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现代化研究助地方经济腾飞 > 北方:雄厚的实力
贫困、农业与现代化的关系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2-27 【字号: 小  中  大   

贫困与现代化

首先贫困是实现地区现代化的障碍。这主要是由于,第一,黄河中游地区有国家级扶贫重点县147个,占全地区县级单位的30.2 %,占全国扶贫重点县的24.8%。它们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位置偏远和交通落后的地区;第二,本区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迟缓,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成为地区现代化的瓶颈;第三,本区许多区域仍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现代管理方法、思维方式、经济制度仍是一片空白;第四,由以上因素导致的地区投资环境弱化,产业或企业回报率低,使丰富资源的深度开发受限,如此加剧了原有的贫困。现代化与贫困是相对立的,贫困必然成为实现地区现代化的障碍。

但是,面对贫困人们不是束手无策,恰恰相反,这正是实现地区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现代化体现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每一方面现代化过程的实现,都是贫困化消除的过程,而现代化全面实现的过程,也是地区由贫困进入富裕的过程。

农业与现代化

黄河中游三省一区是我国农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大的省份,如以第一产业产值近似地表示农业所占比重,则本区占GDP总量的19.0%,全国该指标为15.2%。更重要的是,农业是该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村最主要的就业渠道。再加本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皮毛、肉类、小麦、杂粮、温带水果生产基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现状和国家需要之间的矛盾,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曾经在地区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其他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促进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特别是本区农业的小规模经营,产业化进程缓慢,城乡和工农间二元结构的存在,使现代化与产业转型、农业发展间产生了矛盾。本区二元结构差距远大于沿海地区,这也为地区现代化的实现增加了难度。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推进地区现代化进程来实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