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八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二等奖
【科学时报】“创新一号”上天记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工程巡礼
媒体:科学时报 日期:2010-10-11 作者:刘茂胜

河汉横亘,星光璀璨。

2003年金秋,深邃天宇增加了一颗人造微小卫星,每天绕地球运行10多圈,其中有几圈经过中国上空时,不断向地面转发有关数据。

100多天来,北京、上海、新疆、海南的四个测控站和一个监控中心,监控着这颗名为“创新一号”的微小卫星的在轨运行。它的研制成功是中科院在中国的航天科技领域荣获的一枚金牌,人们称赞孕育这颗微小卫星的上海小卫星工程部(现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知识创新的一面旗帜。

一号创新捷报

秋高气爽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巍然屹立,火箭蓄势待发。一批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完成卫星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检测后撤离了发射塔,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2003年10月21日11点16分,烈焰升腾,长征4号火箭宛如浴火的凤凰,把中科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和中巴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驮上苍穹。

当时国人正陶醉在5天前中国载人飞船凯旋的喜悦之中,这颗体重不到100公斤的微小卫星的成功发射,似乎没有引起大众的太多注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却高度评价这颗卫星的非凡意义:“创新一号”是中国科学院自主投资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微小卫星,她开创了我国非航天专业单位自主研制小卫星的新模式,丰富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形式。

卫星发射90分钟后,即入轨后第一时间(第二圈入境),中科院建设的地面监测站就顺利接收到卫星发回的相关信息,卫星在轨运行正常,状态良好。正在基地召开的庆祝会会场爆发一片掌声,人们纷纷向中科院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

一直关注和支持这颗卫星的研制,并发轫知识创新工程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当即发来贺电,称赞参加研制工作的同志:“以严谨高效的科研作风和敢于拼搏的创新意识,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协同作战,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忠诚,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又填上了浓重的一笔;科技人员勇担重任、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将激励中科院科技工作者在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取得更新、更大的成就。”

路甬祥院长指出:“创新一号”是中科院根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国家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数据转发通信小卫星。“创新一号”的研制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而且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的重大成果和结晶,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坚强队伍。“创新一号”研制和成功发射,开拓了我国新的应用小卫星技术平台及应用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冬去春来,“创新一号”升空至今已100多天,卫星的在轨运行和地面观测系统工作正常。科技人员认为,这颗卫星能够高时效、高质量地完成研制和发射任务是领导重视、需求牵引、多方协作、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结果,是中科院以工程总体的身份进入航天领域的重要标志。

担任中科院小卫星工程项目的顾问都是原来的航天部门的老专家,他们认为,通过这一航天工程项目,中科院在太阳同步轨道的数据通讯有效载荷为主的系列卫星天地一体化方面,已拥有一支年轻的具备系统知识、基本训练和微小卫星设计能力,并对研制其它卫星积累了宝贵经验的队伍;中科院已拥有初步的总装、总测的部分设备、条件和人员;中科院以研制微小卫星的整体阵容参与我国的航天事业,对全面提升我国的航天科技水平和引入竞争机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一号”天地一体化工程项目不负众望,取得圆满结果,标志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小卫星工程部在首席科学家江绵恒博士领导下胜利完成研制任务,实现了“为航天事业争荣誉,为国民经济做贡献”的愿望。

一号星空新秀

有别于成吨重的大卫星的小卫星是航天高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以新的设计概念和现代设计方法,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制的具有高功能密度的新一代卫星。它具有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方式快速灵活等优点。

体重一百至几百公斤的卫星一般称小卫星,体重一百公斤以下的一般称微卫星。由于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具有研制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可批量生产、较低风险等多方面的突出优势,同时随着星座技术和编队组网技术的突破,在自主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均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从而它在中、低轨道领域已逐渐取代部分大卫星,占据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航天界的重视。据统计,从1985年到2000年全世界发射了660颗小卫星,其中一半以上是微卫星。近期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数量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

