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
路甬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他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和光华科学基金特等奖,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20项专利,还获得德国狄塞尔金质奖章和洪堡奖章,2000年3月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星级大十字勋章。
上篇
一个永恒产业
记者: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您提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永恒的产业。您对制造业的这一定位,在业内引起强烈共鸣。我想请教您,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您为什么对作为传统产业的制造业仍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路甬祥:制造业无论何时仍是一切物质生产产业的支柱,任何高新技术要产业化,总要有物质的载体。手机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但是它要有芯片、要有壳体,还要有板卡,这些都是制造工业的产物;DNA测试、转基因工程测试也是一样的,同样需要机器人,需要生物工程的大规模生产设备来实现规模化。由此可见,制造业是一切高新技术规模产业化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制造业也是高技术产业化不可替代的载体和基础。所以,我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仍将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是永恒的产业。
面临内外挑战
记者:这就是说,制造业在21世纪仍将拥有美好的前景,对于早已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路甬祥: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制造产业迅速地向我国转移,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成为许多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大国。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从组装加工开始,制造能力不断提高,部分产业已逐渐发展成能够接受高技术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以致形成了国际竞争力相当强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集群。
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自身。制造业的知识与技术内涵,产品与产业结构将经历新的变革,逐渐显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绿色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也将经历时代的变革,先进制造技术必须基于现代的管理之上,要以知识、技术、工艺、人才为本,逐步适应全球市场竞争。制造业将走出一个国家的制造,一个工厂的制造,成为全球的虚拟制造。二是市场。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的产品进入其他国家市场,遭遇到的已不再是像美国最惠国待遇这种壁垒了,遭遇到的是绿色壁垒、标准壁垒、技术壁垒以及安全壁垒。
创新带来需求
记者:面对挑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路甬祥:中国制造业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必须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本土和全球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研发机构、设计中心资源,获取全球市场、技术、品牌、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跨国生产体系,发展壮大自己,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实现“三个转变”:推动设计革命,形成中国设计声誉,使中国产品从低中档量产转变为量+高档个性化需求;推动中国制造自主进入全球链,创造全球著名品牌;从“制成品出口大国”向“制成品+技术+装备出口国”转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自主创新。
记者:您是机械工程专家,您的发明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流体传动与控制原理,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重要进展之一,并在中国、德国、美国等国取得了20多项发明专利。我想,您对科技创新应该有更深的体会。
路甬祥: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
综观当今世界,谁掌握了高新技术并迅速使之产业化,谁就是掌握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虽然我国已被认为是“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许多产业还只是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信息产业领域的“空芯化”现象就是典型例子。中国计算机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另有35%左右的利润被跨国公司轻松收进腰包,因为中国生产的计算机使用的是它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技创新可以创造需求,从而拉动消费。随着我国的经济从短缺向相对过剩的转变,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从资本需求转向创造新的需求,而创造新的需求,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最近十几年出现的手机消费,没有科技创新,不能想像有这么巨大的手机市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描述的社会主义美好前景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绝对没有想到每个人腰里要揣一个手机,有个有线电话就不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并不完全由需求拉动,科技创新也能拉动消费。
下篇
核心技术买不来
记者:近几年,有的跨国公司将较先进的技术转移到中国的合资企业,有的经济学家据此认为,中国不必强调自主创新,完全可以依靠技术引进来实现。您是否赞成这一观点?
路甬祥:我不赞成。理由有三条:
一是,引进成本太高。随着全球化技术经济竞争的加剧,引进技术的成本将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是,国外不会向中国出售核心技术。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技术跟国外先进水平已比较接近,我们青睐的一些核心技术,由于竞争的原因,国外要保护他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此形势下,我们不可能仅指望依靠引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能建立在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必须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三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背景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市场需求,从这一点上讲,即使是国外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也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市场,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自主创新,引进技术也需要消化吸收和创新。
总之,我国已经经历了主要依靠“技术买进”的发展阶段,到了应该实现创新跨越、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阶段。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可能一直维持。只有努力增强我国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劳动力优势转变为劳动力+技术优势,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制造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品牌提升企业形象
记者: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除了自主创新外,您认为还有什么需要强调?
路甬祥: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行业间乃至国家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有竞争力的品牌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赢利。自主著名品牌产品的创立,正是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典型表现。
由于我国制造业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国外的产业转移主要是采用OEM方式进行,国内制造企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还没有形成自主的品牌,因此利润低下。此外还受到国际贸易种种壁垒的限制。要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创造自主的世界著名品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自主进入全球产业链,不仅产品出口,而且实现自主品牌出口,从而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发展。
加速培养创新人才
记者: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创立都离不开人才,如何为中国制造业培养创新人才?
路甬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产业创新的关键。中国制造业要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归根到底在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加速改革工程教育,为制造业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我国劳动力优势向技术创新人才与经营管理创新人才优势的转变。
改革中国工程教育,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创造型学习环境,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应把当前本学科甚至相应学科的最新理论以及正在争论的前沿学术问题介绍给学生,激起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欲望和批判精神,使大学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学为主、学习和发现、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第二,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工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工程教育应该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管理与社会学科知识。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第三,重视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发达国家的学生除了大量在校的教学实验外,与企业结合的工程训练时间一般在半年或半年以上。而我国高校学生在校内进行工程训练的时间一般只有4~8周,参加企业实习的条件不足,效果不佳。所以,我们除了要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外,还应该建立高校工程教育与企业工程训练紧密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四,技术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工程人员终身学习,因此,我们应扩大继续工程教育的规模,有计划地对企业工程人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当前我们工程技术教育出现了片面追求高学位的倾向和“亲软忌硬”的现象,人才市场出现机电硬件技术人才、工程技能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等现象。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进行宏观调控,建立起市场需求信息对学校、学生、家长的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促进工程技术教育的结构优化和调节机制的建立。
刊登:《经济日报》2004年12月22日、29日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