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士专题 >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系列巡讲活动 > 主题报告 > 之一:科学发展历史回顾
秦伯益: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军事医学科学院
  文章来源:院士工作局 发布时间:2004-04-30 【字号: 小  中  大   

两院和科协联合举办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题:探求明清以来妨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

会议宗旨:抚今追昔、居安思危、告诫后人、振兴中华

宋键院长批示:

举行这样的会议,集合老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寄托,对21世纪的后代人,特别对未来的政府和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有特别重要意义。

政策精神:

政治宣传有纪律 学术探讨无禁区

明清以来科学技术的落后不是孤立的。

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国民素质等全面落后的结果。

以上诸多因素中,以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妨碍中国科技发展的社会政治因素

●古国沉沦 其谁之过

●艰难顿挫 可鉴者多

●迎战未来 成败在我

● 原载: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2年4月,49~54

● 摘要刊登:

《光明日报》2002年6月14日,第四版。

《世界知识》2002年第11期,44-45。

● 全文转载: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0):1-4。

《中国工程科学》。2002,4(12):34-39。

古国沉沦 其谁之过

1644年李自成一箭……,明朝覆亡

西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

东方:中国满清封建皇族入主中原

这两件事,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截然相反

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逐渐形成

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1776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94 法国大革命胜利

19世纪中叶 欧洲主要国家完成革命----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7~1889 日本明治维新

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中国不同于欧洲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不是原来“封国土,建诸侯”意义上的封建国家。而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明朝万历后期陷入了封建制度的死结

社会发展停滞、经济萧条、贪污腐化、阶级对立

*出现一些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作坊,微弱无力

李自成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帮了倒忙

取得政权的是文化经济比较落后的大清皇族

西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沉睡了200多年

由乱到治 由盛到衰

1662~1795年 康、雍、乾三代君主

134年 国泰民安,经济繁荣 -“康乾盛世”


支撑“盛世”的不是先进生产力

“康乾盛世”象征着“回光返照”

康熙、乾隆都缺乏国际战略眼光

*看不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互动

*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力会如何影响国家实力,如何改变人民生活,直至改变国际格局

· 康熙 ---个人爱好科技

全然没有考虑到要以科学技术来开启民智、 造就人才、改变民风、增强国力

· 乾隆 ---“奇技淫巧”、“贡品”、“玩好”


中国还在自我满足中,外面的世界已很精彩

康熙乾隆固然有功,但丧失历史机遇,就是大过

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顺应世界潮流,变法图强

中国皇帝只关心巩固皇位和法统

· 重本抑末、闭关锁国、文化专制

“盛世”一过,接着就是“危世”、“末世”

19世纪,中国受尽了列强欺凌

刻骨铭心的历史,扼腕叹息,义愤填膺

遗憾的是:总喜欢单向地谴责别人侵略,而不双向地同时谴责自己为什么会被侵略。

责人,容易自慰、自谅、自弃

责己,才能自醒、自强、自新

人类社会,自有国家以来,就有矛盾、冲突和战争。

就有强国对弱国的侵略。

日本明治维新前…和后…

从民族感情上来看,……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不能忘却

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理应尊重

社会发展的规律毕竟无法抗拒

艰难顿挫 可鉴者多

清王朝的败亡已成定局。中国该向何处去?

1850~1865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洪秀全等没有先进理论和政策

靠平均主义口号和邪教手段

宗派思想、保守思想和安乐思想日渐抬头

等级差别、贫富差别日渐拉大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也并不可惜。

可惜的是:15年征战,2000万人丧生。战火所及,百业萧条。起义农民对城市实施报复,商业摧残。

可惜的是:中国的社会问题一个也没能解决。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结束

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洋务运动引进武器和技术,但甲午海战全军覆没。

中国和日本都变法维新,结果不一样。

孙中山推翻了封建帝制,皇帝换成了总统。

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没能实现

“康乾盛世”时拒绝接受科技

“康乾盛世”后无力发展科技


科技兴则国兴,国兴则科技兴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科技曾是辉煌的。近代落后了。

古代。科学家自发的小规模探索,对社会政治状况的依赖较少。如祖冲之科学世家。

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需要:

安定的社会环境 民主的政治氛围

自由的学术空间 独特的创新思维

相应的经济保障 合格的人才队伍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落后,首先是社会政治经济落后的结果。

凡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国家,科学技术也都相应地进步;社会政治经济落后的国家,科学技术也不可能单独进步。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解放,执了政。执政党的任务千头万绪,首要的是掌舵--把握中国革命的历史方位,决定行止。

可惜的是,党中央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对中国革命历史方位的把握上出现了分歧:

·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为重心?

