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第四期 > 高层视点
陈佳洱:“实用化”倾向阻碍知识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6-08-26 【字号: 小  中  大   

我国的基础研究,虽有若干领域已能在当今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但总体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大量高新技术的核心知识还未掌握。我国科学论文发表总数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五位,但科学论文的篇均引用率却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瑞士洛桑研究所依科技发展程度把国家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全面领先国家——美国;第二类是科学技术强国,包括日本、德国、英国等;第三类是科学大国,包括意大利和欧洲其它一些国家; 第四类被称为边缘国家,中国、印度、巴西都被归于这一类;第五类是科技不发达国家。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除了投入不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传统因素的制约。我们的文化中缺乏以认识自然界基本规律为目标的研究传统,我们的价值观偏于实用化,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知”讲得不够。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很发达,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有了超新星爆发的记录,还创造了沿用至今的农历,但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探索超新星爆发的原因;《墨经》中对几何光学的现象已有相当完整的表述,如针孔成像、放大镜等等,但没有人推敲“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的思考、理性的思维,使认识停留在感性的阶段。

这种局限性也表现在科学成果的评价体系上,就是过于强调短期的研究论文数量产出,使很多研究都由发表文章驱动,而不是科学目标驱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提级、奖励、待遇等都和 SCI数量等挂钩。我和不少年轻的研究人员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也很苦恼。这个问题很好,很重要,但为什么不继续深入研究?他们说,因为太花时间,如果继续研究,短期内发不了文章,我们如何“交账”?于是,重要的研究就这样被搁置了。

基础研究往往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潜心研究才能出重大成果,文章驱动的研究是出不来大成就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