另外,由于微小卫星大多是要在轨道上以组网的形式投入应用,它改变了原先卫星都是单颗制造的模式,而直接形成小批量生产。微小卫星星座形成之后,卫星网络的应用则具有更强的产业化前景,卫星通信能够使得世界上的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在任何地点的任何另一个人进行通信,这就使得通信的手段有革命性的改变。同时通信卫星网的投资将完全通过网络的应用来回收。微小卫星的崛起,还将促进许多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无庸讳言,任何高新技术同时也是国外军事科技首先关注的热点。微小卫星代表当今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显示出特有的优势,在军事领域,被发达国家用于军事通信、战术侦察、战场监视和预警、无线电干扰、导航定位和对地观察等方面,成为构筑未来信息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刚刚起步的中国微小卫星技术,将在民用领域的卫星通信、环境灾害监测、科学试验和

高空探测等方面建立功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中发挥作用。

一号攻关任务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了航天部门之外,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等都开展了微小卫星的研制工作。

当美国、俄罗斯及欧空局国家企图继续保持其航天强国的地位,加紧实施自己的微小卫星计划时,中国科学院也适时开展了此类研究。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实力日益增强,有着综合学科优势的中国科学院完全有自主研制能力,为发展中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多作一份贡献。

中国科学院在1997年底就通过了特别支持重大项目“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及其应用系统”的立项,准备研制一颗双向数据通信的小卫星“创新一号”。为了实施该小卫星的设计及研制,由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的航天局和邮电管理局成立了小卫星项目领导小组及小卫星工程部。

1999年2月26日,时任中科院上海冶金所所长的江绵恒研究员,被聘任为“创新一号”工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从此正式启动了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微小卫星的创新工程。

根据首席科学家江绵恒与中国科学院签订的“创新一号”项目合同和2000年6月9日的补充论证,项目内容和主要任务为:研制一颗存储转发通信微小卫星,并发射和在轨演示;建设一套地面测控系统并开发应用;培养一支微小卫星研制队伍。

“创新一号”以存储转发的工作方式实现地面与卫星间的双向数据传输为目标,总体设计指导思想为:发展一种基于扩频通信技术的低轨数据通信小卫星;开发低成本的通信小卫星技术;采用新技术与成熟技术结合,研制出重量轻,功耗低,研制周期短,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小卫星。

根据通信小卫星的特点,以一体化设计为手段,从不同的功能模块角度出发将小卫星分为通信、姿控、星上数据管理和结构、热控、能源管理共四个分系统,结合卫星的构型及布局进行一体化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需求为牵引,用户是上帝。中科院搞小卫星不是为的装门面,而是为了国家的战略需求、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这是首席科学家江绵恒对同伴们的劝诫。斗转星移,寒暑易节。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2002年夏,“创新一号”研制成功并由专列运抵发射场。

此前就有人半真半假地说:“你们要是能搞成,还要航天部门干什么。”其实,中科院有过搞卫星的历史,中国最早的卫星东方红一号起初就是中科院研制的,后来归口到航天部门去做;中科院也曾搞过天文卫星但也因故中止了。

已是两起两落。小卫星工程部的研制人员更感到责任重大,这次如果小卫星搞砸了,就是三起三落,恐怕今后无颜启齿研制卫星整星的要求,也许中科院再难迈进航天领域的大门。

这不能不说是背水一战!一位主任设计师说:“最大的苦恼是没有经验,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和提高。”

业精于勤。由于发挥了中科院的航天积累和综合优势,三年的时间,中科院的微小卫星就走下图纸,来到了卫星发射场。行家评价,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的这颗高效率研制的高性能微小卫星,显示了中科院天地一体化的综合实力。

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面对人家180多人和130多人的发射团队和阵容,中科院小卫星30多人的队伍给人留下了兵强马壮的精干印象。

由于其他原因,2002年的火箭发射延迟,“创新一号”无法搭载升空,10天后又从太原发射中心运回上海。

这宛如孕妇走下产床再回家待娩。对科技人员来说,那种渴望成为幸福妈妈的煎熬,比怀孕时的焦虑更难排遣。

有鉴于此,2002年8月16日,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批示要求:小卫星工程部认真做好再次发射准备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严格、严密、严肃认真,力争做到万无一失,实现成功发射、运行,为下阶段中科院小卫星研发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性贡献。”

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首席科学家江绵恒博士也要求做到:“既保证‘创新一号’发射成功,又能保证这支队伍将小卫星发展按新的机制再进一步推进。”

