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电视作品 > 一等奖
【央视】破译“天书”——气象学家叶笃正
媒体: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 日期:2010-09-28 作者:崔湘、刘学智

引子:他创建了中国大气科学的研究机构,破译天书是他终生的研究目标,他开创了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新领域,被学术界奉为一代宗师,让我们走近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天气预报。出门前听听天气预报,路上顺便了解今天的天气。人们甚至还想知道在城市的某一地区、某个特定时间的精细天气预报。

但是您知道吗?在我国,这些气象学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一位气象学家的贡献,他就是中国大气科学的奠基人叶笃正院士。

1916年,叶笃正出生于天津。清华大学毕业后,叶笃正远赴美国,师从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同期声】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

我最得益的地方,得到了他的治学的精神。他跟我说一句话,他说“facts are all th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

天才、幸运、成功,都特别垂青年轻的叶笃正。罗斯贝十分器重这位中国学生,让他主持夏威夷气候的研究。1947年,叶笃正因创立大气运动的“长波能量频散理论”而蜚声国际气象界。这个理论是大气动力学的三个经典理论之一,迄今被广泛应用于实际预报中。可以说,31岁的叶笃正面前是前程似锦的科研生涯。

【同期声】

叶笃正:我那时在美国工作确实很好,确实是很好的,我为什么要回来,就是要给国家做事,这个激励我,我能为国家做事,(这是)对我最大的一个推动力。

1949年,刚刚完成了博士学业的叶笃正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谢绝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聘请,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投身到我国大气科学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

当时,中国的气象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

【同期声】

叶笃正:气象室只有十几个人。当时有一个是地面图,一个是高空图,我们连个高空图都没有,那个对做预报是特别重要的,(而我们)没有。我们在研究所画一张我们叫做500毫巴的地面图,相当于5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第一张图画出来之后,我们做了个庆贺。

叶笃正的工作,奠定了我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祖国的沃土,更激发了叶笃正的科研热情和灵感。50多年来,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气候学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成就卓著,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而“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都已成为国际大气科学的经典。

【隔断解说词】

人类如果不节制无序地活动,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地球平均温度又将增加8~9℃。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首先向世人发出了警告。

叶笃正的名字与全球变化研究这项世界瞩目的国际合作项目联系在一起。他的研究,使今天的我们熟悉了很多概念,比如温室气体、全球变暖。那么,全球环境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同期声】

叶笃正:我认为全球变化,就是整个涉及大范围、全球方面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比如气候怎么变、环境怎么变、温度怎么变、全球整个降水怎么变,然后再说为什么这么变。

20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并不是最激烈的,但人类的活动却使大气CO2浓度迅速达到了42万年来的最高点。70年代末,当人们正在沉浸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喜悦(中)时,叶笃正却怀着深深的忧虑进行了大量的预研究。80年代初,叶笃正提出的气候系统的概念,指出人类释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像给地球盖了一个塑料大棚,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结果将是引发疾病流行、病虫害泛滥、灾害天气频繁。这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的变化。【同期声】

叶笃正:现在这个事情是全球的事情。 

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诱发的全球变化等课题,成了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至此,叶笃正使中国的气候研究走进了一个世界性的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使防止全球变暖从一个科学问题变成了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国际问题。

【同期声】

叶笃正:我记得有一次,在开气候会的时候,它们发达的国家多了。他就说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那我站起来了,我说,造成这个情况,不是现在,而是发达国家近一百多年来,为了你们工业的发展,天天往里头排放温室气体。你现在呢,又提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来做。这个不公平啊。所以现在希望大家排放温室气体,能够(控制)在一个程度上。在这个程度上,大气还不至于是更疯狂的,我所谓疯狂就是越来越坏了。

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不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叶笃正始终遵循着一个原则,这就是实事求是。

【同期声】

叶笃正:一个人实事求是,就是我在生活当中说的话:实事,实事,再实事,一定得是实事,再一个的话呢,就是认真,认真,再认真。这就是我的座右铭。

叶笃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现在国内著名的气象学家几乎都是他的学生。对于叶老的工作及为人,他的学生,是怎样评价的呢?

【同期声】中科院院士吴国雄

叶先生,他的贡献可以这么说,他是大气环流(理论的)一个奠基者,(对)全球变化(理论)是一个开拓者,这是叶先生的重要贡献。

【同期声】中科院院士符淙斌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个成就,跟他的非常好的修养(有关,这就是)能够共容。不同的理论也好,不同的性格也好,他都可以共容在一起,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尽管成就卓著,获奖无数,但是90岁的叶笃正永远谦虚地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科研团队中的一员。

【同期声】

叶笃正:一个科学家从头到尾到最后,可以跟演一出戏来做比喻,一出戏的成功演出,这个成功是集体的,我不能把这个团体的东西作为我个人的。我认为我自己呢,就是团体中的一个代表……【片尾字幕】

叶笃正院士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6)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播出: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2006年1月9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