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八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三等奖
【科学时报】当人民召唤科学的时候
——记战斗在抗击非典前线的共产党员文洁
媒体:科学时报 日期:2010-10-11 作者:王学健 马晓岚

2003年4月的北京,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笼罩。SARS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和

工作。疫情在扩散、病魔在肆虐、患者在呻吟。对于一线的科研人员,疫情就是敌情、实验室就是战场。而研制针对SARS的早期诊断试剂,成为控制SARS疫情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党员们挺身而出,没有丝毫畏惧,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勇敢地承担起研制SARS诊断试剂的任务。从接到任务到试剂盒的研制成功,前后只用了4天时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免疫监测室副主任、共产党员文洁,就如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引领着身边的党员和群众最终夺取了这场紧急攻关的胜利。

巾帼英雄勇当先

SARS疫情刚刚爆发,立刻引起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党委和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SARS项目正式启动,所长杨焕明在动员大会上表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们充分认识到,能否及时、顺利、全面有效地控制疫情,已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问题或医疗卫生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政局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勇敢面对病魔,尽快寻找到科学驾驭它的方法和策略。

4月13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拿到冠状病毒样本,各技术平台通力合作经过三天不眠不休的奋战,在4月16日完成了四株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并公诸于世;4月17日,科研人员以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出SARS冠状病毒相关抗原反应性蛋白。

与此同时,依据这些科研结果,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免疫监测室副主任文洁带领科研人员迅速投入到SARS冠状病毒快速诊断方法的研制中。早在4月11日,文洁就和科研人员兵分几路购买需要的设备、试剂、防护用品。那时的北京,口罩、防护服等用品已相当紧张,但他们必须用最快的时间做好准备。

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拿出SARS诊断方法,就能早一些让党和人民放心。冠状病毒快速诊断试剂需要在严格防护的P2实验室中完成,必须马上建立P2实验室。当时紧缺的设备和物资让文洁和科研人员焦虑万分,P2实验室中必备的生物安全柜一时无法到位。所领导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动用各种社会关系,联络全国的科研设备供应商,要求设备第二天必须送达。十几个小时过后,一辆装载着生物安全柜的汽车从江苏日夜兼程赶到北京。科研人员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了P2实验室。

文洁承担着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科研总工程师的职责,是科研技术路线的制定者。只有6年党龄的文洁虽算不上老党员,但在这场抗击SARS的战斗中,面对尚属未知的具有极强传染性和危害性的病毒,义无返顾地冲在了最前面。

在第一批病毒样本到来时,很多人都心怀恐惧,谈“非”色变。而攻克这个项目的关键,恰恰是要首先在心理上摆脱畏惧。这个时候,文洁却出奇地镇静和坦然。她身先士卒,不声不响地穿上防护服,拿起加样器,从容走进了SARS实验室。

危难之处显身手

这是文洁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最为艰苦的一次试验,穿上了3层防护服,整个人就像在汗水里泡着。没顾上吃午饭,精神还必须高度集中。“到试验后期,只觉得头晕眼花。”文洁说,那个时候她也曾想放下手中的样品快点出去透口气,但一个党员的党性和做人的良知告诉她,无论多么困难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她一个人独立工作了近8个小时,处理好了珍贵的第一批样本,当她安然走出实验室时,其他科研人员用热烈的掌声迎接着她。她的工作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他们的时间单位中,没有了一天的概念,没有了白天与黑夜的区别,所有的工作都是按小时、按分钟、按秒计。他们在办公室搭上床,吃住在办公室。他们经常是白天做试验,深夜十一二点钟召开讨论会,各个部门汇报当天的科研进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下一步的技术方案,再各自回到实验室按照刚刚设计好的路线继续试验。文洁带领她的SARS病毒诊断试剂盒科研团队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快速高效地运转着。

因为科研的需要,急需健康人的血样作对比试验,文洁就多次用自己的血样进行试验,同事们都劝她等一等医院的样品,不要用自己的血,要注意身体。可是文洁却说,“不能等!多等一分钟,SARS就将危害社会多一分钟,胜利就会晚一分钟到来,我损失一些血不要紧。抗击SARS,找到良药,才是最要紧的。”

在平时,一个健康人抽点血不算什么,可为了迅速攻克SARS检测试剂,文洁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休息了。受文洁的感召,所有在场的技术人员都冲了上去。那一阶段的血样对比实验,用的都是科研人员自己的血液。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科学上一贯的严谨和求实精神,也让他们的研究少走了很多弯路。在研究所的科学讨论会上,文洁经常和研究所所长杨焕明、副所长汪建以及其他科研人员为了实验的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但第二天正确的实验结果出来后,大家谁都不再计较当时谁对谁错。

4月18日深夜11点,研究所副所长汪建亲自开车,车上坐着文洁、游波等SARS诊断试剂盒的主要科研人员。他们一行赶往军事医学科学院,对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检验。他们采用酶联免疫方法,而军事医学科学院采用荧光检测方法。一个数据出来了,两边的结果一致;又一个数据出来,还是一致。到了4月19日凌晨,伴随着一轮红日,最终的检测完成了,他们的实验结果惊人的一致。

文洁他们终于成功了,经过近100个小时的不懈努力,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测酶免诊断试剂盒终于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

只愿以身赴国难

党和国家领导人得知这些情况后,于4月20日来到研究所,了解科研工作进展并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成绩。

科研工作者们深受鼓舞,更加斗志昂扬,和SARS毒魔展开了新的赛跑!

