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史专题 > 庆祝中科院建院55周年 > 知识创新 浓墨重彩
创新成果(11)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04-10-28 【字号: 小  中  大   

51.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在水、气、土、固污染控制的机理研究、技术创新、工艺集成、工程示范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有显示度的重要成果。 从水源地保护与水质改善、饮用水深度处理、水中毒害污染物去除,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等着手,建成了北方和南方2个代表性的集中供水厂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系统;针对北方严重缺水地区污水回用的巨大需求,对北京市中水回用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研究和适用技术开发;在长三角区域,系统地进行了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初步确定了土壤高风险区分布及其成因,对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

52.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系统查清了中国鱼虾贝藻资源的家底,建立了我国渔业分类和区系、区划的理论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了海水养殖核心种质保存体系;深入研究了我国原有百余种重要海洋生物的生物学,分析并引进了国外若干最具潜力的渔业生物,分别攻克驯化和繁育技术难题,逐步建立了成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使10多种生物成为海水养殖的核心种;在选择、杂交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培育出多个具有明显生产优势的养殖群系或家系,建立了可行的“三段法养殖”模式,将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周期缩短了近一半,培育出高碘海带、海青一号等新品系;研究开发新的生殖和遗传操作技术,对原种质进行遗传改良,创建了全新遗传材料,如三倍体、全雌对虾、雌核发育牙鲆和四倍体虾贝类等;构建了高质量的对虾、扇贝等的cDNA文库,测定了2万余个EST,获得了大量与生长发育、性别、抗逆相关的功能基因新序列,克隆表达了10多种新基因。

53. 海洋生态环境研究

在国内率先从生态学、海洋学角度研究赤潮爆发的机理,赤潮由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如微藻等大量增殖或聚集而引起,赤潮爆发除与原因种本身的生物学特征有关外,还与它所处的生物和非生物海洋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长江口附近海域特大规模赤潮爆发机理研究表明,春夏之交台湾暖流加强以及它在长江口附近海域海底地形陡降区形成的上升流,可能给这个赤潮高发区带来了合适的赤潮种源和增殖条件,并观测到赤潮爆发前赤潮原因种在水体中层“潜伏”、生长、扩展的“准备”阶段,在科学阐明我国长江口附近海域连年爆发大规模赤潮的原因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在典型有毒有害藻产毒机制、致毒机理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几种赤潮毒素的分析方法,其中DSP的酶活性抑制测试方法得到了良好的国际间实验室互校结果;首次探讨了自然海水中可能存在的有机氮、磷营养物质对有毒甲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有毒亚历山大藻新的危害机理,为认识有毒赤潮的爆发条件、更全面地评价有害赤潮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赤潮治理方法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方面,筛选出具有高效絮凝能力的黏土,并进行了有机改性研究,揭示了黏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作用机制,为建立高效、无毒、低成本治理赤潮奠定了良好基础。

54. 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应用

基本形成了一套针对复杂地质体油气资源勘探的理论、实用技术系列和方法流程。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微分算法、“广义S变换”结构检测、火山岩岩性的测井定量识别等方法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技术系列及相关软件系统,为油田接替基地的发现和能源类型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与大庆油田合作,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辛几何方法处理82线及其后续研究,促成了大庆大气田的重大发现。与胜利油田,成功部署钻探车古201井,推进了“富台”油田的发现,指导了渤深6、桩海10等井的钻探,发现多个高产潜山内幕油气藏,使胜利油田潜山油气藏新增石油各级储量突破亿吨。此外,总结出前新生代油气资源勘探区域控制局部,深层约束浅层的原则,初步预测了环渤海地区前新生代油气资源远景区。

55.国家资源、灾害和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

发挥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灾害动态监测中的重要作用,建成了覆盖全国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和2000年的1:10万比例尺的国土资源数据库,成为我国资源环境领域的通用数据平台。开展了“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生态与环境遥感动态监测,成为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管理中心”。建成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价和信息服务体系,如在1998年全国洪灾和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以后,中国科学院迅速组织力量对灾情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获取了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并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取得了具体的灾情监测结果,为中央抗洪和灾后重建提供了依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