这颗微小卫星回沪后,每一个月左右检测一次,在计划大纲、测试流程、岗位分工和表格化管理等完备后,经过多次认真研究,10月份完成了整星开环测试,12月份完成了整星闭环测试,并纳入定期规范检测的管理程序。

根据第二年发射和上海气象特点,卫星在充氮、防潮、净化和恒温条件下被保存起来。这是三年的心血结晶啊,研制人员牢记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指示: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已经调任中科院副院长的首席科学家江绵恒,每个月都拨冗来沪,认真指导研制工作,在工程部一待就是2、3天;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当卫星从基地运回所里的一年里,他们不是消极等待发射时间,而是积极进取,解决了由于延期发射带来了的九个新的问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工程部虚心求教,请院士等专家们指点迷津,充分发挥航天专家的作用,小卫星的大小评审会开了几十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4位总经理、4位主任设计师和2位顾问,带领大伙,废寝忘食、殚精竭虑,背负中科院的重托,不敢停歇地朝着心中的既定目标登攀;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研制人员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不殚千辛万苦,“背井离乡”来北京做实验,劳动节、国庆节、休息日都是夜以继日,10天、半月,连续工作在实验台前;

……

航天前辈提醒他们:“据我所知,没有哪颗卫星是一次就能搞成功的,你们要小心!”这是警示也是担忧,抑或是用“吓唬”的语气表达对后来者的鞭策和激励。

另一位顶级航天专家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没失败过,还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是呀,航天人有过自己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那是一次重要的发射,行前基地后勤摆好了庆功酒宴,但是发射失败了,大家默默回到住地,连水都没喝一口,倒在床上闷头睡觉,此时谁都知道,大家泪水正往肚里流。

2003年,对中外航天科技界来说,可谓挫折多于顺利,从春至秋一直是失败的记录无奈地书写在中外航天的史册上:

春天,美国的航天飞机爆炸;

夏天,巴西的火箭在发射塔上爆炸,20多人罹难;

接着,是日本的火箭发射失败、俄罗斯发射的卫星无信号;

也就在上个月,我国某单位的小卫星发射失败……

象有无形的巨石压在中科院小卫星研制人员的心头,使他们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即将发射的小卫星精益求精,百般呵护,不敢有丝毫马虎。

几天前给国人带来无上光荣和自豪的载人飞船的胜利凯旋,更使他们倍感责任重大:这个时候如果小卫星发射失败,就是给航天辉煌业绩抹黑,让全国人民扫兴,发射前的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航天背景下,中科院的微小卫星项目迎来发射时刻。通过近一年的等待和完善,“创新一号”再次运抵太原发射场,装上了运载火箭。

2003年10月21日11时16分,卫星发射那一刻,人们紧张而又自信,目送火箭运行,直到在天穹消失。星箭分离的时刻,有人闭上了眼睛,默默计算时间,焦急等待卫星发回的信息。

胜败在此一举,输赢仅是一字之差。科研允许失败,而工程项目成功是唯一目标。然而,航天却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发射场地、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地面监测、最终的用户接收系统等,5大方面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前功尽弃。可喜的是中科院除了没有发射场地、运载火箭,后边的三个环节已能确保胸有成竹,高效运行。

成功只光顾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幸运之神终于君临小卫星工程部。已经凝聚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军中的,目前国内微小卫星研制最优秀的这支高素质的工程队伍,最先分享了研制小卫星成功的喜悦。

“创新一号”天地一体化系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院和用户组成试验队,依据在轨测试大纲对星地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数据分析。经过改善和调试,目前专家们欣喜地看到:100多天来,卫星电源系统功能正常,卫星姿态控制模式正常,星载计算机运行正常,卫星收发机与天线功能正常,测控、通信功能正常。

通过在轨测试,对遥测数据分析表明,“创新一号”平台工作平稳,有效载荷工作正常,整星状态良好。

国内没有一家研制卫星的单位还同时研制地面系统。“创新一号”项目却研制了自己的地面测控系统,由一个测控中心和新疆、海南、上海、北京四个测控站组成,数据收集和分发试验表明,地面站功能、性能均达到使用要求,终端收发功能满足技术试验要求。岗位人员训练有素,完全达到卫星测控及日常管理要求。

