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八届科星奖 > 电视作品 > 三等奖
【央视】基因工程造福人类
媒体:中央电视台 日期:2010-10-11 作者: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焦点访谈》。今年是人类发现DNA双螺旋结构50年。提起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如果说起,位于DNA分子连上的基因,大家可能就清楚多了。50年来基因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远的就不用说,就说前不久,科学家研制出的快速检测非典型肺炎的办法,依靠的手段之一,就是基因组的测试。

解说:在我们为预防治疗非典型肺炎而进行不懈努力的时候,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的研制出非典酶链快速检测技术,使准确诊断非典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为及时救治非典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这重大突破取得的过程中,针对非典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刘斯奇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主任

刘斯奇:非典型肺炎(病毒)样品是4月16号的凌晨大概两点钟的时候送到我们研究所的。这个样本是从患者的肺部或者是肝脏的地方提取的。

记者:测序工作具体是怎么样进行的呢?

刘斯奇:测序工作是这样子,我们测序工作简单地讲,这是一个专业术语,我们现在是一个RNA病毒,RNA病毒为了测序,我们必须得到另外一个,我们叫做DNA。所以我们把RNA病毒,用反转入的方法变成DNA,然后用DNA的测序。我们大概48小时连轴转,大概在48小时之内,就全部测出了所有的4例整组基因序列。

解说:在今年四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参与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后,针对非典病毒的基因测序,已经不在是一个难题。

刘斯奇:像我们能够承担人类的基因组测序,我们能够承担水稻的基因组测序,这个测序的工作从设计来讲的话,远远要复杂于小小的病毒的(测序)所以病毒的测序对我们讲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解说:利用基因技术诊断非典型肺炎,实际上只是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基因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之一。50年前的4月25日,美国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DNA上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论文。这一发现,为人类探索生命,直至改变生命的科学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后,随着科学家对存在于DNA分析上的基因研究的深入,人们也开始津津乐道于神秘的基因。究竟是怎样创造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又是怎样在暗中主导着人类的生老病死?那么究竟什么是基因?科学家给了我们较为直观的解释。

曾长青 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研究员

曾长青:人的每一个细胞它有23对,或者是46条染色体,也就是说它有46条长长的NDA,这个基因就位于座落在整个长长的DNA分子上。

解说:其实无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都有基因的存在。座落在长长的DNA分子链条上的这些基因,它们就像是神奇的魔法师,编满了我们的生命程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带有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你的宽额头,可能来自父亲,双眼皮也许和母亲有关,正是这些奇妙的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身材、胖瘦、肤色和其它身体特征,同时也在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掌控着我的健康和疾病。

曾长青:你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电脑,知道计算机。计算机里面编制了很多程序,你可以上网,可以阅读,你还可以聊天,这都是由计算机的程序编制出来的。基因编码是生命的程序,所以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每一个个体,我们有呼吸,我们有思想,我们可以运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新陈代谢,那这些生命程序,就都编码在这些基因里面了。

解说:这些看似平常的基因,却神奇异常。地球上的50多亿人,为何相貌各异,同有吸烟的爱好,为何有人死于肺癌,而有人却依然健康?这些和我们人类休戚相关的问题,不仅是公众,也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的答案。今年的4月14号经过英、美、日、法、德和我们科学家数年的共同努力,国际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顺利完成。在打开这本人体生命天书之时,科学家们看到的是些什么呢。

刘斯奇:最后测出来的东西,它表明人和人之间其实差别是非常非常小的,99%以上是完全雷同。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方福德:共性方面完全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DNA分子框架是一样的,所含基因的数目、所含基因的种类都是一样的,所以框架一样。但是人同人之间,种族同种族之间,它遗传特性上的差异,基因的某些位点,它有多态性的差异。

解说:科学家从这本人体生命天书中,读出了每个人大致共有3万5千多个基因,人与人之间有9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任何两个人的基因差异只有万分之一,可正是这万分之一的差异,却使得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机能呈现出千差万别。

杨焕明 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

杨焕明:这就是基因的多样性,像你讲的,我们人都有点不一样,尽管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基因差别,就造成了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差别)非常显著。比如黑人同白人,高个子和矮个子。

记者:为什么有的人会得了非典型肺炎,而有的人却没有得呢?

