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广播作品 > 一等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稻米之路去往何方
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日期:2010-09-28 作者:靳雷、覃勇

【片花一】

(清新的云南民族风格音乐,压混云南百姓说稻米)

农民一:粮食就是我们这些稻米。

农民二:我们吃自己栽出来的稻谷。

农民三:吃这么一点扁米就可以顶一天了。(压混)

男:稻米是一种粮食,但又不仅仅是一种粮食。它是社会,是文化、政治、商业,是美丽的大地和社区中的人们。简言之,稻米就是生命。

请听录音报道:稻米之路去往何方?

(李东周唱歌)

女:2004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这天,李东周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从家乡赶来,在昆明世博园唱起了古老的哈尼族祭祀稻米的歌谣。

(歌声扬起)

(歌词释意)

萨拉伊,我们哈尼族生活在高高的山上

山区森林是我们的家乡

寨脚有层层美丽的梯田

壮观的梯田连成山

到了五月

宽宽的稻叶长出来

到了六月

马尾似的稻穗长出来

到了七月

金色满梯田

(音乐混入)

女:中国是稻米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大稻米生产和消费国。几千年来,中国人以稻米作为自己的主粮,对他们来说,稻米就是生命。

男:然而,就在世界粮食日这天,一个惊人消息被一家国际知名环保组织发布出来。

(施鹏翔录音)

“根据我们的了解,转基因稻米现在已经在农业部申请项目生产,我们预计可能是在2005年转基因稻米就可以推入市场。这意味着中国可能成为第一个全世界种植转基因稻米的国家。”

男:这一消息随后得到农业部的证实。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承认,他们已经接受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申请,正在进行环境和食用等方面的安全评价。

女:对于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转基因水稻的问世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

(一组街头采访)

行人一:“如果它对人没有害处的话,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的话,能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也是一件好事。”

行人二:“我认为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耕地逐步减少的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更为重要一些。”

行人三:“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国家管这事儿,一定会有一套办法研究好了以后才出来。”

行人四:“我第一感觉挺好的。其实不是转基因食品的话,用一些农药之类的,可能危害性会更大。”

(采访结束)

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朱立煌认为,转基因水稻的问世可以把水稻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朱立煌录音)

“转基因水稻已经有十多年的研究历史,主要建立在:可以把一个水稻之外的基因转到水稻中去,能够抗病、抗虫,或者改善水稻的品质。转基因水稻在科学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

男:朱桢,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长、转基因水稻专家、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者。

(朱桢录音)

“我觉得(商业化推广)现在是良好的时机。因为目前我国在转基因水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国际上比我们晚一些,我们可以说是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男:然而,在反对者看来,这些还不能成为是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的理由。

【片花二】

施鹏翔:“虽然美国在前年已经批准了第一例转基因稻米的种植,但是美国至今也没有把转基因稻米种到田里去。”

薛达元:“虫子吃了就死,那么人(当然这个动物大了一点)吃了不会死,但是会不会有累积的作用啊?”

多琳:(原音压混)(译文:因为很多人每天会进食大量的大米,包括刚断奶的婴儿,因此对稻米的食品安全评估需要特别严格。)

(音乐,压混)

请听录音报道:稻米之路去往何方?

(十月年的鞭炮,唱歌声)

女:十月年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也是一次庆祝丰收的盛典。每当这时,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杀猪煮肉、摘菜洗碗,摆长街宴。这个时候,村里的孩子是最快乐的。

(孩子们唱《小薇》,压混)

而一些专家恰恰认为,由于自身防卫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孩子们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

(多琳录音,压混)

男:多琳·斯塔宾斯基博士是美国缅因州大西洋大学全球环境政治学教授。在过去的15年里,她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农业和基因工程安全方面的研究。

(录音扬起,压混释意)

(稻米是人类的主粮,而现在的安全检测过程只是最基本的。对于特定人群,比如孩子、婴儿,应当给予特别关注。)

男:职业环保人士施鹏翔也高调提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问题。

(施鹏翔录音)

“一般的健康风险的安全评估只有3~6个月,我们觉得这不能够代表它是真的安全。而且稻米是我们的主粮。这里面安全性的忧虑我觉得是比较大的。”

男: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薛达元研究员的证实。

(录音)

“现在科学上的所谓安全试验主要也是用转基因稻米来喂大鼠,喂3个月,看它的免疫系统和代谢是否有影响,是否紊乱。有很多科学家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个时间太短了。有些风险不一定3个月就能反映出来。”

男:但是,几乎所有参与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科学家对食品安全都没有太大的担心。面对上面的质疑,朱桢坦然答道:

(朱桢录音)

“目前国际国内都有一套标准,对一个新的食物,首先认定它可能有一定的问题,然后用现有的可证明的方法去证明它到底安全不安全,如果证明它是安全的,那么它就是安全的。”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朱立煌和朱桢的观点几乎一模一样。

(朱立煌录音)

“这一点不用担心。因为这些转进去的基因大部分都是在叶片里头,它的蛋白质大部分都在那个地方,而我们吃的部分都是种子,这些基因的表达是非常少的,所以它不会造成很大危害。”

男:没有危害就代表好吗?围绕转基因水稻的争论还在继续。

【片花三】

多琳:试验室里高产并不必然意味着田间高产,以往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薛达元:从经济上说,农民在有的地方省了些药,但是种子价格提高,经济上也没有太多的好处。

(音乐压混)

请听录音报道:稻米之路去往何方?