“创新一号”发射至今,经受了二次强太阳暴和一次日全食,安全抵御了单粒子事件2

9次。表明可靠性设计和容错技术有效。

目前星地系统进入长期管理和应用试验阶段。

中科院在航天领域荣获一块金光闪耀的金牌,中国在微小卫星的天地一体化系统的研制方面有了第一支精干的队伍。

一号科研团队

从工程部正式成立到卫星发射上天,四年多的历程,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的氛围中,“创新一号”工程部形成了一支坚强的团队,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评为先进集体,实现了中科院给该课题制定的出成果出人才的既定目标。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全力以赴,也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精神。

中科院决定研制微小卫星时,中国还没有自主研制过如此小型的数据通信卫星。在中科院前副院长严义埙及有关业务局桂文庄等的组织和领导下,经过反复严肃的论证,确立从研制一颗数据转发通信小卫星人手,开始中科院发展现代小卫星技术的战略方向;并确定研制第一颗小卫星“可靠、实用、先进”的立项原则,同时把这个重大的和特别支持的创新项目,交给了当时的上海冶金所所长江绵恒博士。作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江绵恒博士以睿智的目光、缜密的思考和坚韧的毅力,做了大量的开拓性的工作。

回国创业的江绵恒博士怀着振兴我国航天科技、推动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信念,高瞻远瞩地认识到发展我国微小卫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完善了中国科学院前期有关发展微小卫星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以低轨通信微小卫星研制为起点的战略步骤。他同国际、国内专家广泛交流,与国内有关单位深入讨论,认真组织撰写工程方案和技术论证工作。进入工程研制后,他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和组建工程部,以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项目;多方奔波将“创新一号”纳入国家计划;适时抓住了搭载发射的机会;落实了地面测控站选点建设;八次主持领导小组会议……商讨和解决了存在的重大问题。

“创新一号”总设计师杨根庆根据小卫星的特点,提出了以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着重有效载荷和系统创新、实现可靠实用的卫星技术途径的研制观点。在研制过程中,他注意观察全局方向,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制定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虚心汲取前人知识,只要卫星需要就敢于借鉴其他型号的技术,敢用好产品,他支持选用进口重力梯度杆,大胆用上最先

进的太阳电池片,成为工程的主心骨。杨根庆同志在工作中还注意调动和发挥协作单位的积极性,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重视加强设计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青年设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培养他们的合作协调能力。

接受首席科学家的委托,来自航天部门的郑武被首席科学家聘任为总经理,他和分管指挥调度的杨龙根副经理、分管质量的沈学民副经理等,不辞辛苦,有时通宵达旦地工作,确定“创新一号”各项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确保卫星高质量的措施,为卫星上天立下功劳。

主任设计师梁旭文承担了星上通信分系统和地面系统天地一体化的技术任务。星上技术

有难度,而地面系统“四站一中心”地域分散,工作量大,人手不足。

他胆大心细,勇挑重担,终于做到了星上设备无故障,地面系统成龙配套,取得了星地一体化圆满成功的好成绩。在进行整星联试和星地对接试验的关键时刻,惊悉儿子患有白血病,他强忍眼泪,安顿儿子住院,告别妻子,又战斗在岗位上。

主任设计师朱振才负责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制,这位航天新手刻苦钻研,坚持理论学习,虚心借鉴专家经验,设计方案一丝不苟。在SARS肆虐期间,他不顾染病的危险,只身进入疫区,完成了产品标定测试。在发射塔架上他指挥沉着,认真搞好卫星测试。卫星的正常运行,姿态控制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任设计师段登平为工程总体各大系统协调苦思冥想,使结构设计和计算经受整星试验的检验,星箭分离机构几度化险为夷。热控封闭方案温度高,他虚心接受专家指导大胆改成开放式,并创造性地采取恰当散热措施;他将高效太阳能电池用于电源系统,节能并满足了整星电源分配的需要。

这几位业务骨干,多是博士后,他们的学生在外企都比自己工资高得多,猎头想方设法打电话找到这些“老总”,但他们抵御了金钱的诱惑,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为发展中国的小卫星航天科技无私奉献。