共产党员、年仅24岁的科研人员尹烨是文洁的得力助手。尹烨知道,他的领导和老师文洁,通常要亲自对试验的每个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尹烨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尹烨和文洁一起统计数据,尹烨负责念数据,文洁则拿彩色铅笔在数据上逐行标注。当尹烨报了一个灰区(可疑病人)时,文洁也重复了一遍:“灰区”。原本坐着的文洁“咚”地一声倒下了,先是撞在尹烨的肩膀上,后来就向办公桌倒去。这位在岗位上已经连续工作、不眠不休了72小时的“铁娘子”昏倒在办公室里。

尹烨发现文洁的脸色特别苍白,他和闻声进来的其他人赶快把文洁扶到旁边的床上,然后拔掉办公室的电话线,轻轻地关上门。大家知道,文洁太辛苦了,她最需要的就是休息。

即使是身强力壮的男子汉,面对工作中的过度疲劳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强壮的体能才能克服。在尹烨等科研人员看来,他们的老师文洁以瘦弱的身体支持到现在已经是难以想象了。为了早日遏制SARS恶魔,文洁鞠躬尽瘁。

一个多小时后,文洁醒来了。她醒来的第一句话竟是“我怎么在这里,结果统计好了么﹖”身边的几个同事顿时热泪盈眶……

文洁的一位同事为她写了一句诗:“几日苦战为华夏,数夜未眠系神州。”这正是共产党员文洁与SARS恶魔争分夺秒的真实写照。

文洁等科研人员从接受任务到试剂盒的研制成功,前后只用了4天时间,这种超常规的速度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他们相当于用4天的时间完成了平时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4月22日,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试制产品送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为抗击SARS创建的“快速通道”立即启动,并随即组织专家进行了资料审评。

4月2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尹烨从国药局工作人员手中接到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审评通过、准予试生产的批文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11天时间里,先后完成了病毒的基因组测序、蛋白组学鉴定、诊断试剂研究等工作,同时完成了所有数据分析、整理、资料汇总等大量文字工作,并将诊断试剂的试制产品提交给国家。这一系列科研进展,其速度之快,成绩之显著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史无前例。

在成绩面前,文洁等科研人员没有半点喘息。新的挑战摆在他们面前:要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大量试剂。又是连续二十多天的日夜奋战,终于生产出了可供30多万人份使用的冠状病毒抗体检测酶免(ELISA)诊断试剂盒。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制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是基于SARS病毒感染人体后,人的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原理设计的。人体被SARS病毒感染后,可在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这种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的说明机体受到SARS病毒感染。这种诊断试剂的特点是操作简便、省时,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1个多小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可用于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奋勇拼搏无悔怨

文洁的家距离研究所只有1000多米,可文洁一直吃、住在办公室,一心投入到SARS攻坚战中。

文洁上初一的儿子放假在家无人照顾,那么多天,文洁一直没时间好好陪儿子,可她懂事的儿子却在电话里告诉妈妈要自己保重。文洁十分疼爱儿子,有时宁可自己少睡会儿,也要给儿子打个电话。

有一次,连续几天试验之后,文洁实在疲倦,深夜两点多钟回到家里想小睡一会儿。她把闹钟上到5点,闹钟一响,她的儿子被惊醒,这才发现妈妈回来了。可这么一会儿又要走了,他埋怨说,“妈妈,你还不如不回来!”文洁吻了一下孩子,毅然离开家回到办公室。

用文洁自己的话,“面对SARS,舍小家而顾大局,我无悔于我的选择!为了更多的家庭能团聚,为了更多的人能安康,暂时割舍我个人的爱,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英雄有泪不轻弹。SARS科研期间,文洁没有因不能照顾孩子哭过。但有一天,文洁的丈夫打电话告诉她,要她给她的导师回个电话,她的导师已经几次从深圳打电话到家里,询问文洁的近况。电话中,文洁的导师告诉她看到了电视中记者采访她,并关切地对她说,在电视中看到她变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来自远方师长的关爱,让文洁潸然泪下。这紧张的20多天,让原本瘦弱的文洁又瘦下去七八斤。

文洁在不顾家、不顾自己的同时,对同事们却关心备至:无论是谁进实验室前,她都为他们系好每一层防护衣;看到有人睡熟时,她就为他们盖好被子;看见同事疲倦时,她会冲好一杯杯香浓的咖啡;技术人员遇到困难时,她就与大家共同分析数据找出原因,解决困难……

在与SARS殊死搏斗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文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引领带动着身边的党员群众为着共同的目标奋勇拼搏。在她的精神感召下,有十几位同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披一身风雨,精一身技术,盈一身正气,没有索求、没有奢望,有的是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文洁就如一面光辉的旗帜,展现着新世纪共产党员的精彩人生。

7月2日,在全国人民欢庆中国共产党82岁生日和抗击SARS胜利的时刻,文洁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文洁只是简单地说,“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和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们勇敢地站出来了,我们努力了,我们拼搏了,我们尽力了,我们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此刻我可以自豪而骄傲地说: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单位:科学时报社

刊登:《科学时报》2003年7月7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