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一等奖
【光明日报】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
——写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际
媒体:光明日报 日期:2010-09-28 作者:陆彩荣

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这是我国科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件大事。

院士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长期以来,两院院士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以发展科学事业为人生追求,以弘扬科学精神为崇高理想,在深化科学研究,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三峡建设等重大工程中,在东部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开发和国家重要决策咨询等工作中,时时见到他们的身影,处处展示他们的智慧。他们是深受社会尊敬的人群。

每一个院士都是一座科学的山峰。尊重院士、发挥院士的重要作用,是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伟大的时代需要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推动伟大的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更需要让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综观世界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因素。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方法,而人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走过弯路,以为大量引进技术和设备能够根本改变落后面貌,结果人的素质没有跟上,引进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大批高层次专家,需要造就成千上万、遍布社会各门类的优秀人才,也需要亿万具有较高素质的人。

越是飞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越是需要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的人。恩格斯曾这样赞叹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称它“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时代”。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从那时起,我们民族也进入了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而这也正是一个需要而且正在产生巨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文化、产生创新型人才的时代。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自主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促进民族复兴的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入推进机制、体制改革,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发展创新文化,就要坚持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氛围,保护创新成果。一切妨碍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自主创新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放手让一切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在中华大地上就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生动活泼、生机勃发的大好局面。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使命感、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进一步增强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进取意识,做建设创新文化的开拓者、弘扬自主创新精神的先行者;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改变一些重大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从而既支撑当前的发展又引领未来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光辉业绩。让人生在创新中闪光,让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刊登:《光明日报》2006年6月5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