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士专题 > 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 > 大会快报
中科院数理学部举办专场院士报告会
  文章来源:院士工作局 发布时间:2006-06-09 【字号: 小  中  大   

6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数理学部专场院士报告会在京丰宾馆举行,马志明、崔尔杰、张家铝、张裕恒、陈和生5位院士做学术报告。

马志明院士的报告题目为“Google搜索与Inter网的数学”。他讲到Google为网页排序的基本原理实际上是一个数学问题,看似无从下手,然而通过简单而优雅的数学变成了求解邻接矩阵A的非负特征向量问题,提出这种方法的人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Sergey Brin与Larry Page,他们利用自己的宿舍作为办公室初创产业,最终发展为庞大的Google公司。如何充分利用Inter网挖掘有用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Inter网只是随机复杂网络的一种。真实世界的网络都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随机图理论是研究随机复杂网络的重要数学工具。数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它从一些最简单的假设出发,可以推导出许多有趣的结论。随机复杂网络蕴涵了很多深刻、有趣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正吸引着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崔尔杰院士做了题为“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基础科学问题”的报告。近空间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近空间飞行器主要有:气球、飞艇等各类浮空器;低速近空间飞行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太阳能飞机等);高速近空间飞行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远程机动弹道导弹、高超声速飞机、可重复使用的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等)。由于近空间飞行器具有广泛的军民两用前景,近年来已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纷纷投入很大力量竞相研究开发。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与基础科学问题包括:飞艇等浮空器的关键技术;高空长航时无人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各类高速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技术。我国要结合本国具体情况,统筹国家空天技术发展,制订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并合理组织和利用国内的资源,增大投入,坚持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强基础研究,这样就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取得显著进展。当务之急是抓紧安排部署与发展未来空天作战武器平台相关的重大基础研究。

接下来,张家铝院士做了题为“有关伽玛射线暴磁场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根本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组成以至整个物质世界的看法。它们的存在向全世界科学家提出了挑战。目前人们知道它们确实存在,但确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伽玛射线暴是一种高能伽玛射线的爆发现象。它具有极高的能量、极猛烈的爆发、极短的时标和极其复杂的时间结构和能谱结构, 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伽玛射线暴一次爆发释放的能量超过太阳一年所释放能量的一千亿倍。伽玛射线爆的影响虽然比不上暗物质和暗能量深远,但它带给人们的挑战也是十分巨大的,它的起源和本性至今还是一个谜。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仅仅有一些猜测和设想而远没有形成一个基本合理的解释。与此相比,伽玛射线爆的研究已走上了正轨,先后取得了一批又一批丰硕的成果。目前有关伽玛射线暴的中心能源机制基本上是借用了来自活动星系核、吸积盘和超新星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构建的。更多的还是研究它爆发后的种种情况,这方面火球激波模型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分析各种观测结果、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推断出有关的物理过程。伽玛射线暴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开的谜团。它爆发的能量极高,尺度又小,所以是很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物理条件的,并使它与粒子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及凝聚态物理等许多学科密切关联,而且对它的研究也必将促进一些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张裕恒院士做了题为“强磁场的进展”的报告,介绍了强磁场的进展、强场下的科学问题,包括半导体、低维物理、高温超导电性、磁学、材料科学、核磁共振研究、地球科学以及微重力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产生了多个诺贝尔奖。由于我国的多学科领域科学家们希望利用强磁场条件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因此建立强磁场大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十一五”大科学工程规划中已把强磁场的建设列入建设计划,有望使我国在上述领域取得进展。

最后,陈和生院士以“中国粒子物理实验发展前沿”为题做了报告。粒子物理学在世纪之交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粒子物理学实验主要三个发展方向:基于加速器的高能量前沿和高精度前沿,以及非加速器物理实验。中国粒子物理研究应抓住这个重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应当利用BEPCII, 开展粲物理精确测量前沿的研究,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同时选择进行有特色的非加速器物理实验,如粒子天体物理实验、中微子物理实验、宇宙线观测等。应大力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搞好高能量前沿的LHC实验的合作,积极部署大型直线对撞机的国际合作。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基地还应当积极为其他学科提供先进手段和大型平台,例如同步辐射装置,散裂中子源,自由电子激光…等等,逐步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还重点介绍我国粒子物理实验前沿近期的两个重大项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和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报告会气氛热烈,每个报告之后,院士们纷纷提问,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报告会,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有利于形成多学科的交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