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现代化研究助地方经济腾飞 > 建言献计
赵玉川:哪些问题应该成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2-27 【字号: 小  中  大   

赵玉川:哪些问题应该成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


我觉得现代化不但是经济方面的现代化,它还包括科技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民主现代化等,应该是全方位的。另外,我们在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上,应该看到现代化出现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引出政策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些国外资料。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60年代,很多发达国家完成了现代化,或者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里有外因,也有内因,有它的特点。例如欧洲和日本,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国际上一些优惠条件。其中一个就是得到美国的支持和援助,大概是给日本平均每人27美元,德国77美元,英国125美元。还有石油,在那个黄金时代,石油是很重要的资源,石油每桶曾经达到10美分,或者一美元,不像现在是30美元,或者20多美元一桶。这是其外因。而内因有三个特点:

一是科技推动经济发展。这个情况比较显著,例如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二,产权结构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制度创新。这个时期,经理层形成了,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推动了社会经济企业的发展。第三,这个时期正好是西方发达国家福利政策发展最好的时期。当然,现在福利制度也有问题。所以,从这些特点中可以看到,内部的发展变化是主要的。

接下来再谈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觉得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沿海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为什么发展比较快?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化是解放后就开始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这是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以后,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工业基础。我们有些数据就可以看出这点。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经济发展总量增长率达到6点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位于前列;人均GDP增长率达到5.4,属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率是比较低的。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比较快,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革方针是正确的。就拿农村包产到户来说,我觉得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措施。因为“包产到户”以后,就打破了“人身依附”。东部地区需要人力,如果没有限制,人可以自由流动。如果在计划经济时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人员流动,东部地区现代化,就没有那么快。我大约算了一下,从西部和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有一亿或者一亿多劳力。这些都是人力资本比较雄厚的人员。我觉得这点是很重要的,就是人员的自由流动,现代化包括人的自由发展。

我觉得,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现代化发展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发展在某一方面依靠国外投资,依靠我们廉价劳动力。中国的劳动成本是最低的,这是世界市场看中我们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现在靠规模来扩大生产,但是很多问题需要考虑,需要强化创新机制。就拿电子方面来说,现在电子出口是比较多的,但是它是“大进大出”。我们的外汇50%来自于外资企业或者三资企业,电子元器件产品80%来自外资和三资企业,就形成了一种垂直分工差距,这样就影响了我们今后的发展。

另外,我们看待发展,不仅要看经济的基础设施,还要包括文化社会。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教育问题,大家反映很强烈。我觉得教育发展还是取得很大成绩的,但有些问题还是值得引起注意。对于我们现代化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按周济部长的话说,我们从来不承认教育产业化,教育是崇高的公益性事业。但是,我看教育产业化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就拿义务教育来说,现在城市的学生,每年要交学费几千,边远地区很多学生没有书读,这个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拿卫生来说,1949年平均预期寿命是35岁,到了70年代,大概是68岁,翻了一番,但是从1980年到1998年,我们人均预期寿命只增加两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是说存在一些缺陷,是转型缺陷。过去农村的合作医疗冲垮了,城市里国家包办的医疗制度也不灵了,卫生服务的供应出现很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给我们排在倒数第四位,当然它这个排名有些问题,但也反映一些问题。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

我觉得现在的发展,社会层次的机制不完善,影响我们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就拿土地来说,农民靠土地来生存。现在搞开发区,没要国家一分钱,但是,开发区的领导把土地卖了,农民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钱。我看到《读者文摘》谈到这个问题,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工作的农民达到8000万。这影响了我们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我们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解决的话,直接影响我们现代化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作者为国家统计局科学所研究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