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电视作品 > 一等奖
【央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纪实傅雪松丁雅妮神浩之一:国家队要做国家级创新
媒体: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日期:2010-09-28 作者:

【导语】

一枚小小的龙芯,让中国计算机产业告别了“无芯”的尴尬历史,一项工程的诞生,又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龙芯”式的奇迹,知识创新工程让中科院成为名副其实的科研国家队。

【正文】

这里是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技术研究所),结束了中国无芯时代的龙芯,就诞生在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实验室里,大家看到的这些电脑,现在安装的就是我手上这种龙芯芯片,这里的科研人员向我介绍说,安装了龙芯芯片之后这些电脑的性能相当于中低档的奔腾四电脑。

记者在这台龙芯电脑上进行了上网、发邮件、看电影、打字等多种操作,感觉很顺手。今年6月,这种龙芯电脑将实现小批量生产,而就在5年前,研制中国人自己的通用计算机芯片,即便是在龙芯的缔造者胡伟武眼里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同期】中科院计算所龙芯课题组组长胡伟武

通用芯片是所有芯片里面最核心的,是芯片里的“珠穆朗玛峰”。

【正文】

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看来,科学的最高峰之所以难以征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研目标分散,很多科研都是低水平的重复。

【同期】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

就相当于小农经济,每一个课题组,有些在外面,从社会上找点钱,有些从国家申请点钱,所以大的项目也不多。

【正文】

科研国家队却拿不出国家级的创新成果,这是当时中科院100多个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1997年,中科院在向中央递交的一份报告中,建议立即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并主动要求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998年,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开始实施,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

【同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作为一个国立研究机构,它存在的价值就是要为国家、为民众解决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瞄准国家战略的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做大事。

【正文】

知识创新工程做大事的定位,让中科院计算所有了做龙芯的雄心,而国家为知识创新工程划拨的专项创新经费则让计算所有了做大事的底气。

2001年5月,所长李国杰拿出当时计算所一半的创新经费——1000万元成立了以胡伟武为组长的龙芯课题组。仅仅用了15个月龙芯一号诞生,两年多以后,运算速度相当于奔腾四的龙芯二号也研制成功。如今中国造的龙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三年。龙芯的产业化基地也已经落户江苏。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用上价格在千元左右的国产龙芯电脑。

【同期】声音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

我们作为国家的科研院所,就应该起到骨干的作用。就是别人没做的时候你就要先做,你做完以后就可以带动别人来做。

【正文】数字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八年,出现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载人航天工程中的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创造了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我国自主研发的曙光4000A跻身世界高性能计算机十强,“煤变油”项目、解决青藏铁路冻土问题的科研攻关依托的也都是中国科学院。

【正文】记者印象

作为科研国家队,中科院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突破关乎国家进步的重大核心技术,而知识创新工程,则为做大事提供了有力保障。

之二:科研老字号有了新目标【导语】

中科院药物所是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科研老字号,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一直是他们的立所之本,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后这家老字号有了新目标。【正文】

我们对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药物研究所)最初的认识来自于走廊里的这几块展板,展板上介绍的这四种新药是这个所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几项研究成果,而且都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遗憾的是这四种新药中有三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同期】陈凯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

这个当时就是由于我们没有能够及时地首先申请专利,而是在科学刊物上,或者在科学会议上发表了,所以使得我们就不能再申请专利了。

【正文】

陈凯先说,当时他们急于把这些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出去,是因为,很长时间以来,论文写得好不好,一直是我们国家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

【正文】王逸平

你可以有了很好的论文,你可以申请高一级的职称,等等。

【正文】

王逸平,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1994年,开始带领他的课题组,对中药丹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丹参中一种从未被人重视过的成分,对治疗心脏病有很好的效果。是写成论文把这一发现发表出去还是继续研究做成新药,王逸平选择了后者,1998年,王逸平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全部完成,研究所里对他们的质疑也达到了顶点。

【同期】王逸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

那个时候我们有将近三年左右没有像样的论文拿出来了,这个压力是很大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觉得在研究所里没有做好工作。

【正文】

正当王逸平陷入了人生低谷的时候,1998年,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开始实施,明确提出,科研要面向国家需求。

【同期】陈凯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

我们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来调整转变我们的观念,我们把出新药作为我们整个药物所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正文】

1998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科研目标从写论文变成了做新药,让王逸平课题组的新药尽快上市也成了药物所的头等大事,在所里的帮助下,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很快进入临床试验,并获得了中国和美国专利,现在这种新药已经正式上市。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上海药物所正在研究的新药共有60多种,其中20多种已经进入临床研究,涉及心脏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症等多种疾病。

【同期】声音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

我觉得我们的科学研究,除了紧紧盯住世界科学前沿之外,还要紧紧盯住国家、社会及老百姓的需求。

【正文】数字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八年以来,中科院累计申请专利近2万项,通过知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每年为地方和企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

【正文】记者印象

中科院瞄准国家需求做的事,其实都关乎着百姓的生计,最终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之三:国家队中见“外援”【导语】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后,中科院这个科研国家队里出现了不少的外籍科学家,这些“外援”给中国科技带来了什么呢?

【正文】

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就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请来的第一个外籍所长,他同时还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正文】

1999年,在蒲慕明的主持下,新中国第一个全面研究神经科学的研究所在上海成立。蒲慕明从世界范围招聘了七名优秀的科学家来这里做课题组长。但四年后,由他亲自主持的一场国际评估,却使其中的三名科研人员不得不离开了这个所。

这次评估也是国内科研院所第一次引入国际评估机制,蒲慕明认为这样做能够解决国内科研机构长期存在的科研人员只能进不能出的顽症。

【同期】蒲慕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我们不在乎有些人会离开,还是不断有应聘的人进来,这样才能够保持高的水平。

【正文】

张旭就是在那次国际评估中唯一过关的科学家,国际评审专家认为,他正在进行的关于吗啡临床耐受的研究,也是国际上这一领域最值得关注、最具前瞻性的问题,很有可能为未来研究新型镇痛药提供理论基础,2005年张旭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国际神经学界最权威的《细胞》杂志上。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全球招聘、提供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启动经费和先进仪器设备等举措也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中科院。7年前只有7个课题组的上海神经所如今已经发展成16个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也迅速延伸到了神经发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信息传递等多个神经科学前沿领域,这些研究在未来将为人类揭开大脑的奥妙。

【同期】声音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刚

能够招聘到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

【正文】数字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8年以来,累计引进海外知名学224人,吸引国外杰出青年人才900多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占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岗位的76%。

【正文】记者印象

目前,中科院已经取消了职称评定,在这里衡量人才的标准只有一个:你是不是国际一流,可以相信的是知识创新工程正让中科院成为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库。

单位:播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06年3月26~28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