公司,长期保持全球最大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晶体制造商地位。

  理化所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及激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在国际上率先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KBBF(KBe2BO3F2)大尺寸生长技术和精密化、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研制出多个系列的实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并与物理所、大连化物所、半导体所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一系列国际首创/领先的深紫外激光前沿科学装备,构建了“晶体—光源—装备—科研—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1984年,金属所在钛镍钒急冷合金中发现具有五次对称的二十面体准晶,有力地论证了准晶的存在,打破了固体材料传统的晶体和非晶体分类标准,为物质微观结构及材料研究打开了全新的研究领域。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成果及后续有关研究工作为推动航空航天准晶热障涂层、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准晶复合材料、准晶热电材料等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积累了理论基础。

β–BaB2O4 晶体

LiB3O5(LBO)晶体

177.3纳米固定波长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

Ti-Ni 准晶相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图(左)和五次对称衍射图(右)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