女技术人员孙宁担任计算机研制的主任设计助理,胆大心细,把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她第一次进场发射时带着身孕坚持到底,第二次进场时幼儿难以离身,就在“后方”参与组织领导工作。

曹彩霞是卫星发射塔架上六位测试人员中唯一的女操作手。在发射塔架的电源第一岗上操作,临阵不慌,从容不迫地完成了任务。

尹增山代主任负责计算机星务系统,他接任星上计算机技术工作之时,正是卫星返沪提升版本时刻,总师批准他负责的软件24处修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群策群力,团结协作,闯过了软件固化和硬件固封难关。

这里还应该提到党委书记李守臣研究员、主任设计师刘海涛、通信主任助理兼地面系统指挥设计师周依林、热控主管设计师诸成、负责卫星质量和可靠性的吴平副主任师、负责软件审核的李华旺设计师、地面系统的李国通、李华旺、刘磊、何永孟、陈博等,他们也大都是航天工程的新手,在首席科学家和总设计师们的带动下,他们在“创新一号”研制中同心戮力、拼搏进取,成为中科院发展微小卫星的骨干力量。

中科院业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等,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或不遗余力东奔西跑,指导落实和协调卫星的研制、发射、运载、建站、试验等工作,功不可没。

几年来,大家很少认真休息过,也没有正常时间下班过,从零起步,勤能补拙,用心血和汗水熔铸了这颗小卫星。

卫星研制是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完成。工程部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聘用人员达到28名,发射时吸收参试人员和研究生共计53名,另外还有20多名用户地面站有关领导和操作手20多名。就是这些人的不懈努力,谱写了航天科技新的一页。

人们夸赞他们的成果是“双胞胎”:研制一颗小卫星发到了天上,地上也发了一颗卫星,就是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队伍。专家们认为,这支精悍、成熟的队伍今后能胜任更加重要的卫星研制和其他航天任务。

一号指挥艺术

1999年8月23日,以江绵恒组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创新一号”工程项目时,领导同志鼓励大家:“创新一号”小卫星研制的思路设想和实施初效给中国航天改革吹进了一股春风。

2000年3月8日一位领导视察工程部并听取汇报后指出:国内各卫星研制中“创新一号”是第一个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下的项目经理制和监理制,从制度建设和较快较好较省的实施效果说明具有先进性。中科院在国内航天同行中走在了前边,正在与先进国家航天项目管理规范接轨。

陈芳允院士等领导来工程部视察;航天总公司本型号大总师孙家栋院士几次来主持“创新一号”专家评审,都认为“创新一号”研制必要,管理有效,机构精练,条件较好,相信会做出贡献。

工程部不负众望,五年来,本着“可靠、实用、创新”的原则,“创新一号″微小卫星工程项目已顺利研制和搭载发射;创建了总体设计、卫星总装和整星总测的“三总”体制和“四站一中心”的地面监测系统;总结出一套微小卫星研制、发射和在轨管理的经验;积累一套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开发研制出多套手持终端应用类产品;也培养出一支年轻有为的微小卫星研制队伍,为巩固和发展微小卫星科学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部还加强制度建设,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方面创新颇有成效。

首席科学家制负责下的项目经理制是该项目的一个创新举措,是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在历时四年多时间内,首席科学家江绵恒博士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他率领工程部全体人员,努力把科学院的科研文化与航天工程文化相结合,发挥综合优势,以用户需求为牵引、以天地一体化为主线,质量为重点,实现了卫星成功发射和地面应用系统顺利运行的两大目标。业内行家认为,首席科学家江绵恒是微小卫星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带头人。实施这一工程项目时,以首席科学家为组长,由主要使用部门和协作单位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对工程部的领导,成效显著。

工程部还通过组建中科院监理组,代表中科院对该项目进行适时监督和指导。岳志夫总工程师带领监理队伍,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半月印发一期监理报告,谈成绩,讲问题,发给有关方面用于指导工作。他们是裁判又像教练,只帮忙不添乱,几年来中科院以文件形式转发

监理报告十几份,获得中科院和有关单位的普遍好评。引进监理制和借鉴航天质量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圆满完成这一项目的重要经验之一。年过花甲的顾问和监理等来自航天部门的一批专家,老骥伏枥,志在“创新”,为帮助中科院研制卫星作出直接的贡献。工程部制定了《岗位及人员职责》、《岗位人员考核细则》和《岗位人员考核办法》,便于考核和管理。

