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新疆经济报】最大规模科考拨开罗布泊迷雾
媒体:新疆经济报 日期:2011-01-05 作者:董少华

罗布泊干涸之惑的新证据、楼兰附近农耕遗迹的新发现、“大耳朵”之谜的新认识……罗布泊的奥秘正在被2008东方道迩罗布泊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慢慢揭开。

12月23日,罗布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学考察队在乌鲁木齐召开新闻通报会,对24天来科学考察的初步成果进行通报,公布一系列新认识、新成果、新结论,掀开了罗布泊地区科学研究新的一页。

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是新疆历史、地理、生物、地质、环境演变研究的一个典型的区域,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此次科考活动是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学探险普及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65位院士、科学家等组成的科考队,行程4000公里,先后考察了小河墓地遗址、塔里木河中下游、台特玛湖罗布人村寨新遗址、米兰古城、新老阿不旦、红柳沟红柳沙包、楼兰遗址、罗布泊湖盆等地,分别对罗布泊地区的地质演化、沙漠地貌、干旱气候、动植物、盐壳分布、钾盐资源、环境变迁、人类活动、生态保护与重建,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和分析。

此次考察活动的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说,此次科学考察规模大、专业齐、手段先进、目的明确,对研究罗布泊地区及中国西部历史、地理、生物、地质、环境演变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西部干旱地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人员正在着手完成考察采集样品的相关分析、考察资料的整理和专题论文的写作。考察队拟在2009年上半年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并编辑出版罗布泊科考图片集、论文集和科普图书,对干旱区资源、环境等相关科学知识进行大众普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还计划播出数集专题片,让更多的人科学地亲近罗布泊。

(新疆经济报 2008年12月24日 第1版)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