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2004年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专题 > 背景资料
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缘起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04-03-04 【字号: 小  中  大   

1996年,世界工业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其后,美国、加拿大政府提出了关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报告,欧共体也提出了绿色报告,日本也提出技术立国,加强了对科技的重视。世界经济已经从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阶段逐步过渡到知识经济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不同在于更多地依靠智力劳动、知识的创造和应用。

很多国家都在寻找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对策。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国家的经济结构上需要增加高科技的份量,需要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知识前沿开拓的能力,迅速地吸收和应用世界上其他部分的新知识的能力。为此,中国科学院很早就开始进行中国面向21世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1997年9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发表名为《科学发展报告》的年度系列报告,不断综述世界科学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报道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科学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中所起的作用,并向国家提出有关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议,特别是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提供科学发展的背景材料,供高层科学决策参考。该报告每年框架大体固定,但内容与重点有所不同,每一期所表达的科学内容,并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全部,而是从当年最热门的科学前沿领域中,从当年中外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选择一些进行介绍与评述,进而逐步反映世界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我国科学发展水平在其中的位置。第一次出版的《科学发展报告》就在全国人大、政协会前赠送给了代表、委员,也赠送了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部分大学校长和书记及民主党派的领导。该系列报告至今已连续做了7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后来又有了《高技术发展报告》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组成了“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

目前,这套报告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0万套,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到党和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将把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的出版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进行下去,向社会和决策层报告世界和中国科学的发展情况,提高决策过程的科学水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