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史专题 > 庆祝中科院建院55周年 > 知识创新 浓墨重彩
创新成果(10)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04-10-28 【字号: 小  中  大   

  46. 维生素D系列产品研制 

  维生素D系列产品包括维生素D2,D3和1α-羟基维生素D3,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肠内钙、磷的吸收和贮存,调节机体的钙、磷代谢。多年来,由于光化学生产技术落后,我国维生素D系列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消耗大量外汇。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维生素D3光化学合成新工艺,并以200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浙江花园工贸集团,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已建成年产6吨的生产线,2003年底已获销售收入2.92亿元,利税5865万元。随后又开发了维生素D2和1α-羟基维生素D3。VD3光化学合成技术的成功推广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维生素D系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7. 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

  中国科学院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西部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开展了青藏高原水资源、江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新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等大范围调查,取得了一批反映区域生态现状与演变的原始数据,在内蒙、新疆、甘肃、四川、陕西等西部地区建立了5个试验示范区,为我国西部地区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提出了资源保育与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西部地质历史、近2000年和近50年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较清晰地认识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系统划分了西部生态经济区,为国家确定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带及其空间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建议书》得到温家宝同志的重要批示,有关报告被分送西部十二省、区和国务院所属部门。

  5个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工作成效显著。例如,浑善达克沙地与京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分别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白音锡勒牧场、多伦县和正蓝旗建立了三个高水平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覆盖土地面积达75万亩。共完成种植或治理面积近25万亩,水面养殖1000亩,引种植物近百种。在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环境建设咨询、公众知识传播与社会显示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影响。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考察了项目实施示范区并给予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制作了14期约200分钟的专题节目就防沙治沙、退耕还草等问题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余家新闻媒体先后发表40余篇报道,全方位报道了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和北方草地恢复的学术观点、战略设想和具体措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例如,中国科学院与陕西省政府在延安市联合共建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取得显著社会效益,试验示范区以水保所安塞试验站和延安燕沟示范区为依托,以现有试验示范小流域及延河项目办重点治理流域为基础,覆盖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在示范区建设模式、植被建设布局与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2002年10月,覆盖面积扩大到8万平方公里,形成了黄土高原不同尺度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体系。

  再如,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示范,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为重点,通过技术集成、组装、配套,从生态恢复和治理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技术和效益监测评估三个方面,初步构建了岷江上游生态恢复与重建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并与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建立了具有显著生态防护功能的植被恢复试验示范区。同时,以自然与人工恢复的比较生态学为重点,开展机理与过程的科学研究。在岷江上游建立了核心试验区3700余亩,完成示范面积11600亩,辐射推广面积达38000亩以上;建立了苗木生产基地50亩,筛选西南地区乡土树种180余种,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8.太湖、滇池生态治理技术与示范工程

  中国科学院集中优势力量联合对太湖、滇池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阐明了浅水湖泊蓝藻水华爆发的过程机制,提出了控制凶猛鱼类及放养食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直接牧食蓝藻水华的非经典生物操纵,并认为经典的生物操纵仅适用于营养盐富集不多、小型藻类占优势的湖泊。首次揭示了在富营养水体中N/P比学说不能用以解释蓝藻水华的爆发机理,N/P比的降低不是蓝藻水华发生的原因而是其结果,活性磷是蓝藻水华爆发的关键性因子,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

  通过对太湖水体近10年来浮游植物种群、数量的连续定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途径和若干集成治理技术,并在相关典型污染区域建立了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以湖泊环境整治为目标的实验湖沼学试验研究,完成了生物控藻、机械除藻、湖岸生态修复、蓝藻检测和脱毒、湖泊生态系统管理等技术研究,建立了8项示范工程。在基础调查、技术研究、应用试验和工程示范四个层面上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试验结果,这不仅对遏制连年爆发的滇池蓝藻水华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大型浅水湖泊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49. 大陆环境变化研究为揭示地球系统过程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陆环境变化研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获得过国际和国内科学界的最高奖励。黄土研究建立了独有的陆地环境变化纪录,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支柱。对多种环境信息载体的研究,恢复了亚洲季风环境和内陆荒漠化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揭示出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运动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东亚环境演变的季风控制学说,发现了东亚气候的不稳定性,并对东亚大陆与全球环境变化的联系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认识。基于黄土、冰芯等各类环境记录研究的成果,为理解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揭示环境变化规律与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修复和重建西部生态环境、揭示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荒漠化、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估测未来环境状况具有直接的科学指导作用。以上述成果为基础,中国科学院有望在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提出原始创新的理论,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环境和资源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50. 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与气候模式预测

  海、陆、气多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 提出了“东亚气候系统”新概念。该系统的年际变异是导致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发生的基本成因,而西太平洋暖池以及青藏高原与我国西北、中亚干旱区的热力变化是导致这个系统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东亚气候系统”等与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有关的创新理论和模型,不仅受到国际同行重视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引用,而且为我国旱涝灾害的预测提出了新思路。

  东亚季风区是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引起的大范围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可以对季风气候产生显著的反馈作用;通过有序的人类活动,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可以产生明显的气候和环境效应。

  提出副热带四叶型气候格局的创新理论,发现夏季全球副热带地区的大气加热常呈LOSECOD四叶型,通过热力适应过程,激发出对应的四叶大气环流型。它决定了全球气候型的分布,是形成夏季东亚气候格局的大背景。

  气候模式预测理论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气候系统变化的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测的“算不准原则”及克服“算不准”的方法,并进行了数值研究,有效地解决了用线性方法研究大气、海洋可预报性问题的局限性。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AVIM)与大气环流模式IAP/LASG L9R15的耦合,成功建立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对东亚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跨季度和年度气候异常的数值预测系统,成功地预测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严重旱涝气候灾害,已成为国家夏季汛期旱涝分布数值预测的重要模型之一,受到发布气候预测的国家气候中心的好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