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第五期 > 高层视点
中国探月工程的科学目标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6-09-21 【字号: 小  中  大   

    从1960年起,我国一直关注着国外的月球与行星探测的进展。经过近35年的跟踪研究,又经过10年的综合论证,我国的月球探测规划为“探、登、驻”三个阶段。“探”月阶段(命名为嫦娥工程)又划分为“绕、落、回”三期。2004年1月23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专项。

    绕月探测是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绕月探测的工程的目标是:突破与验证月球探测的关键技术,如轨道设计和地-月飞行技术、远距离测控和通信技术、月球航天器的热设计与热控技术等;初步建立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大系统,获取月球探测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未来探测积累技术基础;初步建立我国月球探测技术研制体系,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推动月球探测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第一,获取全月球三维影像。目前的月球三维地图尚有不少空白,精度不高,特别是纬度70—90的南北极区。我们将绘制出较完整的全月球立体影像及其相关系列图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第二,美国和欧洲探测过月球上铁、钛、铀、钍、钾5种元素的含量和全球分布,我们将探测14种元素和主要矿物类型的含量并绘制全球分布图,获取全球岩石类型的分布,研究月球的化学组成与化学演化,为月球成因和演化过程提供新依据。

    第三,在月球探测历史上首次用微波辐射技术测定月球表面的亮度温度,同时了解月球土壤的特征和厚度,从而获取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研究月壤的形成和演化,估算月球表面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分布及资源量。

    第四,探测4—40万公里地月间的空间环境,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带电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及其与月球的相互作用,为地月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新的科学数据。

    2004年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启动年,完成了模样设计。2005年是攻坚年,完成了初样产品。2006年是决战年,要完成全部正样产品并待命出厂,以确保2007决胜年的成功发射。

    我国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根据当时国际上月球探测发展情况和我国的国情、国力,可进一步研究、拟定我国载人月球探测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与有关国家合作共建月球基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