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一等奖
【文汇报】眺望未来50年科技革命轨迹
——中科院公布《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系列报告
媒体:文汇报 日期:2011-01-05 作者:江世亮 邱德青 张懿

汇聚中科院300多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中国至2050年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形成了战略研究总报告和能源、人口健康、矿产资源、空间与海洋、信息、材料、生态与环境等18个分领域报告。以下刊出的是其中8大分领域的报告摘要。

——编者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例如,1857年和1929年两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分别爆发了电气革命和电子革命两次技术革命高潮。这次金融危机将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至今已达六十余年,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凸现,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

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再也不能错失机遇,必须及早准备。

——摘自《中科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

只有不断前瞻 才能实现突破

路甬祥

人类近现代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真正要走到前面,实现现代化,必须提升人的创造能力,提升科技原创的能力和战略引领的能力。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们认为有一些问题必须要从更长远考虑。

这次战略研究中涉及的十八个领域,不仅仅考虑近期或者中近期,而是从更长远来考虑。今后50年,包括中国十几亿人口在内,很可能有20亿人口,通过实现小康走向现代化,比过去250年要多2到3倍,这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但也必然对地球的有限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模式,才能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够公平地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前瞻思考人类文明进步的走向、前瞻思考现代化建设对科技的新要求,研究制定未来50年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理清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实现途径,为国家科技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很难预见,它是随机发生的,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技术可以预见,但是有人说最多可以预见15年。我们作了一些思考,看来适当地前瞻领域方向还是可能的。比如,需求推动下的能源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更多的聪明人就想,要解决高效的太阳能薄膜材料和器件,要筛选或发展新的物种,把太阳能转化为高生物量。因为需求的推动,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方向,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0年,可再生能源领域、核能领域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大方向也是确定无疑的。比如在太阳能方面,就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光热转化效率。但具体技术路径可能有多种,如可能通过改变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形貌,经过反射能够更高效地全光谱吸收;可能把功能性薄膜建成多层,有透射有吸收;还有可能采用纳米技术、量子调控等。

在计算机领域,我们过去的习惯是跟踪,现在我们要有信心前瞻,考虑未来的发展。这是可能的,并不是胡思乱想。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巨磁阻的发现者,现在这项技术已经用在硬盘存储上了,而这一发现是在20年前做出的。

我们还可以分析其他领域,都能找到可能性。这次战略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当然要尊重客观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才有今天的发展。我们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中国的实际来探索发展的道路。科技发展的历史也无数次证明,只有不断地前瞻,不断地解放思想,打破已有常规,才有可能促进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本文摘选自作者在《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新挑战 新使命 新医学

陈凯先

2050年人口健康技术路线图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普惠国人的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出发点有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到2050年的未来几十年间,我们国家在人口健康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有哪些?

现在看来大致有6个方面:第一是我国人口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发展态势将长期延续,预计到2042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15.4亿左右,同时人口结构也会出现很大变化,老龄化社会结构特征将比大多数国家更为突出,届时青少年和老年抚养人口将占到人口的一半左右,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第二是非传染性慢性病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患,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预计到2030年这些非传染性的慢性病会占到死亡率的85%以上,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健康挑战;

第三,由于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心理性、神经/精神性疾患(如抑郁症等)越来越成为突出问题。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瘾”等新发生的精神、心理性疾病快速增多,如何保证心理和精神健康也是巨大挑战;

第四,传染病仍然是重大问题。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日趋繁快捷,国际交往增多使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一些老的传染病已在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又不断产生,建立应对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预防监测和应急体系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第五是营养和食品安全。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将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将对健康产生很大影响。现在发现,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都与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据统计,我国患糖尿病和接近糖尿病边缘的人数,在10年里增加了3倍。中国人的遗传背景与西方人有很大不同,针对中国人的遗传和环境特点加强营养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当今医学的目的和整个医疗模式正处在大转变中,长期以来以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将转变成以预防为主的模式,医学研究的重点将前移,通过转变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早期干预措施,促进健康,降低发病率。

此次研究的另一出发点,是要前瞻性地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医学科技会有哪些重大发展,在此基础上明确人口健康领域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技术。

从大的方面讲,转化医学将受到高度重视,系统生物医学将得到很大发展,并由此逐渐构建“会聚医学”,把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工程科技等方面整合起来,综合中、西医学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全面整合的新医学。

干细胞的研究将成为医学发展非常重要而活跃的领域。当前,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都可能面临重大突破。去年美、日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转移某些基因把人的成体细胞逆转成干细胞,有可能开辟干细胞的新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动物的相应研究,可以为药物研究提供真正接近人类疾病状况的动物模型,还可使异种器官移植的梦想变成现实。

另外,纳米科技、物理、化学和信息科学与医学的融合,可能创造出新的医疗器械和途径。

(作者为《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全球能源转型 中国应有作为

陈勇

这次我们参与编制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是试图以中国未来能源需求总量、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效和二氧化碳减排为特征、目标,给出未来40多年各个阶段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实现路径以及保障措施等。

有人问,这个路线图考虑到了2050年,能看得清吗?我觉得科技发展战略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没有前瞻性的部署,就不可能有领先的技术,所以放眼50年是应该的。尤其是能源科技就其特点而言,更应着眼50年。能源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惯性强、关联多,一旦技术方向选错或技术落后,就可能在几十年内处于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至今,我国能源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仍主要有赖进口,要真正改变状态必须从长计议,仅考虑十几、二十年的事是远不够的。

我觉得,这个路线图传递了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强调了能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投资大、周期长、惯性强、关联多;能源不仅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和政治资源,所以对于有些应该作前瞻性储备的技术,就不应优先考虑经济性;二是预测了至2050年各个阶段的能源特征和目标;三是给出了能源科技的技术方向和技术路径;四是指出了21世纪全球将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背景一是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二是化石能源导致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清洁能源技术,中国应在新一轮的能源转型中有所作为,并力争从能源资源和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转变为依靠自主创新的能源技术。

(作者为《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组组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

(文汇报 2009年6月21日 第8版)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