工程部每月出一份简报,几年来出了五十多期简报,向中科院有关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和协作单位报告一个月的研制概况;每周一次由核心组参加的例会: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商定对策,统一步伐。会前有准备,会上有结论,会后有纪要。“创新一号”研制中形成“纪要”两百多份,得到普遍好评。借鉴航天标准和法规,结合“创新一号”制定规范,严格控制“创新一号”研制,如实施卫星正样阶段技术状态冻结,总师一支笔批准;质量控制一票否决权;指挥网络一张图,保证各部分研制的协调性和同步性等。

同时还规定,技术方案、大型试验、卫星总装、转下阶段、系统对接和进场发射等均需通过专家评审。

这些做法,在工程部成立初期阶段已经发挥了作用,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有序进行,才使得搭载发射、顺利分离、准确入轨、最佳捕获和在轨运行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为了给创新一号卫星总装和总联创造条件,微系统所创新楼的楼裙二层改装成净化试验室,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协作生产和安装验收,满足整星总装配和卫星总联试要求。中科院有关领导视察后赞叹:真是又快、又好、又省啊!为使第一颗小卫星尽快研制成功,他们借助国内已有环境模拟设备搞试验,专家们给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好评语。

研制工作中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理论。

当年是为了开展微小卫星研究,中科院进行机制体制创新,组建了中科院上海小卫星工程部。工程部把现代化设计手段与微机械、微电子、通信、信息技术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和技术相结合,在多学科融合、多领域协作、多模式探索的发展道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微小卫星事业,中科院又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在中科院上海小卫星工程部的基础上,于2003年底创建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坚持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国家需求,适应国际空间科学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微小卫星、皮纳卫星系统为牵引,开展航天创新高技术及相关技术研究,推动高新技术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科研与生产的综合优势,形成国内空间、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优势合作群体,促进微小卫星的产业化,并对我国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配套的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科院搞卫星十分必要,也是国家的战略需求,几年拼搏,成果显赫。其实,微小卫星工程部创建时大都是连航天术语都说不全的小字辈,但却是让其他单位至今羡慕和还没拥有的高水平团队:几位主任设计师,清一色的博士后学位,工程部二、三十位科技人员中博士一大批,其他也多为硕士和本科生,尽管今后还要合理搭配一些技术人员,但而今这些好苗子,真让来自航天部门的专家眼馋。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文化陶冶的这些年轻人,他们勤奋好学,敢想敢干,勇于和善于运用国际航天科技的最新成果为小卫星作嫁衣,就是这诸多让功成名就的外单位的一些专家们不太敢冒风险的创新举措,使得微小卫星有高科技保驾护航,初航成功,一鸣惊人。

自豪吧,祖国,从此多了一支航天科技大军;

骄傲吧,中国科学院,又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微小卫星研制队伍!

知识创新的一面旗帜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天发表的关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工程巡礼的长篇通讯《“创新一号”上天记》,读来荡气回肠。

是的,微小卫星似乎不如几吨重的卫星那样惊天动地,但是正如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精辟指出的,中国科学院自主投资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微小卫星开创了我国非航天专业单位自主研制小卫星的新模式,丰富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形式。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科学院之所以研制微小卫星,体现一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眼界和胸怀,表明中国科学院要为国家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创新贡献的雄心和气魄,参与研制的科技人员以严谨高效的科研作风和敢于拼搏的创新意识,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合作,将我国第一颗数据转发通信小卫星送上太空,开拓了我国新的应用小卫星技术平台及应用领域。

经过一百多天的在轨运行,已经证明其高质量高性能。我们更要看到,研制“创新一号”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且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尤其是一系列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所有科技单位皆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实施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六年来,取得世所公认的成就,除一大批科研成果之外,其制度创新的意义同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一点从这篇通讯亦可充分感受到。创新是艰苦的事业,也是快乐的事业。我们祝贺“创新一号”的成功,我们向研制“创新一号”的科技人员致敬!

单位:科学时报社

刊登:《科学时报》2004年2月20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