(打谷的声音)

女:正值收获季节,在云南的大山深处,到处都可以听见这样的打谷声。农民们用最原始的办法,举起一把稻谷狠狠摔向一个木头箱子,稻壳落了下来。

(声音扬起)

(混入:我就是长毛谷。压混)

说这话的是藏族农民喃建华。他家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攀天阁乡。因为总给人讲家乡的老稻种长毛谷,落下这么个外号。

(喃建华录音)

“我们原来就是种我们的本地谷长毛谷。后来就是不能抗病了,每年都有稻瘟病,都去丽江、塔城,到处去找好的品种、高产的品种。”

男:转基因水稻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就是抗虫、抗病,进而实现高产。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有芳研究员给出了一组数据:

(黄有芳录音)

“种了转基因抗病虫水稻,平均增产是6%,减少农药使用是80%,节约工本投入每公顷是600~1200元,每亩在80元左右。如果转基因水稻的推广面积能占到总面积的一半,也就是225亿亩,每年可以减少化肥使用21万吨,农民因此可以增加收入138亿元。”

但是,斯塔宾斯基博士却不这么认为。

(录音压混中文释意)

“说到提高水稻产量,事实是,在实验室里,你得到了相当高的产量,而在大田里,你得到,怎么说呢,有个词叫‘产量鸿沟’。在许多国家,产量是非常低的,因为农民并不知道如何利用现存的全部的先进技术。”

薛达元研究员此前一段时间专门跟踪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效益。他说:

(薛达元录音)

“通过我的调查,转基因棉花还是有一定效益的。棉铃虫严重的时候,它实际上是起作用的。但是棉铃虫不严重的时候,它的产量和品质,抵不上常规的棉花。”

男:针对产量的怀疑,朱桢研究员解释说,转基因水稻能增产5%~10%的数字是可靠的。

(朱桢录音)

“它是根据具体的详细的数据进行调查,是在试验田里,模拟大田里的生产情况计算出来的。可能在某些时候它增加的产量还不止这么多,有时候害虫会造成绝产。因此利用转基因水稻能大幅度地减少损失。”

男:但是,在反对者看来,上面的答案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增产的代价。

【片花四】

施鹏翔:我们觉得转基因的风险是存在的。这种风险是对环境、生物多样性,而且对稻米起源地生物多样性中心特别有这个威胁。

多琳:中国是稻米品种多样性起源中心,因此从长远看,我们必须事前谨慎考虑潜在的对稻米起源中心的污染而不是事后。

薛达元:农民之间的种子是放开的,通过亲戚朋友交流种子。所以,任何地方,基本上全国所有地方都种这个,你根本管不住的。

(音乐压混)

请听录音报道:稻米之路去何方?

(村里杂音,流水,鸡叫,压混)

云南新平县戛洒镇大槟榔村。新平县是彝族傣族自治县,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花腰傣靠种甘蔗和稻米为生。每年稻谷成熟的时候,自发的种子交流会就会举行。

(种子交流会音响压混)

农民一:“我们自己选的种。因为我们年年栽嘛种嘛,才知道哪种稻谷更好。”

农民二:“有些农科站的稻种不是一样吗?所以我们想要什么品种就去自己选。”

农民三:“样样你都要试一试好不好”。

(薛达元录音)

“农民是,只要说好,他就种。”(压混)

女:农民选种的随意性正是薛达元最担心的。

“说转基因,啊,转基因的,这是好的东西啊,大家都要种这个东西。所以农民没有识别能力,他不懂。”

男:施鹏翔他们担心的也正是转基因稻米可能透过基因流,向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转移基因所造成的基因污染。

(施鹏翔录音)

“转基因不同于一般的环境风险问题,它是一种生物,你把它释放出来以后,它会与另外一个生物近亲交配,它可以不断繁殖下去。这种情况一旦出了错误想收回去,都是不可能的。”

男:作为负责任的科学家,没有人会无视转基因水稻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朱桢录音)

“有人担心转基因水稻会污染野生稻的资源。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把野生资源保护起来,或者在野生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不种植转基因水稻,扬长避短。”

男:作为拥有自己实验室的遗传育种专家,朱立煌把对潜在风险控制的希望寄予管理。

(朱立煌录音)

“从科学的态度来说,只能说是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它是不会发生的。但是问题是,如果转基因水稻能带来经济利益,不排除像我们有些行业一样会出现炒作的现象,那这样就不好控制了。”

(《稻米之歌》压混混入音乐)

(朱桢录音)

“这项技术的推广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我们国家,农民的收入还很低,农业生产率还不是很高,我们的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没有多少竞争力,如果再不采用先进技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成问题的。”

(朱立煌录音)

“这个技术就像所有的高技术一样,有利有弊,问题是控制它的弊端。”

(薛达元录音)

“转基因这个技术本身还是有很大潜力,但是目前我们要防止急于求成,应该充分科学地研究,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压混)

女:转基因水稻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科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谋求产量的增加,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环境和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

男: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讲,粮食安全是非常现实紧迫的经济问题。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估是否已经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大面积商业化生产的时机是否已经来临?有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音乐扬起,结束)

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下财经》2004年10月30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