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八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三等奖
【文汇报】中国科研如何更上一层楼?
应以实际创新贡献为衡量标准
媒体:文汇报 日期:2010-10-11 作者:王勇

“龙芯”通用CPU芯片研制成功,率先完成水稻全基因组精细图,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终于名花有主……我国科坛近来成果迭出。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我国科技论文数量自1997年跻身世界前十位以来,又迅速超越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一举成为仅次于美、日、英、德、法的世界第六大论文大国。

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短短5年时间里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堪称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的奇迹。一时间,海外媒体纷纷聚焦中国,盛赞我国在古生物学、基因组测序、干细胞研究和转基因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不久前,美国一家权威杂志在评价近年“全球研究与发展状况”时指出:“中国是唯一表现出重大增长的国家。”

“数量第六”应走向“质量一流”

中国成为世界科技论文大国,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但中国科技界在兴奋之余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思索。

“科技论文数量取得突破,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盛事,也是近些年来我国重视基础研究的一个硕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中科院地学部主任孙枢院士指出:“衡量一国科技实力有多种指标,论文数量只是其中之一。今后我们更应重视论文质量、科学研究的创新性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等,因为这些都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工作。”

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目前只是在论文数量上有所突破,仅仅是迈向科技大国的第一步。   事实上,我们很多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上,真正高质量的文章还不多。就拿著名的《自然》和《科学》来说,我国学者的论文,包括中外合作研究在内,每年不过20多篇,与这两本杂志年均1500篇的论文总数相比,只是很少的数量。再者,我国论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程度也还不高,不少论文几乎从未被国外同行引用过。据统计,2000年我国被SCI收入的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为2次,最高被引用次数为82次,只有10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超过25次。而同期国际上一篇真正有原创性的优秀论文则往往被引用50多次、上百次,甚至更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产出的论文尚未成为引领世界科研方向的主流。

“论文数量增加固然可喜,但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因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论文数量的增长,而是要使我们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占据应有的地位。”孙枢认为:“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创性成果尚嫌不足

缺乏原创性成果是决定我国论文水准的致命弱点。“中国虽然已在基因组测序、纳米技术等热门领域取得不少成就,但在诸如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研究和基因剔除技术等方面,则进展不大,有些甚至还是缺门。”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教授、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中心副主任饶毅博士认为,“就科学研究的原创性而言,后者的价值可能更大。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多次颁给这些方面的科学家,就是最好的证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席泽宗院士也有同感:“‘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是国外最先提出,且研究方法、实验设备基本上也是人家的。”虽然我们争得1%的工作,精神可嘉,“但对其工作的原创性则不应估价过高”。

原创性研究的“缺席”,造成国内学者大多跟着国际热点做一点“修修补补”。而一些单位和部门“唯SCI是尊”的考核指挥棒,又加剧了这一趋势。有些研究人员迫于提职晋升的压力,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不惜把一个重大课题肢解为多个没有分量的小题目。难怪国外一家权威刊物的编辑日前访问北京某研究所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为什么喜欢把一项课题拆分成支离破碎几部分?这样你们的论文虽然多了,但研究价值及其创新性不就降低了吗?”

专利数滞后令人担忧

在论文数连年攀升的同时,我国的发明专利数却没有太大起色,仅为前者的几十分之一,世界排位也在前10名之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专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独霸市场的利器,也是跨国公司攫取丰厚利润的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一项专利就意味着占有该专利技术的市场。

而我国科学家的专利意识普遍薄弱,不少很有应用前景的项目,却因为在申请专利前便急于发表论文,等于无偿公开了自己的技术秘密,最终将宝贵的科研成果拱手相送。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对此深感忧虑:如果这种论文多、专利少的现象持续下去,缺乏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出的核心竞争力,将严重影响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体制创新

要消除我国科技发展的隐忧,还需从体制创新上下功夫。为提高我国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科技管理部门制定了鼓励SCI论文的一系列措施,并收到了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个机制还不尽完善,还有漏洞可钻——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就是表现之一。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大声疾呼:“单纯追求论文数量,不是健康的为学之道,更不会真正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如不及时纠正,将使我国科学事业失之偏颇。”

有关科研主管部门也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原创性成果,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近举行的一次学科评议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在原创性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诞生有价值的论文;否则论文再多也不能推动学科发展。”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03年度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也指出:再也不能用文章,尤其用文章数量,作为评价科研工作的唯一指标了。对一些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研究机构而言,对国民经济做出的实际贡献才是更重要的。他表示:“科技创新评价标准要实现以成果、论文与专利的数量为主向以实际的创新贡献质量与水平为主的跨越。”

单位:文汇报社

刊登:《文汇报》2003年4月21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