方福德:从遗传本质上来说,想必会存在某一种或者某若干种基因的多态性,在不同的个体里头,由于这种多态性的差异,造成了它对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敏感性的不同,这同艾滋病是相似的。比如说欧美人趋化因子,受体的基因上面有32个核苷酸区域的缺失,这种缺失对艾滋病病毒的敏感性就要低。我们中国人,东方人没有这种缺失,它对艾滋病病毒的敏感性就要高。

解说:科学家们刚刚开始读懂或者了解这本人体天书中的某些句子或章节,随着他们下一步对人体基因差异研究的展开,今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

方福德:比如说某一个基因,它结构改变,变成了致病基因,等于说这个基因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那我现在就给你输进去一个正常的基因,就可以弥补你原来的那个致病的基因。

解说:今天人类基因组测序图的绘制完成,被认为是人类探索自身奥秘过程中的里程碑。这对于将来人类的健康,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其实,基因技术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今天我们一些人身上穿的衣服,就有可能是用转基因抗虫棉做成的。据统计,我国化学杀虫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70%以上,年产量在22万吨左右,其中30%以上用于防治棉铃虫,大剂量、长时间的农药防治,不仅使棉铃虫产生了抗药性,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棉农和牲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998年我国科学家把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种植以来,这一状况正在逐步得以缓解。

郭三堆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郭三堆:如果是转基因棉花和普通棉花,以一亩地为例,过去(普通棉)用农药差不多用到两公斤,现在种了抗虫棉,大概不到0.5公斤左右,抗虫棉虫害减轻,要比普通棉一般增产7%到10%左右。农民至少每亩地增收节支到了140块钱。

解说:目前,抗虫棉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千多万亩,约占我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累计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实际产生的效益将会更为可观。除了抗虫棉以外,目前我国的一些转基因农作物正在实验种植阶段。4月初的北京,多少还有些乍暖还寒,但是在转基因作物实验室里却是生机昂然,科学家们利用基因技术手段,使我们得到了这样一种西红柿。

陈章良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陈章良:让西红柿能够抗病,我们是加入一个基因进来了,让西红柿不要熟,是减了一个基因,它就不知道该成熟了,还在那儿长。正常情况下,西红柿不是转基因的收获完以后,一个星期变软烂掉,而转基因的西红柿,三个星期,它还不会变软,可以耐储藏,有利于加工,还有利于运输。

解说:转基因食品就包括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转基因植物的产品,这些产品成本低,产量高,价格低廉,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大量种植,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使用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种植某些转基因作物,带来的基因污染,却已经在一些国家发生。

邱仁宗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伦理委员会委员

邱仁宗:如果某种转基因的作物,大面积地种植,这种作物有着很多抗病,抗什么的能力,而它跟它近亲的一些杂草,可能通过交配,以获得这种能力,这样杂草就可能疯长起来,就可能会覆盖了很多我们正常的基因物种,整个植被可能会破坏。

解说:如果翻开世界科学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项科学成就,都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面对基因研究成果以及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理智的面对呢?

刘斯奇:负面影响,和相对我们整个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整个负面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在这个层次上说,我们科学家始终要保持自己的探索精神,永远往前行,而同时的话,由于我们科学知识的增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周围环境的一些影响,我们充分地估量到一些负面影响,尽可能避免一些负面影响,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从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到今天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我们整整走过了50年。50年来,基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应该说是越来越深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快速检测非典型肺炎的办法,依靠的手段之一是基因组测序。那么下一步,科学家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典型肺炎病毒的蛋白识别上,力争尽早开发出防治非典的药物。

好,感谢各位收看今天的节目,再会。

编导:黄 瑛 张林刚

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播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3年6月1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