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一等奖
【光明日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有益探索
——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扫描
媒体:光明日报 日期:2010-09-28 作者:王光荣、陆彩荣

编者按在这金色的秋天,中科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迈入了第7个年头,中科院也迎来了建院55周年。55年来,中科院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近6年来,知识创新工程的实践,又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诞生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中科院在前进,国家创新体系在成长。今天,我们特刊发这篇报道,祝贺中科院建院55周年,并祝愿中科院再接再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评价一个科研院所好不好,老百姓一般会直截了当地问:“它做出了多少成果,那成果到底有多厉害?”这个问题难不倒中科院的科学家们!

回首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这6年多来,但见“上天、入地、下海”,科学家各显神通、各展所长:从“上天”的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创新一号”小卫星,到“入地”的寒武纪大爆发与地层学研究,再到“下海”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真可谓硕果累累,美不胜收……

“中科院现在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在近些天的采访中,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然而,对于正在大力推进改革的中国科技界来说,中科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业内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意义绝不局限于中科院所取得的改革发展成果,中央财政投入的价值更不能仅用论文专利等量化指标作简单的衡量。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将为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战略科技基础,为我们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提供借鉴和范例。”

切入点:调整科技布局结构

1998年以来,中科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出发,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调整科技布局结构,是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旨在通过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构建能够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长远未来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科技布局。”

这6年多来,中科院按照要有“明确科技创新目标和科技工作重点”的要求,对科技布局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共建设了18个知识创新基地,并对45个研究所进行了所际调整,整合成为15个研究所(院)。例如,现在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就是由原来的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4所整合而成。合并之后,减少了各所原有的重复布局,集中了优势力量来解决重大数学科学问题,推进数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实践证明,科研布局调整对于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科院声学所(声学研究所)所长田静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进入知识创新后,声学所从20个研究室调整为现在的6个研究部。这一调整改变了原先科研散乱无序的局面,研究所创新活力增强了,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加强。

突破口:改革体制机制

几年前,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称数学研究院)“研究员下岗”的消息曾掀起轩然大波。1998年,第一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原有160名研究员,根据知识创新工程要求,进入试点的只有60人被聘为首批岗位聘任研究员。

“1998年,研究员下岗!”这样的改革多么令人震撼!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中科院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对人事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研究所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革除了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用人论资排辈、资源平均分配和管理事无巨细等传统弊端,建立了队伍动态更新、资源择优配置的机制,形成了以科学评价为基础的竞争发展机制。

以大家认为最“敏感”的人事制度改革为例,1999年中科院就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实行事业单位人员合同管理,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动态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聘任制,并于2001年停止了传统的职称评定工作。与此同时,中科院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了体现绩效优先原则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分配制度,由原来的简单从对外争取项目经费中提取奖励逐步转向按照科技创新贡献确定绩效奖励,按照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经费的15%~20%设立了创新岗位津贴。

中科院的改革表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无疑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6年多来,经过痛苦而又必要的调整,中科院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初步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科研活力大大增强。全院在编员工约44万人,与1998年相比虽然减少了30%,但由于在学研究生和流动人员的不断增加,全院实际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支撑点:建设创新文化

创新体系建设离不开创新文化建设,先进的创新文化建设有助于创新成果的涌现和创新人才的成长。计算所(计算技术研究所)“龙芯”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我国信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他们每一次的庆祝方式都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课题组成员胡伟武说,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鞭策着我们努力工作,“龙芯”就是“我的中国心”。

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科院十分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在全院努力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增强创新跨越的自信心、弘扬唯实求真科学精神、培育协力创新团队意识及营造竞争合作创新氛围等。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领导对创新文化建设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西安光机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相里斌说:“对于处在知识创新前沿的科研机构而言,如何转变观念,形成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弘扬创新的良好创新文化氛围,为知识创新营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严谨高效的文化环境,事关重要。”

创新文化建设改善了园区环境和工作条件,促进了激励创新的制度建设,增强了科学文化底蕴。如今在中科院各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逐步形成,创新精神逐步增强。化学所(化学研究所)高扬“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精神,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数学研究院组织一批国内外知名青年科学家成立了青年科学家小组,瞄准世界数学难题,向“菲尔兹奖”目标冲击……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6年来,中科院涌现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面完成了籼稻9311的全基因组草图和精细图,完成了粳稻4号染色体精细图,标志着我国在大基因组测序方面已经具备构建完成图的绘制能力,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强国之一。

——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实现了高性能和通用性的和谐统一,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问世,使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应用再上一个台阶;联想集团研制成功万亿次商用超级计算机,在整体上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成功制备出超长、定向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在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打破了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局面。

作为科研成果重要标志的论文与专利产出快速增长。中科院SCI论文从1998年的5860篇上升到2003年的12060篇,增长106%;全院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分别由1998年的694项和76项上升到2003年的2617项和1055项,分别增长277%和1388%。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证明了中央关于建设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真正搞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创新体系。

刊登:《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日第一版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