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第五期 > 高层视点
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6-09-21 【字号: 小  中  大   

粮食安全关系重大。长期以来,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05年我国谷物平均产量已达345公斤/亩,比世界平均217公斤/亩高出58%;我国以占世界10.2%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19.1%的谷物。从2002年人均生产量看,我国除奶类人均生产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3.7%外,肉类和蛋类分别为世界人均的134%和200%,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我国的人均谷物生产量已达365公斤,比世界人均多13公斤。占世界人口20.9%的我国人民基本上达到了丰衣足食。

但近年来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尖锐。2004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41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只能依靠尽可能地提高粮食单产。如上所述,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虽然单产提高,但农业污染严重。若继续通过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以争取高产,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得不偿失。

面对上述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面想就保障粮食安全问题谈几点想法。

粮食的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现仅对口粮和饲料粮问题做一分析,并在分析口粮问题时,只考虑谷物的生产量。

1 在保障粮食安全中,首要的是保证口粮自给。长期以来,我国都将粮食安全的目标定为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和其它用粮的总需求与总供应的基本平衡。为此,一般都将人均粮食生产量定为400公斤/年(包括谷类和其它各种粮食作物的总产量)。如果以此为准,以2020年人口达14.3亿计算,粮食的总产量应达到5.72亿吨,比2005年粮食总产4.84亿吨约需增加8800万吨,增加18%。考虑到播种面积的减少不可避免,实际上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须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可能需要提高2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相当大。但如果以保证口粮自给为目标,则情况就要好得多。以2005年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天消费0.5公斤成品粮计算,每人每年约需要183公斤成品粮,约折原粮260公斤,全国共需口粮约3.4亿吨,仅占当年粮食总产4.84亿吨的70%。如果以同样的思路来估计2020年的口粮需求,以14.3亿人口估算,共需口粮3.77亿吨,仅比2005年增加3900万吨,增加8%,远低于上述为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增产的目标。由此看来,保证口粮自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 发展草食型畜禽、减少饲料用粮对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2004年我国粮饲型猪肉和鸡肉耗用粮食约1.2亿吨,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26%。如果2020年我国人均猪肉和鸡肉的需求量仍按目前的水平估算,则需要消耗饲料粮约1.4亿吨,这是相当大的一笔粮食消耗。因此,在肉类生产中,必须转变观念,尽量多发展草食型畜禽,以减少饲料用粮。对此提出两点想法。 (1)在农区可实行粮、经、饲相结合的三元结构,多种植一些产量高的饲料作物和饲草,也可多发展一些非粮饲型畜禽,如牛、羊、鸭、鹅、兔等。 (2)利用好我国广袤的草地资源。我国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3倍多,因此,发展草业的潜力极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一举四得的大好事:有利于保证肉类供应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牧民收入;有利于减轻高产农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的压力;对西部地区来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扬尘。

总之,在保障粮食安全中,首先是保证口粮安全。在此基础上,将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和草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调整农业和畜牧业的结构、增加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加强草地建设;大力发展草食型畜禽的肉类生产以及奶类生产,以尽量减少饲料粮的消耗。以期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同时,生产出充足和肉类奶类,满足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