·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为纲?

科技事业的起落随社会政治状况而变化

不同时期的科研成果

1950-1959 指数增长期,每1.6年成果翻一番

1960-1962 非常时期,成果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 指数增长期,每1.4年成果翻一番

1966-1975 非常时期,成果呈零增长

1976指数增长期,成果增长速度接近国外

领导主观上希望发展科技,结果却是缘木求鱼

当中国十年动乱,全面内战正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产业革命。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全面拨乱反正。中国革命又回到了正确航道。

1982年:十二大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2年:十四大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7年:十五大 - 邓小平理论

2002年:十六大 - 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三步奔小康、两个突破

“与时俱进”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成熟

中国共产党的82年

一、作为革命党(1921-1949)

1921 - 1935年 摸索前进

1935 - 1945年 走向成熟

1945 - 1949年 标志成熟

二、作为执政党(1949年- )

1949 - 1978年 摸索前进

1978 - 2002年 走向成熟

2002标志成熟

习惯于“左”倾的同志认为这是倒退

“左”了,该退就得退,还得退够


对私人资本的政策

对市场经济的政策

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都有别于以往的政策

对社会主义的时程估计-- 比过去长得多

执政党主要应掌好舵,不为“左”右倾干扰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

万石之钟不以挺撞起音

应该担心的是:

?上亿文盲半文盲和上亿失业半失业者

?贪官污吏横行,假冒伪劣泛滥,社会治安严峻。

?贫富差距拉大(基尼系数 0.457,超过了警戒线)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德立国

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管理机制:依法治国

以法治国(Rule by the law); 依法治国(Rule of the law)

迎战未来 成败在我

中国在丧失了多次历史机遇后,终于惊醒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很片面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很片面

资本主义:“腐朽的、垂死的”?

社会主义:“敲锣打鼓地进入了”?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已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模式

已是多元模式,现代化国家的社会阶层中国都有了

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社会构成不同

革命党和执政党的任务不同,方针政策理应不同

需要理论上和体制上不断创新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常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

发展科技,需要政治民主与学术自由

科学中心的出现都伴随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

意大利:文艺复兴

英 国:宗教革命

法 国: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

德 国:哲学观念的变革

美 国:思想解放和技术创新

科学中心,不会出现在封建君王的文化专制时期,也没有出现在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年代。

中国要在科学技术上有大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有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现在,党中央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论点,为新时期理论创新发出了强有力的号召,并为全国人民带了个好头。

中国正处在一个呼唤理论创新 ,也必将产生创新理论的伟大时代。

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技创新要有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科技社会化-科技国家化-科技全球化

官产学一体化。“产学研”?

政府的作用:导向、政策、条件。不是具体干预。

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的教训:医学诺贝尔奖


国家要发展科学,不能没有民主

现代科学总是和民主政治同步发展的

只要科学,不要民主,没有成功的先例

一部科技兴衰的历史,反映着民主进程的历史。

呼唤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农业经济 ?? 工业经济 ?? 知识经济

我国要靠科技更大的、跨越式的进步


1000 $ --- 20,000 $

可见,科技创新何等重要!

但也要防止科技创新的贬值!

科技创新贬值的表现

处处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


不能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动科技创新

过去说:“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

其实,群众运动是天然不会合理的。

过去说:“真理愈辩愈明”。

其实是,“愈辩愈不明”。

主观立场、思想倾向、感情色彩。

科技创新贬值的后果

创新庸俗化;

干扰正常规范工作;

急功近利、科技浮躁、学术腐败

浮躁→虚妄表浅的成绩→暂时的鼓励→进一步浮躁

“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昙花一现 泡沫一阵

▲ 科技成果不少 转化不多

▲ 科技论文不少 引用不多

▲ 科技创新不少 高水平原始创新不多

社会浮躁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敌

政治浮躁--经济浮躁--科技浮躁


科技评估的导向

应试教育的束缚

应试科研的压力

营造良好的技术平台

构筑必要的精神平台


●道德建设

●法制建设

●市场规范

●体制改革

好的是,十六大和十届人大为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新一届中央领导务实、亲民的作风和志在改革、奋发图强的决心使全国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相信中国的科技事业在本世纪会有新的腾飞。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